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轻松让自己会省力很多,让自己舒适很多,让自己不需要因忙碌而焦虑。
但是,这个但是林翔觉得很重要,但是,林翔觉得自己其实经历过体验后,发现自己待在这样的一个舒适的放松的环境中,自己并不是很开心。
或者这个环境让自己有其他层面的焦虑。
比如专业上的焦虑,这个焦虑是林翔一直比较在意的地方。
作为职业工作者,在自己的专业上如果不做到专精的话,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林翔觉得自己这个部分的确是有压力的。或者对职业负责的说法是很让自己警醒的。
林翔不希望自己做一个对自己的来访者不负责任的心理咨询师。
如果是这样,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不能停留在原地。
林翔也知道很多咨询师前期投入好多的资本,结果就是为了之后多接个案多赚钱。
但是林翔觉得自己不是他们中的一员。自己是对心理学,对临床感兴趣的。
倒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清高,当然林翔也会为了收入降低而烦恼,但是林翔仍然有很理想化的部分。
这个部分就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的”掌握。
林翔觉得真正的掌握就是理解。真正的理解就是通过实践而验证过。
林翔觉得自己做的临床实践已经足够多了,但是,怎么说呢?理论很多的地方还是没有理解的那么透彻。
当然不是林翔较真,而是林翔觉得这种现象与自己进入心理学进入心理咨询所接触的流派顺序有关系。
最开始接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其实当时林翔的状态处于比较低谷或者已经从低谷向上走了一段的阶段。
所以在那段时光里,荣格的思想使得林翔恢复了好多的自信心,现在说法是字体的功能恢复了很多。
但同时有一个副作用就是林翔建立的一个很好的防御系统。
那就是,只要不是荣格学派的,都是不入自己法眼的。都看不上,什么弗洛伊德,不够深入,什么罗杰斯,不够透彻,什么其他流派,不够荣格。
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林翔当时就是进入了傲慢的状态。
不过想了想,林翔觉得自己的搞满也是有好处的,至少让当时的自己非常有信心,也有动力继续学下去。
后来碰到了聚焦和自体心理学的时候,已经过了好多年头了。
两种流派其实对林翔来说,其实都是有点被动学习。
因为工作的关系,要组织两个流派的学习,当时林翔只是作为协调者,或者工作人员,并不是作为学习者接触这两个流派的。
第一个让林翔感到有魅力的是聚焦,人本主义聚焦流派。
这个流派之所以让林翔感觉感兴趣,其实是受到两件事情的影响。
一个是有一位老师谈到了他自己与聚焦相遇的过程,觉得自己也算资深咨询师了,看过老师演示的时候,觉得老师什么也没有做,也就是没有做任何的干预,结果来访者突然就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觉得太神奇了,所以打算学一下。
这件事情让林翔想到了另一件事儿,是看到海灵格的一段录像。林翔觉得更神奇的是,当时海灵格感觉都没有说话,旁边的来访者就突然泪如泉涌,海灵格就说:是的,是的。
就这样就结束了,太神奇了!
这两个神奇,让林翔觉得看来聚焦自己还是要学一下的。
学了之后的确有用,这种有用会渗透到林翔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与荣格不冲突,这个可能也是林翔可以允许自己学习的原因。
对于自体心理学,当时有个漏掉的名额让林翔赶上了。意思就是学习费用很便宜。
这个属于一次占便宜之旅,林翔没有放过。
于是就接触到科胡特了。而科胡特使弗洛伊德的迷弟,所以也不得不接触弗洛伊德。
然后林翔发现弗洛伊德也挺可爱的,也就慢慢放弃了唯荣格独尊的思想。
不过仍然有遗憾,林翔觉得自己不仅仅是放弃了独尊思想,而是大部分时间反而放在聚焦和自体心理学所属的精神分析会更多一些。
也就是说,林翔好久没有看荣格的东西了。但是荣格学派的一些会议和课程也是参加的,但是很明显有点越来越远的感觉。
可能这个部分林翔也想到了两个原因。
一个是实用性感觉聚焦更强一些,自体心理学也更强一些。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不是实用性不强,而是很容易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自我修行上,没有办法产生实际的效益。
当然林翔觉得这是自己的一家之见,很多荣格派的分析师活得也很好很滋润的。
不过个性化就是个性化,林翔的个性化就是这样,没有办法在荣格那里开花结果,不过在自体和聚焦这里倒是生长的很粗壮。
可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命运如此安排呀!
另一个,你可能是因为对于林翔来说,荣格的方法过于深奥了。虽然林翔不太想承认,但是由于接触的比较久,林翔觉得自己其实可能并没有完全准备好。
这种准备好的感觉林翔是熟悉的,对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来说,林翔知道里面有属于自己的宝藏,但是如果过早地挖掘,容易让自己咸鱼咪咕之中。
林翔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认识是哪里来的,但是林翔却是一直坚信着这一点。
林翔对荣格的接触也不可谓不深入,但是林翔也知道自己还没有真正的获得其精华。
简单地说,林翔觉得自己如果去讲自体心理学的课或者聚焦的课,一定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让林翔讲荣格的课,林翔觉得自己的火候还不够。
不过也不是都不够,林翔觉得如果讲心理类型的话,自己还是可以应付一下的,但是其他领域,林翔觉得自己理解和感受加上体悟都不过关。
所以也不能强求,林翔觉得自己先用实用性比较强的流派先过渡一下,等到时机成熟,再进军分析心理学流派也不迟。
林翔对自体心理学其实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不是自己坚持的久,其实对于很多概念一定还是停留在概念上的理解上。
如果不是自己有了深入地理解,相信这个流派的课自己也不敢冒头去充当讲师。
所以在这个流派里面,林翔知道自己可以算是从一知半解经历了跨入门槛,基本上也可以算是登堂入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