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李怡没能进去,他哥哥李宥也没办法带他进去。因为这个兴庆宫可不是普通一间两间普通的宫殿,它最早可是李隆基的地盘。
李隆基未登基前,他的藩王府便位于兴庆宫原址。唐玄宗登基以后,斥巨资翻修扩建自己住过的藩王府,打造了一座规模堪比其它两大宫殿群的豪华内宫。
“半生清明半生昏”的李隆基,在兴庆宫中度过了他的政治生涯。开元之初,大唐沿袭了武周之治,依旧保有万国来朝、四海升平的盛世之景。登基之初的唐玄宗励精图治,在兴庆宫开始了他英明神武的帝王统治。许多盛唐题材的影视作品,如《长安十二时辰》等,都刻画了兴庆宫的繁荣盛景。
在唐开元、天宝年间,兴庆宫是大唐政治的中枢所在。我们熟悉的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风闻亦是,大多发生在这座宫殿群中。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构成了兴庆宫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沉香亭、花萼相辉楼等小型建筑。
不过,在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唐玄宗出逃,所以,兴庆宫逐渐失去了政治中枢的地位。当李隆基返京之后,已被太子尊为太上皇的他无法插手政务,兴庆宫亦成为他的养老闲居之地。继唐玄宗之后,兴庆宫便失去了政治核心的功能,成为太上皇、太后们养老的场所。
兴庆宫往南边就是东市,东市再往南走,过几个坊后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在晋昌坊的一个高塔里,长安城内高的建筑无几,所以天气好的时候,从好多个坊之外就可以看到这个高塔了。
这个可不是普通高塔,它是现在还屹立在西安的大雁塔。这个塔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回来以后,为藏经译经而修建的。也就是唐朝开国的武德贞观年代都没有这个塔,李渊李世民都没见过它。
大雁塔修在大慈恩寺里,这座寺庙是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的。寺庙建成四年以后,唐僧同志才开始修塔的。
为什么叫“大雁塔”?玄奘在其名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他在印度取经期间,听到了一个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说有一只大雁以自杀的形式填报了僧人们空空的肚子,使一众僧人不至于饿死,于是僧人们后来葬雁骨建塔。玄奘在印度曾经瞻仰过那座雁塔,然后回国后在长安就山寨了一座,用来存放从印度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子等。
李怡在当代时也去过西安,见过大雁塔,当代的大雁塔可是土黄色的七层塔啊,奇怪,李怡跟哥哥看到的大雁塔却是青砖的,完全跟他之前看到的不一样。他之后问妈妈,才知道。大雁塔刚建成的时候,只有五层,武女皇时代重修了一次,增建为七层青砖塔。
大雁塔李怡没有上去,因为塔里还是存放着重要的经书文物之类的,一般不允许进去的,所以只能远远地观看。
继续往东南走,可以看到房子越来越少,绿色越来越多,因为越往南越偏远,越少人居住了。再往东南角走,远远地看到一池波光粼粼的水面。
没错了,这就是长安城里最重要的公共浏览风景区-曲江,这里位于长安城的东南角上,园林一半在城内,一半在城外,原本是一个天然湖泊,因为南北长而东西短,西岸弯曲,所以叫“曲江”。玄宗皇帝时代,曾经人工改造过,引来更多的水流,曲江水城扩大到七十万平方米。大致相当于故宫的面积了。在长安城内有个这么大的水池,也是挺壮观的了。
这曲江不仅大,而且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用来建别墅那是最好不过了。所以曲江水面附近遍建行宫台殿,南面那里有紫云楼、芙蓉苑,西南有杏园、慈恩寺。大家看身边,真是“花卉环周,烟水明媚……菰蒲葱翠,柳荫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看这些出来游春的唐朝人,“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所有人都在享受这如诗如画的曲江美景。
虽然这曲江景区是公共景区,但是尽量离“紫云楼”远一点,因为曲江是公共园林,人人都可以来玩,但这人人包包括“皇帝”啊,皇帝要来玩,可不能让人看到,所以当年玄宗皇帝特意下令沿着长安东城墙筑了一条专用夹道,供他老人家一行人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兴庆宫来紫云楼玩乐的。
哥哥李宥带李怡在曲江游乐一番后,中午了,李宥带李怡在杏园吃饭。为什么在杏园吃饭?因为这杏园的“杏园宴”在长安城是很有名的,一来这名字十分吉利,口彩很好,二来杏园做得也确实是很好吃。
杏园位于曲江的西面,与刚才说到的大慈恩寺南北相望,而这个地方栽种了很多杏树,所以有名“杏园”。
最令杏园出名的是,每年春天杏花盛开时,花开灿烂如朝霞,是曲江风景最美的地方了。唐朝的科举秀才们考上最高级的“进士”以后,就在这里举办“探花宴”。
不要以为“探花”是指进士榜上的第三名,那时候还不是指第三名的意思,而只是大家从新科进士里推选两位最帅的小哥哥,称之“两街探花使”,让他们骑马遍游曲江附近或者长安各处花园,采摘种种早春的鲜花回来,如果是采摘到牡丹、芍药最好了。所以说,当时的“探花”确实是真真正正去探花的。
探花大使采花回杏园以后,大家欢呼开宴,朝廷请客,杏园宴上还会有不少歌伎参加助兴,才子佳人聚会,更显新科进士们的风光无限了。
而当年白居易中高中进士之后,就急匆匆赶回家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母亲。却没参加长安城的一系列庆祝仪式,庆祝仪式就包括这个杏园探花宴。
长安大部分景点都在长安城东边了,包括长安城内最适合看夕阳的地方-乐游原。
李商隐的名作之一《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在长安城东南,从延兴门入城的话,一穿过城门,就可以看到突然升高的地势。这个就是长安成内的一小块高地了,不能称高原,因为并不是太大,这高地最上面面积不少,而且比较平坦,所以武女皇时代,太平公主在乐游原顶上建了亭台楼阁。
长安人每到三月三,九月九就会登高望远饮酒吃宴,每到那些时候,乐游原上就人头涌涌,有点像我们现在五一、十一的人满为患的景区。后来,在原上又建了一座“青龙寺”,这是密宗的寺庙。这座密宗的寺庙收了一个日本来的和尚学习,没错,这个和尚就是“妖猫传”的空海法师。那时候的空海法师和白居易在唐朝演绎完妖猫故事后,就回日本开创了真言宗,成为直言宗的开山鼻祖。而这远在大唐长安的青龙寺就成了日本真言宗的祖庭,在日本僧人的心目中不啻于中国的那烂陀寺,具有崇高的地位。这个空海大师也是一代神人了,唐代密宗在他离开大唐三十年后就被武宗皇帝实施打击佛教措施,经此浩劫,唐代密宗在中国汉地彻底消失,但由于秉承衣钵的空海的传承和发展,唐代密宗在东瀛日本得以发扬光大,称为东密。
总之,乐游原是唐朝人登高望远、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李商隐在这里望夕阳,杜甫在这里望太宗昭陵,白居易在这里望十二街。而李怡也站在乐游原的最高处,望着大唐帝国那轮血红绚烂的落日慢慢地坠入长安城的西墙外,余辉把整个长安城都洒上了一层金色,李怡每次在乐游原俯瞰整个长安城,心中都会涌起无限感慨,但一时间又不知道那种感慨是什么。或许要长大之后,才能清楚明白自己应该有什么的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