张太后自问有身为天下至尊的丈夫和儿子在,不说让两个弟弟权倾天下,至少保着他俩一辈子衣食无忧是没问题的,所以她平时也懒得去管张鹤龄、张延龄。
虽然时常会有臣子进宫向她埋怨两兄弟在京城为非作歹,但张太后一直觉得这只是小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毕竟张氏入宫之时才十来岁,那个时候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都还只是豆丁大的小孩,在皇宫中生活不知年月,以至于十多年过去了,张氏依然把两个弟弟当小孩子看待。
在张氏看来,整个天下都是自家的,只要张鹤龄、张延龄不造反,干点调皮的事儿也不打紧!
张氏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儿子会下令杀自己的两位舅舅。
朱厚照或许可以容忍这两个舅舅当纨绔,贪污捞钱什么的。但是绝对忍受不了他们视人如草芥,杀人如麻的行径,所以不需要任何的思考,直接判了这两个恶魔死刑。
至于顾忌血缘关系,那就是笑话了,朱厚照从来就没见过他这两个便宜舅舅,所以也不会有感情上的桎梏。
何况皇家无亲情,历朝历代杀亲爹毒兄弟的都不在少数,自己砍两个作恶多端的舅舅,连史官都懒得在给这两个小人物浪费笔墨。
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高首脑,朱厚照无法改变统治阶层对普通百姓的残害压榨。他只能在自己目之所及的范围内,用皇帝的权利替大众主持正义,用大明那形同虚设的刑法来惩处恶人,荡涤这灰暗的世界。
在宣判了张氏兄弟死刑后,朱厚照只觉得遍体通透,有一种蝙蝠侠上身的感觉。怪不得老爷那么有钱,却依然不辞劳苦的每天晚上在哥谭城里到处打击罪恶,原来惩奸除恶真的很爽。
理论上,当恶人或者正义使者,都会令人肾上腺素飙升,血气上涌,然后带来无尽的快感。
只不过当正义使者的成本太高了,同时也非常的危险,需要面对恶棍的打击报复。而当坏人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破坏就行,所以一般人都会堕落到黑暗面,借此来满足自己破坏欲。
朱厚照当然不需要堕入黑暗面,他有的是钱和权利,当正义使者显然更符合他君王的身份。
同时他也不用担任任何的报复,谁敢报复皇帝?东厂和锦衣卫会重新教他做人!
张太后很单纯的认为朱厚照年幼,不会去杀自己的舅舅。
她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内阁六部的大臣搞的鬼,当年李梦阳就曾经弹劾过张氏兄弟,那一次是弘治皇帝顶住了压力,没有让内阁得逞。
而朱厚照刚刚登基,权力不稳,所以不敢对抗内阁,以至于在群臣的逼迫之下,不得不下令处斩自己的舅舅!
这话如果让谢迁听到了一定大呼冤枉,斩杀张氏兄弟,完全是皇帝一言而决的,内阁一个字都没说。
现在内阁六部被架在大明律的架子上下不来,毕竟张氏兄弟是真的犯了杀人罪,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谁也改变不了。
张氏兄弟杀了这么多人,理论上如果皇帝不当一回事,群臣也不会真的上纲上线,大家一起忽略过去就算了。
没想到皇帝会来真的,一刀砍在了张氏兄弟脖子上,而朝会本来就是大明最高层次的政治会议,在朝堂上讨论通过的决定,具有强大的法律效益,无论是皇帝还是内阁都很难去更改。
这下大家就都没办法了!
难不成为了张氏兄弟临时更改大明的法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别说他们只是两个可有可无的皇亲勋贵,就算是亲王或者内阁学士这种级别的大人物,一旦在朝会上判了死刑,基本也是无可更改的。
内阁这回真的是掉坑里了,谢迁已经不考虑去救张鹤龄、张延龄这两坑货了,他已经在琢磨着怎么去面对张太后的打击报复。
大明后宫理论上不得干政,但那也得分情况。现在皇宫里的皇族就只有一个朱厚照一个张太后,不存在什么宫斗。
而朱厚照又年幼,张太后在法理上是可以替儿子摄政做主的,这女人隐藏的权利可不小。
张太后想要弄死几个人,只需一声令下,在朝廷里有大把的墙头草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竟现在后宫的形势是张氏一家独大,如果投靠过去,倚靠太后的庇佑,即便是皇帝也轻易动不了。
一个不好控制的小皇帝已经让内阁够伤脑筋了,如果再加上刚死了丈夫又挂了弟弟的张太后,这女人发起疯来,这京城怕是要乱成一锅粥了。
张太后是先帝的遗孀,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她固然动不了文官集团的兵权、财权,但是要咬死几个一二品的大官,却是抬手之间的事情。
文官集团对此只能束手无策,难不成反击干掉张太后?谁敢动手?动手的人绝对会成为明史上名声最臭的那个人。
别忘了弘治皇帝的庙号是“孝宗”,是大明朝最仁慈的皇帝,同时也是历代以来对文人们最友好的皇帝!谁敢动手伤害张太后,那些受过弘治皇帝恩惠的读书人都不会答应。
一个只想为兄弟报仇且权倾天下的疯女人,内阁只能硬撑着接受,说不得要推出几个顶包的,让张太后杀了消气,以此来平息事态。
说实在的,朱厚照下令斩杀张氏兄弟,确实超出了内阁的预料,他们只想着通过拿捏张氏兄弟,逼着皇帝退步。
没想到皇帝压根就不按套路出牌,把后宫张太后牵扯了进来,导致朝廷政局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说到底内阁六部还是承平太久了,他们对朱厚照发起政治攻击的时候,只想到了成功之后该怎么分享胜利果实,压根就没想到过失败了会是个什么场面。
毕竟几十年了,内阁六部对抗皇帝从来就没输过,从来都是心想事成,要颁布什么政策,基本只要内阁通过了,皇帝的意见可有可无。
然而朱厚照不是成化皇帝,也不是弘治皇帝,可以任由内阁六部拿捏。当朝臣们发动政治攻击的时候,他会果断的进行反击,把政局导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出乎意料的是,嚣张不可一世的内阁,竟然是纸老虎,满朝大臣竟无一能够招架小皇帝的攻势,朱厚照今天赢得出奇的容易。
而内阁变成这样,根源还是出在土木堡事变上!
这场明朝中期的政治剧变,不仅仅是削弱了皇权,同时也对文官集团造成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皇权的衰弱,对皇帝的改变是最直接的,在朝堂上说话不硬气。
当皇帝弱势之后,朝臣们自然就强势了起来。
当然这种强势只是表面上的,这纯粹是窝里横而已。
随着皇权的衰退,文官集团攫取了国家政权,能够相当安逸的压榨百姓获取财富,即便是有争斗也是内部之间的,文官集团的政治斗争能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这种衰退,最直接影响的是执政能力的退步。
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大明朝的统治集团变成了绵羊,性格软绵绵的,干不了大事。
对内自己人搞自己人都是行家里手,对付外敌就都是一群弱鸡。
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明末文官集团明明还控制着江南最富庶的地区,有文臣也有武将,到处都是壮丁,但是却始终拉不起一支能独当一面的军队,一心只想着偏安一隅或者谈判投降,最后被外族攫取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