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有朕当年的风采(1 / 2)李世民问我要不要接班首页

此时长孙无忌似乎明白了什么,难怪房玄龄让他儿子整日跟蜀王在一处厮混,原来这老狐狸早看出六皇子见识卓远,绝非池中物,让房遗爱接近蜀王,这他娘的是两头押宝啊。

房玄龄自己紧抱太子的大腿,表面看起来像是铁杆太子党,但却让他儿子假装成败家子,偷偷去烧蜀王的冷灶,真是老谋深算啊。

长孙无忌对太子和魏王的明争暗斗,一直保持中立态度,因为不管太子和魏王谁笑到最后,那都是他的亲外甥,将来他长孙家仍然是头号外戚,能长保富贵,但这李愔……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又偷看了一眼李愔,目光已经从阴冷变成了狠毒。

李世民见无人说话,便淡淡的说:“既然你们都不表态,朕也不逼你们,今日蜀王所提之事,你们回去也好好想想,朕也要琢磨一下,不管朝廷废不废府兵,蜀王说的那些龌龊事,那些龌龊官,朕是不能忍的,御史台要好好访一访,各位大将军好好查一查,尚书省督促各州府县自查反省,有没有耽延拖沓之事,好了,都退下吧。”

众臣纷纷退下,李愔犹豫着,缓慢的迈步,该怎么留下呢,他可是来要钱的,刚才那番装逼只是无心为之,正琢磨着,听丹墀上李世民说:“老六,你留一下。”

待殿中之剩下父子二人,李世民走下丹墀,目光深沉的看着李愔:“你今天去李靖府上了?”

“没……有啊。”李愔觉得奇怪,皇帝怎么忽的巴的问起这个了?但略一思忖,李愔明白了,自己刚才说的问题太深刻了,提出的解决方案又太超前了,李世民不相信是自己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提出来的,还以为那是李靖教的。

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存在,人会自行进行脑补,凡是经过的见过的,经过一番推敲思考之后,大脑会自动推算出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身经历过的残缺部分。

而李世民现在就自行脑补了一个结论,李愔这些高见,都是李靖今日教的,李愔回来现学现卖。

听李世民提到李靖,李愔刚开始还有些懵,但随即想到,这他娘的是好事啊,自己提出的这些事,若是完全出自一个毛头小子之口,李世民或许不会太当回事,但若是李靖所说,李世民必定会认真考虑,听从的概率还会高些。

况且这么承认了,自己也就不必琢磨该把这个功劳算到谁头上好了,那个狄知逊倒是个人选,但他那么年轻一个进士,怎么可能有这样超前的见识,将来父皇一问,多半也要露馅,此刻自己不需要做过多解释,只要半推半就的认了,李世民就不会怀疑了。

想到这里,李愔故意露出一副被看穿的神色,笑嘻嘻的说:“什么都瞒不过父皇,儿臣今日确实去打了照面……嘻嘻……不过卫国公特意交代儿臣,儿臣去的事不必特意跟父皇提起。”

李世民果然不疑有他,语气平静的说:“你刚才说的那些,都是李靖那老货跟你讲的?”

“有些是,有些不是……”李愔故意迟疑了一下:“有些个地方州县怠慢阵亡府兵,还有将领为了贪墨故意折磨府兵致死的事,儿臣在市井之中也曾听过。”

“募兵的事,也是李靖提的?”李世民语调依旧柔和,但却多了几分深邃。

“他跟儿臣讲了历代兵制,又分析了周隋和本朝府兵渊源和利弊。”李愔只得将慌撒下去,还要尽量撒圆。

李世民皱眉:“这老货,朕以为他会教你兵法来的,没想到第一天就教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