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不差。大唐本是一代盛世,可惜却受藩镇割据影响,国力日衰。自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止,百姓民不聊生。后黄巢、王仙芝等人起兵反唐,唐王朝便愈加衰弱不堪。
黄巢的部下中有一人,姓朱名温,此人是个反复无常之人。朱温见李唐势大,黄巢的起义军兵势虽盛,但终究无法与李唐朝廷抗衡,于是便寻个机会投降了朝廷。唐僖宗为褒奖其行为,为其赐名“朱全忠”。
这朱全忠虽然名为“全忠”,可“忠”字却是半点也谈不上。他先是谋害掉昭宗皇帝,后更是逼迫哀宗退位,自己做了后梁的开国皇帝,此后数十年便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有一人生于洛阳,此人便是赵匡胤。传说他出生时红光满屋,体有异香,因此他还有个小名叫“香孩儿”。或许真的是冥冥之中注定,这赵匡胤终结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建立了大宋王朝,正合了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要说“合”可也不全对,在大宋疆土的周围还有几股势力与之并存。北边有辽国,西边有党项和吐蕃,南边则是大理,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政权便不一一细说了。尽管如此,这中原毕竟也算大致统一了,赵匡胤的名字注定要流传千秋万代。
赵匡胤共有兄弟姐妹七人,其中长兄与五弟早夭,三弟赵光义被封为晋王,四弟赵廷美被封为魏王,此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这一年是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天上飘着小雪。晋王赵光义入宫面圣,赵匡胤忽然想起已多日未曾与晋王把酒言欢,于是便留晋王与之饮酒赏雪。
酒过三巡,赵匡胤对晋王道:“三弟,我从投入周太祖郭威账下至今,已征伐数十年。在你看来,功绩如何?”
晋王沉思片刻,感慨道:“圣上自从投军起,屡立战功,威震天下。后承天之命,得恭帝禅位,建立我大宋朝廷。继而攻后蜀,灭南汉,征南唐,一统中原。论陛下功绩,足可比肩秦皇汉武。况且此时圣上正当春秋鼎盛,以臣弟之见,数年便可一统天下,立万世之基。”
赵匡胤笑道:“哈哈,三弟过誉了,若论功绩,我或许不及秦皇汉武。不过自古以来帝王无数,能够及得上我的人却也没有几个。”
说完便为自己斟了一杯酒,举起来却没有喝下。沉默片刻后他说道:“我大宋刚刚建立,土地不及前朝广阔,许多中原土地还在夷狄手中。不过这些地方可不是我赵匡胤丢的,是他李唐皇帝送掉的,早晚我要全部夺回来。”说完一口将杯中之酒喝干。
晋王一愣,随即陪笑道:“圣上说的是。以圣上之能,想必朝夕间便可夺回李唐丢掉的土地。”
赵匡胤听后却摇了摇头,说:“此事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做得到的”,继而又问道,“三弟可知我下一步要对谁动手?”
晋王揣摩上意,试探着回道:“圣上可是要设法处置弥勒教?”
弥勒教最早于梁武帝时期创立,创始人傅大士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数百年来,不断有人自称弥勒降世,藉此造反。此教中历来高手众多,然而很多人都剑走偏锋,不拘一格,因此武林中许多人称之为“魔教”,而弥勒教中的教徒则自称为“圣教”。
赵匡胤笑道:“不错,我正是要灭了那弥勒教。一直以来,这群人总是不安分,说什么弥勒降世,普度众生,其实不过是干些杀官造反的勾当。我先为大宋解决内忧,再去处理外患。”
晋王忙点头,奉承道:“圣上说的是。魔教不知顺应天命,终究只能自取灭亡。”
月已偏西,赵匡胤对晋王言道:“夜已深了,三弟你不必回府,今晚就和我同榻而眠。自从登基以后,我们兄弟就很少像以前一样一起喝酒了,今夜我们恰好谈谈该如何处置弥勒教。”
晋王忙称是,随即唤来内侍,将圣上扶往寝宫。自己也袍袖一抖,带着几名侍卫跟随圣上而去。
片刻工夫后,几人来到寝宫门前,晋王令内侍扶圣上进去安歇,然后命自己身后的几名侍卫接替原本寝宫门前的守卫,接着便带着两名侍卫进入了寝宫。
赵匡胤让内侍倒了一杯茶,然后命他出去,自己则端着那杯茶慢慢饮用。正在这时,晋王推门而入,身后还跟着两名侍卫,其中一人白面无须,另一人则是个络腮胡子的大汉。
赵匡胤诧异道:“三弟,你带这两个侍卫进来做什么?”
“圣上不是要与我谈谈弥勒教吗?我今日带这二人来拜见圣上,正是为了弥勒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