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阅的过程并不是十分愉快,至少对于高光等三人来说,是这样的。
他们其实早有疑虑,并不觉得这种取才方式会有多大帮助,而且还容易惹出物议。
若是搁在太傅行台未走前,别说通过这项旨意,就是皇帝刚开口表达这个意思,便会有大队朝官站出来反对,紧跟着大叠上书就会摆在皇帝案上,朝野上下也会对此议论纷纷。
至于皇帝刚提出来时,他们为什么没有出言驳回,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确实太缺人了。
当然也有出于这是皇帝金口玉言的缘故。他们不是太傅,能乾坤独断,太傅刚走,如今洛阳留台,皇帝等于亲政,自己等人在皇帝第一项事务上就开口打断,实在是损其威仪,也太驳面子,恐生事端。
他们早从宣传高祖降世这些事情就看出,新皇虽不失智慧,但也有刚上手处理政事的稚嫩和急躁,并不是武帝那种宽和守成之君,也不是惠帝那样不慧,而是带有年轻人的锐气,勇气可嘉,但太容易剑走偏锋。
他们年龄已老,也到了荣养之年,之所以没有跟随太傅行台。一是抛家舍业不愿,故土难离;二是一把老骨头,死国死社稷则已。
皇帝既有中兴之志,自己就扶一把,尽尽余力。若事不成,就为国捐躯,当一回忠臣吧,青史也能留名。
所以他们虽没有拒绝皇帝的旨意,但也只是抱着打算陪着皇帝胡闹一场的心思,顺他心意。
不过自从中间出现了卢志这些甚有名望的人参与后,高光等人心态有些变化,私下交流,觉得此策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俱都燃起了一丝期待。第一关考核时,也主动进行了参与。
再加上皇帝陛下最后亲自出的那些题,品鉴之后,确实比较有可期待的韵味。
终于等到审阅试卷,高光三人便不告而来,相约走进东堂,向皇帝请示了一下,便一同加入审卷的行列。
司马炽很高兴高光三人能主动融入自己的举措,这显然是个好现象,值得他勉励自己。
堂中六人,包括司马炽,都对这试卷很是期待。
等小吏们将七十二人的答卷都一一搬进东堂,仔细码好放置整齐后,众人便迫不及待上前翻检起来。
答卷都用绢布包好封妥,上面缝上写着答题人姓名的纸条。
此过程是在现场一考完就进行的,并有司马炽及缪播傅宣二位尚书坐镇监督,还有答题人本人在场确认。后面还有司马炽出场,对答题人本人进行二次确认。
整个程序很是繁琐,但也让众人感受到了正式,以及皇意的看重。让他们顿时心生被重视的感觉。特别是一些寒门,当场就有感动流涕的。当然,是作秀邀名望还是真情实感流露,就不得而知了。司马炽也不会过问。
缪播傅宣也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这么讲究,但同样能感受到陛下的态度,尤其是他们一手操办此事,更是知道陛下背后出的力、费的苦心。
身为吏部尚书的缪播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众人首先把卢志等人的答案挑出来,一一摆开,然后各自选个钟意的进行拆开。
“卢子道的文章还真是不错。特别这个“封建、郡县二制并行之论”,数朝相鉴对比,脉络清晰,探本究源,又线引不灭,串成一珠,妙极啊!简直可自成一家,开新观史之派别。”
温羡扬起手中纸卷,朝高光笑道。他拿的是卢志的答卷。通篇行文老辣,观点新颖,读之着实让他心旷神怡。
高光点头笑着,“卢子道经儒世家,家学渊源,可以想见。”又指了指自己手上的答卷,是卢谌的,“这卢家大郎的答案也挺不错,想必不逊色于其父。年少锋芒,一腔热血,字字含情,观之,徒觉吾老迈不堪,雄心已失。这卢氏后继有人呀!”
两人随即探头,相互指出并交流着自己对手里文章的评点之处。
“温司徒,尚书令,可以看看这个。”两人正交流着,旁边傅祗递过一沓纸张过来。
高光见傅祗脸色有点慎重,不由好奇,接过来定睛一看,落款是王尼王孝孙,答的题目则是“王莽新政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