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这么包容、开放的环境下,流落在长安城的李怡,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在假期时间在长安到处逛。虽然李怡是不到十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到处瞎走,但他有个宠他的哥哥李宥啊。
而李怡的上学期间,还是有不少假期的,除了现在我们也有的春节、中秋、端午、上元节之外,他们学生还有以下三种假,分别为旬假、田假、授衣假。
旬假就是一种常规的假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周末。但当时都是上学十天休息一天。通俗来讲就和我们现在双休制度差不多,但唐朝时辛苦十天才能休息一天,多少是有点少了。
而且古时候的交通也不方便,如果学生离家远的话,一天时间根本不够两条腿跑回家的。只有一些离得近的学生,可以匆匆回去住一夜,第二天和鸡相伴起床,然后回学校继续上课。所以这个旬假其实是不允许离家远的孩子回家的。算不算保护住得远的孩子,不让他们来回跑?
还有一种就是田假,顾名思义,这个假是和农活有关的,所以也称作“农忙假”。其实这种假期我们国家在70年代时还在实行。也就是每年五月份左右,正好收麦的季节,大多上学的孩子都需要回家帮忙。还有南方部分地区需要播种时,孩子也会被放回去帮忙干农活。
不过这个假期相对较长,有一个月左右,和我们现在暑假差不多。但古代也没有交通工具,所以一个月中,还包含他们赶路的时间,如果是很远的学生(那是大学的学生了,小学生都是就近上学,不会太远),可能也是要折腾好多天来回学校的。
第三种授衣假,就是在每年的9月、10月,正所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每年的九月份天气已经转凉,常年在外的学子娃娃们就需要回家收拾衣服了好准备到学堂过冬,这个有点像寒假的意思。这个假期通常也是一个月,但是一个月同样包含了来回赶路的时间,如果有人在开学时没有赶到的话,还会有被开除的风险。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家中有特殊情况的话,自己是可以请假回家的,不然剩余的时间,都会在学校中学习知识。
李怡好好学习,假期就好好玩,一年的时间,李怡就将长安城的大小景点都逛了个遍。
那些长安5A景点确实给李怡留下深刻的印象:
灞桥风雪:
灞桥位于长安城东十多公里处的灞河上中,是长安的东大门,连接着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灞河为长安八水之一,发源于秦岭蓝田县的蓝谷,横贯长安东郊。
这个灞桥是大型多孔石拱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583年),和现在李怡知道的著名的屹立一千四百多年不倒的河北“赵州桥”基本属于同一时代。
唐代有水有桥,一般就会有柳树,所以灞桥的桥头和附近河岸堤坝上,栽种了非常多柳树,这么多的柳树在早春时节,大风扬起,那一团团的柳絮漫天飞舞,你看像不像隆冬飘雪?
《西安府志》中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扬,烟雾蒙蒙,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致。唐时在灞桥设有驿站,当时叫做“滋水驿”,也被称作“灞亭”。古时人们多在此处迎宾送客,依依话别。灞河、灞桥、灞柳、灞亭,古往今来,竟让无数人为之“倾倒”,生离死别,离愁别绪,诗情才气,到了这个地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鸣鞭落日禁城东,渭水清烟灞上风。都旁柳阴回首望,春天楼阁五云中。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清丝扫路尘。
每到暮春时节,灞桥之畔总是绿柳低垂,柳絮飞舞,宛如漫天雪飘,这就是“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
经常地,桥上还有有一群人,牵着马,手里都拿着刚折下来的柳枝,一位穿着灰袍的男子,拱手接过别人送来的柳枝,一一拜别。他是要离开长安去远游了。按照唐朝人的习俗,他的朋友们都来送行,一直送到灞桥边,可能还要在桥边的驿站里住上一晚,饮酒话别,第二天早上再送到桥头来,折柳相赠,这才算完成送行仪式。
送行何须破坏植物啊?原来长安人认为“柳”和“留”为谐音,所以送人柳枝,既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就要像柳树一样随遇而安、插土就活、发展壮大……。而且这个习俗也不是唐朝才有的,我们很熟悉的《诗经》的名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多少名人也在这里送别友人,或被友人送别。
李白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
岑参说:“初和莫早发,且宿灞桥头。”
刘禹锡唱:“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
李贺咏:“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送秦光禄北征》
李商隐吟:“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灞岸》
李益写:“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途中寄李二》
而长安城东边,进了春明门,街北就是玄宗和杨贵妃的爱巢“兴庆宫”了,这座宫苑又叫“南内”,面积很大,占了一坊半的地界。临街的那座高楼,叫“勤政务本楼”。当年开元天宝盛世时,逢年过节,玄宗皇帝会登上这座楼,搞一些群众集会活动,让普通老百姓可以一睹真龙之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