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京畿市天空碧蓝如洗,微风翻动树叶沙沙作响。汐黎跟随许哲秀走出大四合院的院门,踏上静谧的街道。没有随从跟随,只有两人并肩散步,微光下他们的影子在石板路上变得修长。
不多时,一座气质肃穆的大学校园出现在他们面前——这便是水木大学。古朴的门楼与现代化教学楼相互映衬,绿荫道旁有学生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也有教授提着公文包悠然踱步。与外界的资本暗战、利益纠葛相比,这里似乎散发出另一种纯净的气息。
“为什么带我来这里?”汐黎轻声发问,扫视周遭的人群与教学楼名牌。她在想许哲秀这盘无形大棋局中的一步又意欲何为。
许哲秀神色平静:“因为这里汇聚了不同时代的思潮和智慧,是求知者的乐土。我想让你在此处感受另一种维度——知识、学问、思想,并非金钱与权谋主导的一切。”
两人沿着一条有银杏树遮荫的小道走去,道旁有小小的草坪,几位学生或背书、或讨论课题。汐黎注意到许哲秀眼神在这些青年学子身上停留片刻,目光稍有柔和,好像这校园记忆勾起他某段静好的时光。
走到一处名为“清荷池”的小湖畔边,湖水清澈,倒映着青葱的林木与石桥。水面有几只水鸟轻点波纹,带来微微涟漪。许哲秀驻足,指向湖心:“这片水域看似平静,却在微风下不断变幻波光。正如我们面临的世界,你见到的宁静只是表面。”
汐黎尝试从中读懂隐喻:“你是说,即使在这求知的圣地,平静也是相对的?”
许哲秀微笑点头:“知识并不必然带来善意,有时学识越深,心计越深。可依然有人在这里选择朴素与坚守信念。正如我们从前谈的,无完美控制与圆满存在,但人可以在心中筑起秩序。”
他们继续前行,经过一座小桥,桥下水声潺潺。过桥后,一座由红砖与石柱构成的学院建筑映入眼帘,大门上刻有先贤名言。许哲秀驻足:“我读书时常在这里借书、查资料。那时我喜欢过一个女孩,常与她在书架前低声讨论文章……”
他话语淡淡,似在回忆一段清浅的时光,不带恨意,也没有沉痛,只是如述一则平凡往事。
汐黎静静听着,并不打断。昨夜他曾提过一位未能走到一起的女孩,如今在这知识圣地重提,似乎更显轻盈。比起利益权谋,这里使他们谈论感情毫无负担。
“你想告诉我什么?”汐黎终忍不住问。
许哲秀微微侧头,看她一眼:“想告诉你,人生有很多层面。资本游戏是必然,但不是全部。我让你在这里走走,希望你看到,有的人一生钻研学术,不问权势;有的人以文化传承渡人,不求富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时空。”
汐黎握紧手心,脑中浮现郑桃失业后的低沉眼神、安妮的温柔笑颜,以及自己在前行中不断权衡的姿态。相比外界旋涡,这里确是一股清流,让她意识到还有另一种可能存在于人类活动中——不是每个人都在权谋与利益间挣扎。
“我懂你的意思。”她轻声回答,眼中有一抹若有所思的微光,“你让我学会在复杂时局里保持心灵的一隅清宁,对吗?”
许哲秀笑而不答,转而看向远处的教学楼:“你有你的路,我不会多作干预。我只是指出一条想象路径。你现在的处境需要智慧,但这智慧若只为谋利,终有局限。”
这句话如同一面镜子,将她的内心折射得通透。她在风暴中生存,需要强大的灵巧手腕,但也要谨记灵魂的初衷。如果她仅把智慧用于操控与隐匿,或许终有一天被困于自己的算计中。
他们在校园里闲逛半日,足迹从清荷池畔到一片小草坪,从图书馆旁的静径到餐厅外热闹的人群,许哲秀不再谈具体产业,不再谈资源调配,只和她聊起哲学与历史,提及几位哲人如何在时代变局中探索人性与价值。汐黎听着,犹如被温柔浸泡在一股清泉中洗涤,即便她仍要归于复杂现实,但心中多了些润泽。
傍晚时分,他们返回大四合院,院中仍是那般清幽。侍从早已备好餐点与灯火。许哲秀对她说:“今晚你在此稍作休整。明日我会告诉你一些关键的决定。”
汐黎知道这意味着最终还是要谈及正事。但此刻,她疲惫的心在这一日的写生、作诗、行走与哲思中稍感松弛。回到房中,她躺在床上看手机,郑桃仍传讯息诉说迷茫,她只以出差为由温柔回应,希望给他些许力量。
夜深时,汐黎闭上眼,再度思索今日之行。她明白自己的路还会波涛汹涌,但许哲秀用这种方式向她展示:除了利益和阴影,还有更高层面的思考可供参考。或许在这之后,她面对郑桃、面对隐秘的博弈时,能多点智慧与柔韧,少点盲目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