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死时四十八岁,在位一十六年,死后被安葬于太阳陵(今河南洛阳北邙山),谥号‘惠’,后世称晋惠帝。作为晋朝的第二位皇帝,司马衷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皇位,却没能很好得接住江山社稷,晋国的灾祸可以说始自司马衷时代。《晋书》中评价司马衷是没有才能却身居高位,权力把握不住而被宵小之人掌控。但这一切难道是司马衷之过吗?只因司马衷出生在帝王之家,偏巧长兄早逝,严格遵循儒家传统的晋武帝司马炎便把国家社稷的重担推到了司马衷身上。司马衷虽然无知,看上去很傻,但也懂得江山社稷的重要。可惜,皇后贾南风又跳了出来,把司马衷拿捏得死死的,使得皇帝逐渐沦为傀儡。晋武帝生前本来有机会废掉贾后,却碍于众人的情面心软了,最终,儿子和社稷全落到了贾南风手里。所以,晋国的灾难始于司马衷继位以后,根源却在司马炎那里。明知儿子能力不行,却还是要所托非人,一定要托付给司马衷,又不能很好的为儿子清除蒺藜。晋国的江山由司马衷接班继承,既是晋国的不幸,更是司马衷个人的不幸。既然司马炎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就只能为错误付出代价。远在天国的晋武帝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创建的大好河山正在一步步丧失沦陷。
伴随司马衷一朝最大的灾祸便是因皇权衰弱甚至有可能丢失而引发的‘八王之乱’,因为人人都看出,皇帝不过是个傀儡,只要自己有想法、有实力,谁都敢为了最高权力放手一搏,全然不顾君君臣臣的纲常礼法。古有陈胜吴广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何况晋国这些本就自以为是的司马宗室亲王,都觉得司马家的江山与其在一个傀儡手中,还不如自己上位来得痛快,这无疑是对一向讲究传统礼法的司马家族最大的讽刺。因而晋国内部大乱,这又给了胡人少数民族以可乘之机。既然司马家族内部都互相残杀了,那就是不想要这个天下了。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晋国经过司马衷一朝不停的折腾终于走到了悬崖边缘。不过,‘八王之乱’发展到东海王司马越这里似乎画上了句号,此后,再没有司马宗室的诸侯王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跳出来与当权者展开厮杀。并不是说司马越做了第一权臣后开始施行仁政,从此天下归心了,而是司马宗室经过互相之间近十六年的杀戮,还有实力出来在权力舞台上一争高下的人几乎没有了。自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汝南王司马亮成为第一个被杀的司马宗室亲王,至光熙元年(公元307年1月)十一月司马衷去世,司马家参与到‘八王之乱’中的宗室王公大多死于非命。没有人会想到,笑到最后的是东海王司马越。剩下为数不多的宗室亲王,如东燕王司马腾正镇守邺城、高密王司马略总督青州、南阳王司马模镇守许昌,还有琅琊王司马睿遵照司马越的指令留守徐州,这些王虽然都掌兵,但对于司马越来说都是自己人。还有个曾经背叛司马越大联盟的东平王司马楙,被击败后逃回封国。司马楙一没有实力,二也不懂军事,对司马越不构成威胁。晋惠帝还都洛阳后,司马楙主动前来拜见皇帝,并检讨了自己当初的不当之举。不知为什么,司马越竟没把司马楙怎么样。或许是觉得司马楙就像个小丑一样,实在不值一提,留着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八王之乱’虽然收场了,但新的动乱随时随地可能爆发,此时的晋国已是处处烽火,遍地狼烟。司马家族常年的互相攻杀,使得中央政权进一步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各色人等不愿再接受晋国的统治,纷纷揭竿而起。早在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六月,也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刚刚还都洛阳之时,自封成都王的氐人李雄在益州成都正式称帝,即皇帝位,改元晏平,国号大成,史称成汉。晋国的版图之内出现了第二个国家,至少在名号上与晋国平起平坐了。李雄追尊父亲李特为景皇帝,庙号始祖,以范长生为丞相,加号‘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封西山侯。李雄特许范长生的部曲不参与军事征伐,其封地租税全部归范长生个人所有。范长生此时已八十八岁,多年研习道家理论的老范,早已练就清心寡欲,懂得敬天爱民,与民休养生息。而李雄年方三十,与范长生老少同心,君臣和谐,很快使得成汉政权繁荣昌盛起来。范长生如此特殊的地位,标志着氐人与汉人相结合的第一个异族政权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从此开启了胡人少数部族在华夏建政的历史。
受益州李雄的影响,紧临益州的宁州地区又爆发五苓夷人叛乱。五苓夷是中国古代聚居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民族成分混杂。当时,中原战乱频仍,宁州连续数年发生灾荒,瘟疫横行,死亡人数以十万计。五苓夷人早对晋朝的统治不满,趁中原内乱之际,在部落首领于陵丞的带领下借机发动叛乱,攻击宁州各郡县。夷人队伍十分强悍,政府军在与夷人的较量中屡遭败绩,宁州的许多士民不得不流亡到更加偏远的交州地区,叛乱的夷人趁机将宁州治所包围(今云南曲靖)。宁州刺史、南夷校尉李毅自公元302年起一直镇守在南中地区,统领着夷人五十八个部落。但李毅年事已高,此时身患疾病,面对夷人围城急忙向朝廷求援。这段时间,朝廷的主政之人如走马灯一般轮换,司马宗室正忙于内斗,根本无人顾及宁州的事情。李毅在宁州苦等数年毫无救援的音信,病势进一步加重。李毅的儿子李钊自洛阳赶来探视父亲,人还没到,李毅就病逝了。不过,李毅有个女儿李秀,很有才智,擅长骑射,深谙兵法,颇有其父之风。宁州官民便推举李秀来管理宁州事务,指挥守城作战。李秀受任于危难之中,却能镇定自若,悉心军事。李秀奖励将士的同时,与士卒同甘共苦,率领军民环城固守等待援军。城中粮食吃光了,城内军民就烧鼠拔草作为食物。面对如此困境,李秀对守城防务从不懈怠,还亲自披挂上阵,抓住机会带兵出击以打乱敌军。李秀带兵多次从围城的夷人那里获取军需物品和粮草,受困的局面得以缓解,军心民心得以稳固。由于李秀身先士卒亲自督战,极大得鼓舞了城中军民的士气。经两军反复较量,李秀终于扭转败局,将于陵丞的夷人兵马击退,宁州州城转危为安。这时已到了晋惠帝还都洛阳之时,朝廷于是就命李秀接替父亲的职务,出任宁州刺史。李秀也成为晋朝开国后的第一位女刺史。
在司马家族骨肉相残的时代背景下,反对晋国统治的不仅是少数民族胡人、夷人,晋国各地的官吏、豪强纠集当地缺衣少食的百姓流民也开始起兵反抗朝廷。同样是在光熙元年,三月,东莱郡惤(jiān)县(今山东黄县)县令刘伯根聚集当地农民、流民万余人起兵反晋,得到当地人王弥的响应。王弥本官宦出身,是晋国前汝南太守王颀(qí)的孙子。王弥有才干,年轻时喜读书,在洛阳游历时结识了正在洛阳为任子的匈奴人刘渊,两人成为朋友。王弥一直想干一番大事业,回到家乡后见刘伯根起事便带上家僮前往追随。刘伯根知道王弥有水平,任命其为长史,刘伯根自称一公。二人率部开始攻打临淄(今山东淄博),总督青州军事的高密王司马略派投奔到自己这里的前洛阳东台司隶校尉刘暾领兵前去讨伐。可刘暾人虽正直,军事能力却不行,一战下来被义军击败。刘暾无颜再回司马略那里,索性跑回了洛阳。临淄失守,司马略只得退保聊城(今山东聊城),同时紧急向幽州刺史王浚求援。王浚一出兵果然厉害,幽州兵马杀到后击败了刘伯根、王弥的义军。刘柏根兵败被杀,王弥率领残余部众退至海岛,又被兖州刺史苟晞的弟弟苟纯击败,王弥只得再退到长广山一带(今山东莱阳东部)盘踞。
而晋国‘八王之乱’期间遭受的最大损失莫过于江东之地一度割据自立,发动叛乱之人名叫陈敏。陈敏,庐江人(今安徽庐江),有才干,曾担任郡内尚书仓部令史,就是管兵马钱粮的小官。赵王司马伦篡位后,三王起兵讨伐,因大批军队长期逗留京师洛阳,使得京城储备吃紧。陈敏建议朝廷,可将南方积累多年的谷米通过漕运援助中原地区,以解燃眉之急。朝廷采纳陈敏的建议,任命其为合肥度支,后迁任广陵度支,仍然负责钱粮税赋。陈敏不仅有筹划调度的才能,本人还会带兵。荆州张昌起兵作乱后派部将石冰袭扰寿春,寿春都督刘准不知如何应对。陈敏建议把江淮一带的兵马整合到一起,集中力量对付叛军。刘准同意后,陈敏率领集中后的人马开始攻击敌军。虽然陈敏的兵力仍然大大少于叛军,但陈敏运用兵法策略与敌展开周旋,总能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石冰进犯江淮的部队只是流寇,时间一久便补给不足,疲于应对。陈敏几乎每战必胜,最终光复扬州。石冰溃败后跑到了徐州反贼封云处,陈敏于是从扬州转头北上,回军征讨封云。面对陈敏军强大的压力,封云内部终于发生变乱,司马张统将封云斩杀后向陈敏投降。次年,陈敏继续领兵攻打石冰的残余部众,石冰兵败被杀,扬州、徐州就此平定。陈敏因功升任广陵国相(今江苏扬州),从此开始在江东发展势力。显然,陈敏有着更大的野心。
当时,晋惠帝司马衷已被司马颙控制在长安,司马越正准备起兵西进迎帝还都,任命陈敏为右将军、假节、前锋都督,并致信陈敏,先是表彰了陈敏平定荆、扬叛乱的功劳,夸赞陈敏有孙武、吴起的才能,希望陈敏与自己勠力同心,殄(tiǎn)灭丑类,共同迎接皇帝大驾返回洛阳。于是,陈敏领兵与司马越会合,但在萧县遭到豫州刺史刘乔的阻击,战斗进展很不顺利。陈敏见中原大乱,当时司马越、司马颙两方究竟鹿死谁手还很不好说,便提出自己先回江东集结新的兵马,以支援东部联盟以后的战事。司马越正被阻截在萧县一带不得西进,也需要有新的力量补充队伍,所以同意陈敏暂时东返,待筹集人马后再来支援。不想,陈敏实际上已经有了割据江东的想法,回到扬州后开始在历阳(今安徽和县)一带集结人马。正巧,吴王司马晏的侍从官甘卓从洛阳回到吴地,陈敏便拉拢甘卓和自己一起干。甘卓出身丹阳(今江苏南京)甘氏,是前东吴名将甘宁的曾孙。早年,甘卓曾任郡内主簿,后出任吴王常侍,因为参与镇压石冰叛乱有功,受封亭侯。时值天下大乱,东海王司马越征召甘卓为其参军,出任离狐县令(今河南濮阳县),但甘卓看到中原战火纷飞,不愿身处险地,于是辞去官职到江东避乱。现在遇到陈敏,陈敏让甘卓假称皇太弟司马炽有令,拜陈敏为扬州刺史。陈敏就势任命江东大族顾荣为右将军,贺循为丹杨内史,周玘(qǐ)为安丰太守,凡江东豪杰名士四十余人都被委以将军、郡守等要职。陈敏此举显然是在拉拢江南士人之心,特别是像顾荣这样的江南豪门士族。
顾荣出身于传统江南大族吴郡顾氏,是前吴国丞相顾雍的孙子。司马炎统一中国后为了拉拢江南大族和士人,征召顾荣进京做官,官拜尚书郎、太子舍人、廷尉正等职,就是廷尉的副手。‘八王之乱’进行得如火如荼时,顾荣先后效命于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长沙王司马乂和成都王司马颖,但不管谁上台都对顾荣效力前主不予追究,反而还任命他新的官职。等到司马颙挟持晋惠帝进入长安后,又征召顾荣为散骑常侍。但顾荣见中原动荡,不想应召,而是回到了家乡吴地。司马越在徐州起兵准备迎惠帝回洛阳时,就任命顾荣为军谘祭酒。贺循出身于会稽郡贺氏家族,是前吴国直臣贺邵之子,贺邵为孙皓枉杀。贺循有其父之风,节操高尚。陈敏征召贺循时,贺循推脱自己患有脚疾,装疯卖傻得不予应召,陈敏只得让顾荣兼任丹杨内史。周玘则是前东吴名将周鲂之孙,晋国名将周处的儿子,周氏家族在江南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周玘谨守家风,一向精忠报国,在平定石冰的叛乱中立下战功。现在陈敏征召周玘,周玘不愿与叛臣为伍,也推脱有病,不去上任。这下惹得陈敏有些恼火,这帮南蛮子咋有点不识抬举呢,如果终究不能为己所用,不如干脆杀掉算了。顾荣见状马上出来劝谏,说陈敏韬略神武,有孙武、吴起的才干,应该团结江南有才之士,令其各尽所能,则大事可成。陈敏以为顾荣是真心帮助自己,其实顾荣只是为了保全家乡父老和江东俊杰。之后,陈敏对一众江东的豪杰名士十分礼遇,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甘卓的女儿为妻,两人因此成了亲家。于是众人表面上对陈敏表示接受,应该是顾荣私下里也做了工作的。永兴三年十二月,即公元306年年初,陈敏自觉一切准备妥当,遂正式举兵反叛。陈敏指使手下推举其总督江东军事,自封大司马、楚公,还给自己封了十个郡,加九锡,位列上尚书。陈敏敢给自己加九锡,反晋之心已是昭然若揭。扬州刺史刘机、丹阳太守王旷等人见陈敏的势头如此凶猛,吓得都弃官逃命去了。陈敏命自己的一个弟弟陈恢率领钱端等领兵向南进犯江州(今江西、浙江、福建一部分),江州刺史应邈逃奔弋阳(今河南潢川县)。陈敏谎称奉诏,将从沔水、汉水北上迎接皇帝,于是命又一个弟弟陈昶领兵数万据守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陈敏还有个弟弟陈斌同样领兵向东,攻克了江南诸多郡县。至此,在陈敏四兄弟的驰骋纵横下,吴越之地尽数归其掌控。就像三国时期的东吴那样,陈敏也准备体验一把吴大帝孙权割据江东的感受呢。
这时的中央政权还在河间王司马颙手中,因为东海王司马越已经宣布起兵讨伐,司马颙有意与崤山东部联盟和解,没想到陈敏又在江南宣布自立。司马颙为了维护朝廷正统,当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地位,遂决定,出兵讨伐陈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