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发达的唐朝教育(1 / 2)遗落长安四十年首页

当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和柳宗元这些大文豪在偏远州郡沉沦时,我们以前的陈大米也就是现在的李怡正在大长安读书识字。

虽然李怡的头脑是四十多岁的成熟大脑,但学习唐朝传统文化以及读书识字、书写方面确实是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啊。

李怡是尊贵的皇子,当然是和其它皇子皇孙一起上小灶课,而且来教的老师都是才学过人的名师,所以作为有心人的李怡进步是很快的,即使他低调不说话,有时还显得呆头呆脑的,但老师们还是喜欢这个务实爱学习的小学生。

当然,能在这样好的教育环境学习那是皇子皇孙的特权。而那些文化程度高的官员、经济条件好的大家族,当然也是非常注重教育,他们往往自设私立“学院”,外请名师,或者干脆自己亲自上阵教授子弟。这些私立“学院”,功能齐全,教学条件优越,有的厉害的甚至是囊括了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而且管吃管住,是相当好的私立学校。

皇子皇孙可以读崇文馆、弘文馆,而高官大家庭子弟可以读自己的“学院”,而作为更大比例的普通人呢?普通人也是有书读的,普通人是在普通的公立学校读书。

唐朝继承我们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基础教育是十分发达的。那时的欧洲跟当时的唐朝是没得比的,他们大多数还在原始森林边上摘野果吃呢。

唐朝的基础教育,对比下今天的幼儿园、小学教育,高下一目了然!

《旧唐书·文苑上》说,王勃六岁便能作文,与他的两个哥哥一样有才华。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道,自己五岁就开始识字,背诵天干地支;十岁阅读诸子百家著作。

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说,自己七岁上学读书,十三岁能写文章,二十五岁进士及第,成名于世。

这些大才子,就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学习成长的。

唐朝开始之初,李渊自立于长安,武德五年,内地基本安定,到武德七年,唐高祖便下令:“州县及乡,各令置学。”州设州学,县设县学,每个乡即每五百户人家,设立一所启蒙学校。政府主办的公立学校,当时是普及到全国乡村。

到唐高宗时期,社会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就广泛存在政府设立的村学“博士”,将义务教育普通到村、里这一级。(每100户为一个村、里)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政府的财政状况大大改善,人口持续增长,到了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便下令:

“其天下州县,每乡之内,各里置一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

就这样,唐玄宗将义务教育普及到了全国的村一级,村学老师由政府选拔任用。也就是说,每100户人家的地方,就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启蒙学校。

为了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天宝三载(744年),唐玄宗又下诏书:

“乡学之中,倍增教授,郡县官长,明申劝课。”

唐玄宗要求增加一倍的乡学教师,并责令刺史、县令要亲自抓教育。

大唐基础教育的发达,绝非虚言。

在唐人笔记中,就有许多关于全国各地,包括偏远乡村的村学、乡校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基础教育的繁荣景象。如《太平广记》:“元和中,(田先生)隐于饶州鄱亭村,作小学以教村童十数人……”。当时,这一带还是比较偏远的乡村地区。

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说,他在平水市(今浙江绍兴平水镇)亲眼看到,村校的孩子们在背诵他和白居易的诗作,孩子们告诉他,是老师教他们背诵的。

在著名诗人卢仝看来,村学老师的水平是挺不错的。卢仝的孩子,就在村学里念书。他作《寄男抱孙》教育孩子说道:

殷十七又报,汝文颇新有。

……

殷十七老儒,是汝父师友。

原来,卢仝称儿子的老师殷十七为“师友”。所以,卢仝要求儿子必须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

事实确实如此,唐代与后世一样,许多士人在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之前,便任职于乡里之学,一边教书谋生,一边读书备考。

而我们的白居易就当过乡里之学的老师,他说“臣本乡校竖儒”。又如,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讲老师之一的“助教”张简,也曾在乡里之学任教。

村、里教育的普及,为大唐培养出无数的人才,大批贫寒子弟因此改变人生命运。

宰相苗晋卿,就是从村学走出来的,后来进士及第。苗晋卿在担任魏郡太守期间,借入京汇报工作的机会,顺道回到老家,请乡亲们吃饭,又从工资中拿出三万钱,捐给乡学做基金,资助孩子们读书。这就是古人最好的“衣锦还乡”。

宰相权德舆,也是从乡村学校走出来的,他在《送右龙武郑录事东游序》自述道:“予弱岁时从师于党塾……”。

宰相窦易直,同样是从村学走出来。

教育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唐代社会的发展进步。

岭南地区,作为蛮夷之地,教育向来较为落后,而到唐朝时,情况已经大为改观,尽管与中原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著名宰相张九龄,便是岭南韶州曲江人(今广东韶关)。据《新唐书·张九龄传》,张九龄七岁就会作文了。他十三岁时写的作文,时任广州刺史王方庆读过后都赞叹不已。后来,张九龄赴京赶考,先是进士及第,接着制科高中。

唐朝小学生的入学年纪跟现在很接近,一般在六七岁。

不过在唐朝多少岁入读小学,这个并没有很硬性的规定,所以李怡有时候在其它学堂看到有很多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和一群小学生在课堂里读书识字。刚开始他还很奇怪,后来见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读完小学,并没有初中,而是直接考试进入高等教育学府。

在唐朝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央有国子监,各州(府)有州学。州学的制度、教材,基本与国子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