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少年(三)(2 / 2)天下之结首页

杨青山道:“兄弟真是过奖了,自长江帮成立以来,沿岸百姓的日子确实较以前安生了许多。不过要想天下真正的太平,还是要靠你们读书人。不觉间杨某已与小兄弟聊了一路,却还不知兄弟的姓名,还请告知杨某。”

周允道:“在下姓周,单名一个允字。”杨青山道:“是哪个‘允’字?”周允道:“是允诺的允字。”杨青山笑道:“真是个好名字。哪像我父母,因为长在山里便给起了‘青山’二字,真是一股俗气。”

周允道:“南国有杨,生在青山。杨大侠的名字也是出类拔萃。”杨青山笑道:“周兄弟果然张嘴就是学问,快快告诉我这是出自那本书,日后杨某与人介绍姓名时正好用上。”刚才那句话其实是周允现编的,压根没什么出处。周允便挠头笑道:“这句话不是什么书上的,是我临时想出来的。”杨青山举起手掌拍了几下,道:“周兄弟果然文采非凡,杨某甚是佩服。”

周允得了大人物的夸奖,开始不好意思起来:“杨大侠过奖了,其实我在读书人中算是平常水平。远不如杨大侠在江湖上有名。”杨青山苦笑道:“兄弟有所不知,这江湖上的名声其实是个拖累,你的名号越是响亮,就有越多的人都对它虎视眈眈。不像你们读书人,所有学识都藏在腹中,无论何人都夺不走。”

周允听完杨青山的话,隐约推测出他选择退隐江湖似是无奈之举。所谓打天下易,安天下难,或许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周允与他只是萍水相逢,也没必要为他想些对策,于是跟着附和了几句。杨青山见周允对此事似懂非懂,便转聊起江南的风土人情。周允正好对这些很感兴趣,两人便你一问我一答的聊了起来,不一会儿便到了江州岸边。

靠岸之后杨青山给周允指了指府衙的位置,然后说他要去浔阳楼赴个江湖朋友组织的宴会,就不再相陪。周允正好也不愿与其有太多瓜葛,便爽快地告辞。

江州城比那应天城还小上一圈,周允沿着城中正道走了不远,很快便找到了府衙。不过府衙门口并未张贴告示,周允只好向门口的守卫询问如何报名。不料那侍卫竟然不知道此事,需要回府衙里去问问。

侍卫出来后带来了一个让人失望的消息:州试报名早在两天前就结束了,再过四天就要举行州试。虽然这事早在意料之中,周允得到后还是无比失落。刚才船夫说报名还剩最后一天时,他还兴奋不已,现在看来定是那人记错了日子,害的他空欢喜一场。

每年都有春夏秋冬,每月都有月缺月圆,每天都有日出日落。但科举考试每三年才有一次,错过这次就要再等三年。周允便自我安慰道:反正这次准备的不够充分,再回家磨练三年,下次争取来个连中三元。

周允只好在这江州城中随便转了转,由于心中被事情压着,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无趣。转念道:与其在这瞎耗时间还不如先去德安把那户籍迁了。周允便向路人打听了下去德安的路。谁知一连问了几人,都不大会说官话。这几位百姓无比热情地指点了半天,周允还是没有听懂怎么走。最后他只好找家人多的客栈问了掌柜,才知道了去德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