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1 / 2)坝河西首页

周聪还是过着高中时代的生活一样,天天两点一线。要是有什么差别的话,就是高中有老师负责讲课,老师生怕学生听不懂。要是搞不懂某一个知识点,老师总会翻来覆去地讲解。现在就基本是单飞状态,导师也提供不了什么有用的指导,大多数时候反而是周聪可以给导师普及一下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进展。周聪在学院内小有名气,大家都说他在学术上早慧。从成果上来说确实如此,他已经几篇文章被国内最好的经济学刊物录用。还有几篇文章已经完成了初稿。就他这个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完全可以拿博士学位了。

他的早慧在学院内部也有不少迷弟迷妹,很多师兄师弟都想和他合作一篇文章。当然了,说是合作,95%的工作几乎都会是周聪做。因为大多数人都不会推导数学模型,他们选择经济学是因为高中读的是文科,数理基础本身就弱。对他们这个年纪,如果数理基础弱,不能在这种技术上有所帮忙,那就基本是帮倒忙。因此,他们也知道找不到合适的合作项目,也只好作罢。

周聪也没有谈恋爱,他觉得尚未立业,谈何成家。但是,仰慕周聪的女生还不少。大学校园的男生女生大多还是比较单纯的,只要有一个方面出众都会吸引到异性的关注,不管是学习好,还是体育好,或者唱歌唱得好。有一个北京女孩也是其中的一个仰慕者,女孩文文静静的,长相甜美,平时住校,周末回家。但是,为了多和周聪在一起,周末也经常在学校。周聪和她相处也很愉快,都互生好感,但是也就仅限于这个程度。周聪现在还一门心思地在当他的模型修改匠。

成舟已到研三了,快毕业了,在读研这几年也还算有点成绩。帮学院拉来一个课题,也算给学院贡献了一些经费。很多年轻老师经常找他导师合作项目,成舟也能适当打打下手,成果也能把成舟挂到排名最后的作者名单里。成绩嘛,马马虎虎,分数肯定不特别高,但是也从来不挂科。因此,顺利毕业是没有问题的。导师对他也很满意,虽然成舟在学术上没有任何进步,但是成舟把导师的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导师还专门找过成舟谈心,希望成舟毕业之后能留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成舟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欢喜异常,留校不仅仅意味着找到了一份工作,而是找到了一份受人尊重的大学工作,而且还有北京户口,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虽然不是从事教学岗,不过也没关系啊,在大学里工作的人谁出来还不是被人尊称为老师啊。以后读个在职博士,评个高级职称也不是不可能。这样的结果对成舟父母来说就好像是祖坟冒了青烟一样。

但是,这不是成舟的想法。成舟想去金融机构,想赚大钱。在读研究生期间,花了那么多精力来建立校友网络也就是为了将来工作的。否则,以成舟的性格,他才不会费时费力地去做这件工作。他经常对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的说法就是,还不如睡一会。

成舟瞄准了一家头部券商。但是这一年市场刚刚见底,投资者们就像被霜打了茄子一样,整个市场都毫无生气,交易量也极小。虽然离最底部已经有些修复了,但是过去这几年,每次市场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弹,投资者刚刚放松警惕,一入场就发现,这反弹简直就是诱多的杀猪盘,进去就被套牢。连续经过好几次这样的反弹之后,极少有投资者认为这是一次真正的反转。悲观的人看世界总是悲观的视角,悲观的视角可能会提高生存概率,但是却和财富创造相差千里。但是,如果胆大也会有无数的坑等着投资者。这就像橡树资本的创始人说的那样,有大胆的投资者,有很老的投资者,但是没有大胆的老投资者。因为,这些大胆的投资者等不到变老就被市场淘汰了。投资很多时候属于谨慎乐观者,既要乐观,愿意承担风险,但是又不能毫无节制地承担风险。

市场没有人气,各个金融机构的招聘计划也都不多。成舟瞄准的头部券商虽然有招聘计划,但是他想去的投行岗却没有招聘空缺。二级市场到了冰点,各项再融资、IPO、并购就更是惨淡。有不少做投行的金领们都已经转岗,一些人甚至离开了金融行业。这家券商研究所的销售岗要招聘几个人。成舟经过和校友们经常侃大山,也知道这个岗位的工作性质。虽然不是什么高技术岗位,但是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强,最好还有些资源。成舟思来想去,这工作除了听起来不那么高大上,实际上还是挺符合他的性格特点的。因此,他也按照邮箱地址投去了简历。

成舟开动他的校友网络数据库,发现有一个高六届的校友正在一家保险公司投资管理部,已经当了权益组的一个小组长了。这是券商研究部的衣食父母啊。成舟找了一个机会去拜访这个校友,他和这个校友见过两次,吃过两次饭,校友对他也有印象,知道他是学院领导亲自指导的研究生。校友很热情,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这家券商的研究销售岗。校友一想,成舟要是去了这个研究所,以后还能更好地服务他们,因此也鼓励成舟去试试。成舟假装为难地说,这是一家头部券商,现在招聘计划不多,求职的研究生可不少,自己不一定能拿到。校友刚好认识其中的首席经济学家,说愿意找个机会向这名首席经济学家推荐一下成舟。成舟一听,感激涕零,这名首席经济学家可是如雷贯耳啊,经常在电视上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表意见。

很多人仰望首席经济学家,觉得这些人天天侃侃而谈,指点江山,是大专家,大学者。但是,在券商的体系里,他们只是大推销员而已。他们不在乎讲的是否对,是否有道理,而是要让听众觉得他们讲的有道理,愿意听他们讲。只要一愿意听他们讲,他们就赢了,他们的公司也就赢了,这会带来更多的交易量,更大的知名度,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当然也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首席经济学家和成舟一见面,就从成舟眼里看到了对财富的渴望,看到了对成功的渴望,这就是一个卖方销售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卖方销售如果很佛系,对财富没有渴求,他就不会有动力去推销一堆看起来有用但是实质没用的报告。成舟能言会道,但是又不是那种特别油腻的销售,看起来很干净,这正是首席经济学家希望招到的销售。

首席经济学家对成舟也很满意,虽然学校声誉稍差,不过也还算得上是第一梯队的学校,也不至于太过拉低公司的学历水平。因此,首席经济学家也给人力资源部门打了招呼,表明成舟是他们业务部门已经面试过了的候选人。人力资源会进行一些常规的聘用流程操作,比如性格测试、小组讨论等等。这些自然难不倒成舟。

在这样市场低迷的时候还能找到国内顶级投行的工作,虽然是研究部的销售岗,但是也是相当不易的,成舟的求职在学院内部也成为当年的新闻。

研三下学期,成舟就开始了实习,和老销售、首席经济学家和行业首席分析师等一起拜访客户。他脑瓜子很灵,和这些分析师们出去的次数多了之后,他也能把分析师们的一些重要观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进行编织。而且,他完全不受分析师们条条框框的约束,虽然严谨程度不够,但是他能以更加浅显易懂的语言把这些看似深奥的分析给普通人讲明白。因此,他在很多场合反而还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