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常备军(1 / 2)李世民问我要不要接班首页

“常……备……军?”李世民着实被这个新鲜的说法震撼了,但他不愿意显露出来,所以故作淡定的说:“这也不是什么新奇事,北衙元从禁军,就是朝廷的常备之军,你这不过是老生常谈。”

李愔说:“北衙的父子兵,父老子代,忠诚自不必说,但如今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兵,上了战场怎能有年轻人勇猛?”

“儿臣所谓的募兵,只招募精锐的青壮年,二十岁入役,到三十五岁便除役退伍,朝廷给一笔丰厚的退伍费,让其能过上小康生活,所以这支常备军永远都是年轻的精锐为主,不会出现年老不堪一战的局面。”

李世民眯着眼睛,十分郑重且认真的说:“你算没算过,如果由朝廷来养这样一支常备军,除了将士的军饷开支,兵器、弓弩、甲胄、马匹,一应所有开销,都需要朝廷来负担,这是多大一笔支出,朝廷一年要花多少钱粮?”

李愔暗道,老李这你就有点不讲理了,我只是提出大政方针,总不能啥活都交给我干吧?算账的事你找兵部尚书和民部尚书去:“儿臣并不曾在兵部与民部历练,不知道兵部采购这些东西成本的是多少,所以未及细算。”

李世民没再说话,他这几天不断被自己这个老六震惊,这儿子原来只是一味地骄纵胡闹,李世民原来也是打算将他远远赶到蜀地,眼不见为净。

可是这两天老六却如同换了个人,封建诸王之事,反对御史监军之事,还有今天废府兵、行募兵之事,都是以小见大,且能举一反三。

尤其是今天这事,李愔能从吐蕃的战事上考虑到大唐整体的兵制,这份见识,这份眼界,就算是当朝宰相,也没人能及得上。

难道这些话,是他今天去李靖府上,李靖交给他的?毕竟昨天李靖可是说要传他兵法呀?

李世民想开口问,但还是忍住了,李靖收自己儿子做徒弟这种事,还是不张扬的好,毕竟下面站着的那个侯君集当年就曾多次求李靖传授兵法而不得,所以李世民临时改口道:“蜀王的话,你们有什么要说的,现在可以畅所欲言了,朕提前说好,只说政务,勿生意气。”

李世民问完,没人站出来说话,大殿内保持着出奇的安静,因为不光是李世民,在场所有文臣武将都已陷入到深深的震撼之中。

李愔对府兵制的种种弊端的拆解分析,真真是敲鼓入髓洞若观火,张亮、李道宗、薛万彻这些带兵多年的老将,除了震撼,更多的是纳闷,这些事,一个皇子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仅是武将,殿中另外两位皇子心中此时更是波澜起伏,五味杂陈。

太子和李泰都微微偏头看向李愔,但心思却颇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