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王维 归嵩山作(1 / 2)唐诗修正首页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

归来且闭关。

薄:贫瘠,不够肥沃。

闲闲:闲情雅致到了极点,非常豁达开朗。

迢递:迢,非常远,递,循序渐进依次前行。

嵩高:嵩山的别称。

注释及评析:

1,清澈的水随着山川蜿蜒曲折,像带子一样,又长又不够肥沃。

注:见过许多个版本对于这首诗的解释,大多数都是说,清川是指水流,薄是指草木丛生。一个字要指草木丛生,未必太过牵强。

因此我以为,清川应该是指山水相连,薄在这里应该还是看做不够肥沃的意思。

2,我乘车马一路前行,悠闲自得。

3,流水如果有意,请随我同去。

4,夕阳西下往回飞的鸟儿,是否愿意与我同行回家。

5,荒凉的城市紧挨着古渡口。

6,落日的光辉普照萧瑟的秋山美景。

7,走了这么久,终于到了嵩山的山脚下。

8,回家以后,我准备关闭门户,修身养性,调整刚回来的心态,回归平静。

评析:

文字稍显晦涩难懂,读一首诗,读者要像考古一样去深究。

辞官归隐时候的心态很复杂,因此,写出来的文字显得非常深奥,如果作者再用词晦涩,那就得不偿失,读者会误解,会曲解,也有人会牵强附会。离真正的意思,却越来越远。

尤其是第三四句。

单论流水如有意这一句,读者还要思考下流水流动是不是和作者回家同一个方向,如果是同一方向,那么这一句就可以理解为:流水好像有情,随着我一路前行。

如果流水是相反而去,这一句就要理解为:流水如果有情,应当倒过来流,随我而去。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境,一正一反,读者如果没有去过嵩山,不知道水流向哪个方向,又怎么能够身临其境?不如写得更直白一些。

而且,几百上千年过去以后,水流也未必和当时一样?水土变迁以后,万一地势改变了呢?读者应当如何理解?

第四句暮禽相与还,这一句与上一句对仗,很明显这是并对使意境双归叠加,再深层次表明作者的心境。

什么心境?非常复杂。好像有一种辞官而又不舍,心不甘情不愿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又安慰自己,流水仿佛知我意,暮禽也知我意,随我同去。

这首诗最难的地方,就是在于不明白辞官者归隐时候的心态和心情变化。所以,这一首诗最难理解的地方,就在于第二句“流水如有意”和第六句“落日满秋山”,以及最后一句“归来且闭关”。

读者不是人人都有这种经历,因此,我们可以步韵改一改。

步韵这首诗是非常有难度的。

首先第一句就要几句才能写明白,一,有山有水,二,像带子一样长,三,土地不肥沃,贫瘠,四,山路不好走。

尤其是第四点,山路不好走,要与第二句去闲闲向对应,突出作者悠闲自得的态度。

因此,我将之步为长律加二的格式,至于流水与暮禽这两句,就按照现实去写好了,只留下一丝忧伤之意,任由作者缅怀过去,忧叹过去,就足矣。

修改后:

清流悠似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