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这就是境界吧!
担心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怜悯,林翔当时非常为这句话感动。
现在的林翔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内容,那就是这个僧人其实一直没有放弃对自己的觉察。
觉察是王道呀!
失去了觉察,感觉人的状态就是随波逐流。
林翔觉得其实心理咨询的工作很大一部分也是在帮助来访者建立观察体系,观察自己,观察他人。
其实这也是在训练或者练习觉察的一种方式。
对于觉察的练习,还是正念的方式属于最传统最有效。不过林翔感觉聚焦的方法也很好。
正念的方式林翔现在感觉,其实训练的是觉察的持续性,不过聚焦好像似乎更推进一步的感觉。
当然了,林翔觉得自己的发现可能很多人都发现过了,或者自己发现的也不见得对。
这其实就是有一点退缩的感觉。
不过林翔今天的感觉还是非常好的。因为获得了很好的回应。
这个回应是表妹给到的,林翔在今天和表妹的练习中,发现表妹的一些问题。
而且今天似乎有点力量,敢于直接的支出。而这个直接的指出并且举例进行说明的过程,和表妹在自己咨询师那里感受到的是一致的。
表妹就给到林翔这个表哥大大的肯定。
虽然林翔还是有些受夸羞愧,但是仍然感觉内心非常的开心。一种自体感被增强了的感觉。
林翔觉得这可能就是自己愿意给家里人提供大量的练习时间的原因。因为来自家里人的肯定,是最开心的。
也让自己觉得更有价值。
林翔回忆了下刚刚的把注意力放在PPT上的过程,觉得也非常有意思。
原本计划只是专注一个小时,但是当林翔开启了这个潘多拉魔盒,就发现自己其实挺感兴趣的。
后知后觉的废话,自己如果不感兴趣,可能就不会从事这一行当。
但是的确好久没有这样的感兴趣的时刻了。
自己居然连续围绕着PPT看书加更改做了三个小时。
把本来的码字时间都给让出来了。
这个过程太神奇了,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林翔觉得这个专注如果是一个每天可持续的,自己应该也可以成为专家。
当然不是为了成为专家,而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
虽然现在从咨询技术理论上,林翔对自己的认可还是可以的,但是对概括能力,领悟能力,研究能力的深入,林翔是没有办法对自己有所认可的。
主要是仍然感觉自己花在专业上的时间太少了。
这种少就像当初做毕业论文的时候,老师问林翔每天花多少时间在论文上,林翔说两个小时的那种情景。
当时两个小时其实都有点说多了,因为环境很轻松,所以林翔当时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所以几乎每天没有怎么看自己的论文。
结果当时导师语重心长的告诉林翔,现在的进度来看,如果你想要毕业,可能需要每天20个小时才赶得上进度。
看着导师忧心忡忡的样子,当时林翔有一种很强烈的羞愧感呈现出来,当然更多的是对如果毕不了业的后果的羞愧。
所以当时林翔可能也是年轻,接下来的一周时间,的确每天花费20个小时在论文上。
林翔现在也觉得很神奇,当时的自己还真的挺能为正事儿熬夜的。
不过论文过了,这个是一个很好的满足了林翔当时预期性幻想的结果。
现在的林翔很羡慕当时的自己。或者也自我分析过,好像当遇到压力足够大的时候,自己的那种拼命的感觉才会冒出来。
但是其实也没有达到拼命的程度,中途一定有很多也是在发呆或者溜号的时间没有计算在内。
但是就算这样,仍然可以完成一个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成就感的激励的确影响了林翔很长时间。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用心。这是林翔后来得出来的结论。
但是当下,或者这一段时间以来,林翔遇到的问题好像就是“用心”的问题。
没有办法安安静静的静下来用心了。而且好久都没有了,除了这次的三个小时。
林翔打算感觉一下自己这里发生了什么,因为这一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改变。
从拿起书来就感觉无聊,不想看,到三个小时很用心的看书和改PPT,是什么让林翔有这样的变化呢?
林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次是属于有一个项目要做。这个项目就是讲课,需要PPT。
虽然也拖了很长时间,但是好像随着时间的逼近,压力会越来越大了。
林翔对比了下前几天和几年的心理状态。前几天还是有那种,还有时间呢,怎么的也搞完了。
今天的感觉是,既然已经做好了规划,就要执行。同时也知道很多时候看似有时间,但是其实很难保证没有其他的事情插入。
如果有其他的事情,那么做PPT的压力就会陡然增大,所以林翔觉得今天的自己属于一种刚刚好的被恰当的压力激活的状态。
林翔很喜欢这种状态。如果推广一下,如果有了合适的题目,如果有了一定的时间限定,那么林翔的看书的效率应该会提高很多。
那么这些如果,其实是可以自己创造的。林翔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创造出来让自己前行的环境了。
如果这个自己其实主要是对压力有感觉,那么其实就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让自己变得别那么的“轻松”。
通过多年的生活经历,林翔发现其实“轻松”不见得真的是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