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劝降(1 / 2)从戚家军开始重铸武林首页

“元敬,你是想让我死啊...”楼楠目瞪口呆得听着戚继光刚刚对自己说的命令。

“我也觉得荒唐,可是胡总督的信上写得清清楚楚,确实要这么做。”戚继光双手揉着太阳穴,只觉得离了大谱。

若不是胡宗宪的印方方正正的盖在纸上,传令兵也是常见的熟人,他真准备提兵直插总督府,看看是不是有倭寇偷偷摸进城去把胡宗宪给俘虏了,然后逼他写这一封信让自家将士去送死。

“这不是送死吗...”楼楠又将信反复看了两遍,试图从字缝里找出别的解释。“汪直拉开架势摆开车马,明摆着居心不良,结果胡总督先是不调援兵,让咱们在汪直兵锋下傻站了一个多月,然后现在一纸书信过来,竟是让咱们直接上岑港去劝降!”

楼楠终于放弃,将信狠狠扔在桌上。

“元敬,你说胡大人会不会中了邪了?下这种没头没脑的命令。”

“就算胡梅林中了邪,难道徐文长也中了邪吗?这字迹你又不是不认得。”

“......那......这......总不能胡总督不了解军情,以为汪直这次入寇打不进内陆吧......”

戚继光搓了搓下巴听到这句话,脑中念头突然一动。

“打不进内陆......也不是不可能......”

不管目瞪口呆的楼楠,戚继光把桌上舆图推到一边,然后拿出近日刺探的军情粗粗一扫,又把记录着这半个月以来动用兵力的文书细细比对一番。

“...果然如此。”他把军情和文书推到楼楠面前。“看看吧。”

楼楠疑惑的接过,整个翻了两遍,不解其意。

戚继光提醒道:“注意我等用兵的对手,还有汪直的调动。”

这次楼楠便看出了些许端倪。

“这两边怎么...毫无关系?”

一般间谍刺探回来的军情,主要是些敌方的兵力调动以及攻击目标之类的情报,明军收到请报,自然要调兵堵截,双方遇到便会交锋,之后士兵的军工和伤亡情况会被写入文书。所以一般情况下,情报和文书总是能对应上的。

可是这半个月来,明军绞杀的贼兵,多是跑走私的粮食和私盐贩子,真正的倭寇反倒没几个。岑港间谍传回来的几个消息,也是汪直加大了对于周边岛屿的投入和守备。

唯一被记录下来的入寇,便是小七郎私自出击劫掠渔村。

其他的,莫说劫掠,便是侦察渗透都没安排!

“如此一说,胡总督和汪直都有古怪。”楼楠百思不解:“岑港不能种粮,虽然作为巢穴占尽地利,以此为基,把咱们东南沿海各处抢成白地也不算难事。但是却汪直一不劫掠,二不攻城。这样一来,但若是胡总督下令全面戒严,把沿海的粮食走私掐断,纵然还会有胆大妄为之辈铤而走险,但岛上几千人天天人吃马嚼的,又能撑多久?偏偏这两个人都像是说好了一般,都按兵不动。”

“这两个人就是说好了啊。”戚继光理清了思路,竟然是这个原因。

“汪直占据岑港,聚集倭寇,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投降之后开海。换言之,他本来就是来投降的!”

“...啊?”楼楠觉得更加离谱,一时间不知道说啥才好。

不过这样一来,汪直和胡宗宪所有的行为便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汪直想开海,可若是浙江起了战端,开海一事自然不可能实现,所以他不仅没有入寇,反而主动用雇佣的名义收拢起周边的海贼,顺道将岑港建设起来,准备日后打造一个孤悬海上,偏偏不算太远的贸易港。

而胡宗宪作为一个注重实干的官僚,又怎会不知道若想平息倭乱,开海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故而有意放纵。汪直也不负众望,半个月便把浙江的倭寇和走私统统聚拢到一处。

然后当然就要劝降喽,不过不是汪直,而是要给他手下的各处贼头一个投降的理由。

至于具体怎么做,就要看前线戚继光等人怎么操作了。

...

“所以,夏指挥其实是原先内阁首辅,夏言夏公谨的后人?”

“嗯...”

“自夏首辅遭难,为避朝堂祸端故而移居来舟山,才在此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