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注释及评析:
1,清溪的水深不可测。
2,隐居的地方唯有一片孤云。
3,松林间洒落淡淡的月光。
4,悠悠的清光,仿佛特地为你洒落。
5,茅亭间伴随着花的影子。
6,种植着芍药的院子里,有许多青苔的痕迹。
7,我也要远离红尘。
8,到西山与鸾鹤做邻居。
评析:
这首诗从叙述上看,问题并不大,有两点瑕疵。
一,用词不够严谨,不够精炼。如第二句的“唯”字,就不恰当了,不说别的景色了,单说天上有月亮,云就不会孤单了,怎么能叫唯孤云?
第五句的“宿”字,去形容花影,也不恰当,怎么看,宿字也只能当做“停留”的意思去看。总不能认为是拟人化,将花影看做人,留宿在茅亭吧。
最后两句虽然有隐居的意思,但是并没有说出为什么而隐居。
古人隐居,有避世不出的,有修道参禅的,有壮志难酬愤世嫉俗的,有生性恬淡的,这里言辞之间并未明确为何要避世,隐居的好处在哪里?
即便是后两句的“鸾鹤”有修道之意,但是我认为还可以让意境更加明透一些。
我认为,看一首诗,主要还是看文字的字面意思。而不是去看古人如何用,古人写了一些什么样的典故。
中华五千年文明,如果来个历史学家写诗,从头到尾用典,全国有几个人能看懂?
如果写诗一味袭用古人的写法,一味学习古人的路子,那恭喜你。你不吃饭不睡觉,你也学不完。
只说唐诗,历史上有记载的就有四万多首。(有说四万九千多,也有说四万两千多,至少是突破四万首了。)
光唐诗就有四万多首,从古到今的词牌又有多少首?古诗又有多少?
所以,国家多次提出,改革、创新、升华,中华文化,要面向全国人民,面向全世界。要推广。
一味去用典,一味用古人的手法去写诗,还如何去弘扬我中华文化?
可以用典,但是要用一些外国人有可能知道的典故,可以继承古人的一些写法、说法,但是,还是要融入现代社会,要与时俱进。而不是固守陈规。
傍溪幽且静,
半隐在闲云。
松际清光泻,
红尘漫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