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宇疑心是有考生舞弊被发现了。
舞弊,包括任何通过非正当形式来进行答题的行为。
受人性各种阴暗面如逐利、好面等驱使,舞弊现象自乡试制度实施以来,层出不穷。
乡试制度创始于隋国,此后被各国所采纳。周国建国时,施行宗法制,也就是依照血缘关系,由圣位赐予灵力。
汉国建国时,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后者是汉君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再根据人选由圣位赐予灵力。
魏国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圣位赐予每一品的灵力都不尽相同,一品人才甚至可以直接到达二境。
但此法效果欠佳,人们发现,得到的灵力更多,反而只会揠苗助长,导致那些一品人才终生止步二境,因此此法废除。后来,九品用于表示各国官吏的层级。
虽然不依靠圣位也可以踏入修炼道,但是难之又难。当初炎帝将修炼之法普传四方,最终成为修士的人也少之又少。因此,依靠圣位成为修士,才是世间第一正道。
而不论是宗法制、察举制还是征辟制,在后来都导致了“世家皆修士,寒门无人修”的割裂局面,修士的名额大都被世家和豪强所垄断。
隋国吸取教训,首创乡试制,综合文赋两试,可以对所有人都进行较为公平的考察。
世家子弟的优势在乡试中仍存,因为家族资源丰厚,他们读的书往往比寒门子弟多上不少,因此在文试中往往由世家子弟夺得甲第。
但是如范仲淹般的寒门子弟,若是舍得下大功夫,自然也能出人头地。
而赋试则是完全考验个人天赋,不论出身一律平等,除非家族肯下血本购来世间罕有的神药改良体质。因此有不少武修出身寒门,在赋试上一鸣惊人,命运因此大变。
但不论怎样,乡试对于“公平”无比看重。
在乡试最开始推行的时候,还不是由圣位来担当考官的,考生可以将小抄缝在衣服夹层,放在装食物的盒子里带入考场。那时候的众圣经典还没有现在这般繁多,因此往往能押中几题。
后来舞弊现象越演欲烈,严重到甚至能贿赂考官,直接获得原题。
以至于在某县的一次乡试中,千余名考生中,只有寥寥几十人没有舞弊。事情爆出后,震惊朝野,连同考官在内的负责人尽数被诛。
自那以后,圣位才开始任考官。
圣人俯察天地,圣威之下,直接杜绝了所有夹带小抄的舞弊行为。因为圣位发出的开考指令,除了表示可以动笔答题,还可以借助各国国力,监察所有考生。
哪怕他的小抄藏得再为巧妙,都难以逃脱圣位之察。
除此之外,考生不允许携带任何东西进入考场,所需的器物、饮食都会统一发放。
但百密之中,难免有一疏,圣位也做不到长时间监察如此多的考场。因此还需要人员巡视考场。
那脚步声越靠越近,没有丝毫远去的迹象。
很快,一人闯进了方宇的房间命令道:
“经过查证,我们认定你有舞弊行为。”
“放下笔,交出身上所有东西,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