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仕英核销奏本,原本是想告诉皇上,这事儿他们不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奏本,但是有人告诉了皇上,我的确上过一道奏本。”
王学夔依旧没有说话,仔细听着严庆的分析。
严庆继续说道:“看来是严阁老原本想把这事儿遮掩过去,才让韩仕英去司礼监取被淹的奏本,结果这事儿被人给捅开了,严阁老没办法只有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韩仕英身上,皇上现在不可能因为这事儿处置严阁老,因此此事随着韩仕英的死不了了之了。”
对于王学夔,严庆现在不会有太多的保留,尤其刚才王学夔本来就说了,现在是自己人说话,严庆自然是有什么就说什么。
尤其这事儿闹得的不好,背锅的就是自己,韩仕英属于是替死鬼了。
王学夔拍了拍严庆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
“锦年啊,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能说的大致不差,你也算不错了。”
听了王学夔的话,看来自己还是漏算了一些,于是拱手道:“还请大人教我。”
王学夔自然是将京城西苑里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严庆。
最后提醒了一句:“严世蕃那边或许有点麻烦。”
严庆听完,内心也是十分的矛盾。
从政治水平来说,严嵩这一手毁灭证据,十分的高明,但是这事儿若是皇上往上查一层那就是自己背锅或者韩仕英背锅。
政治就是如此微妙的东西,如果严庆不和任何提起此事,那么这事儿扯不到他身上。
但是严庆没忍住,把这事儿和严世蕃说了。
这就有了文章,你和严世蕃说,你为啥不上疏给皇上说。
因此这种时候,严庆无论上没上疏,就看人家想不想整你了。
所以全天下的官员都是能闭嘴就闭嘴,很多话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跟别人讲,哪怕是至亲之人。
只要被人知道了,那就可以大做文章。
大家都众口一词,喊道:“我大明朝江山稳固,俺答之流,如何敢犯吾境。”
难道嘉靖皇帝会躬身下来,去一个个官员家里问?
要不说老朱家都是奇葩皇帝了。
朱元璋已是个奇葩,嘉靖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作为他的臣子,你即使不上疏劝诫,你也是有责任的。
这就好比不是你推倒的,你为什么要扶?
你应当知道的东西,你就必须要知道,如果你不知道,那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你没尽责,第二你故意不说。
嘉靖一旦得知了严庆有过这样的担忧,他心里就会有个认知。
你严庆为什么不上疏劝谏?
你不上疏,你就是在对我隐瞒,你上了疏,那我肯定会采纳你的建议,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这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事后诸葛亮思想。
总结一下就四个字:自以为是。
在嘉靖的内心里就认为,只要他看到了严庆的奏本,那他就一定会重视起来。
这个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这种人。
而严嵩就是太了解嘉靖皇帝的这一点了,所以才敢用这么一招,嘉靖绝对会把锅甩出去,甩给严世蕃,甩给司礼监。
要是这些人把严庆的奏本给朕递上来,说不定朕早就下令仇鸾在大同设伏,把俺答打退了等云云。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现在是人家要打到你家门口了。
王学夔继续说道:“皇上已下旨,张阁老总督西北的军需粮草供给,而且兵部尚书丁汝夔说了宣大防线十分的牢固,俺答部无法突破。”
严庆摇了摇头,鼻孔轻轻翕动:“大人,俺答部如果不从宣大正面进攻了?”
王学夔闻言,眉头微蹙,显然对严庆的疑问感到有些意外。
“不从宣大进攻?那你的意思他们会绕道?”
严庆沉思了片刻,站起身,走向王学夔挂着地图的墙面前,仔细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