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常备军(2 / 2)李世民问我要不要接班首页

李承乾起初只是惊异于李愔对下情有如此精微的了解和过人一筹的见识,但越是听到后来,他是越听越心惊,越听越惶恐,光这一番剖析与论断,就足见六弟的见识和眼界就远在自己之上了,自己都能听的出来,父皇岂不是更心如明镜?

长此以往,自己岂不又多了个威胁?虽然这老六不过是庶出,但奈何他乃是炀帝的外孙,论出身贵重,并不比自己这个嫡长子逊色,更何况,老六还这么年轻,今后若能得到高人指点,再向老四那样广置羽翼,那岂不是下一个老四?不,怕是要比老四还要难对付。

李泰则是另一番心思,他此前对李愔种种胡作非为,是有耳闻的,但现在看来,这老六正是由于在市井中沉浸久了,才对下情有这样细致的了解,才会对府兵之弊有这样独到的见解,这个兄弟不可小觑,这份才学和天份,怕是比自己也不差多少,如果能将他收入袖中,那将来扳倒太子,就更有把握了,但怎么才能让他甘心归附于我呢?

两个皇子,各自盘算着,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宰相则又是另一番心思,他们早已习惯了的通盘考虑问题,废府兵建常备军之言,不仅新奇,而且真真是高屋建瓴,目光长远。

李勣微微偏头凝视着李愔,他既是老行伍,如今又转为文官,成为一方牧守,此次被急召回京,本以为是命他带兵出征的,没想到今日朝堂上居然见到了这一幕。

这六皇子侃侃而谈,既将府兵之弊分析的入木三分,又大胆的提出募兵,建立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这见识、这眼界、这天份,真真非常人所能企及,果然不愧是三姓帝王血脉于一身的真龙种。

是真龙种总会发光的,李勣暗暗打定主意,以后一定找机会多跟这位六皇子接触一下,看看他到底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只喜欢说大话哗众取宠。

李勣从前多少听过些李愔的良(臭)好(名)口(昭)碑(著),可是今日一见,他倒是有一种隐隐感觉,李愔此前重重不堪与劣行,恐怕都是被人刻意渲染加工加了料的,甚至有一些可能压根就是被无中生有编出来的,毕竟他是炀帝的外孙,大唐的御史和文官们对他有天然的抵触和反感。

那些御史们最擅长的也就是将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限放大,好显示他们有事可做,没有白拿朝廷的俸禄。

房玄龄也偷偷看了李愔两眼,此前他已经受过李愔的恩惠,正是李愔在皇帝面前多次说好话,自己才得以官复原职,不过那也只是让房玄龄认为李愔有情有义,因为跟房遗爱志同道合才爱屋及乌得,今日朝堂之上,房玄龄才发现李愔的见识和眼界不仅远超常人,就连自己也望尘莫及。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这远见卓识,这开阔的视野,不仅冠绝诸皇子,就连当今皇帝也没有这等的见识。

房玄龄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点可怕,赶紧收敛了心神,提醒自己不要再乱想了。

长孙无忌目光阴冷看了眼李愔,又偏头看向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