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态度,得到不少朝廷大臣的响应,朝中看江伯尧不顺眼的一些大臣首先站出来检举江伯尧。接着,他们便联合上书,列举江伯尧的罪状,把宋仁宗御旨中提出的问题统统归罪于江伯尧,主张给予严厉制裁。可江伯尧毕竟为官多年,门生遍布朝野,在朝廷中根基甚稳。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也联合同僚据理力争。
以往宋仁宗对弹劾江伯尧的奏折,都是置之不理。可这次,他铁了心要把位高权重又有罪行过失的几名大臣严惩不贷。
慕怡衣心里清楚,皇帝最憎恶的就是臣下结党营私的行为,最不满的就是臣下权倾朝野的在握大权。没人能抵挡得住对“权力”的渴望,更何况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江伯尧,偏偏二者兼之。加上为官多年,必定不会一直清明廉洁数十载。
果然,宋仁宗看到时机已到,几天以后,就下令将江伯尧关系密切的大臣们革职拿问。
接着就委派大员,调查江伯尧的种种罪状。同时,凡属江伯尧的庄园财产,全部贴上封条,进行查抄。
这时,江伯尧的同伙及党羽们也惊慌失措。那些人见风向不对,也看出皇帝这次是有心要将权力全部集中收归到自己一人手中,他们为了力求自保,避免自己受到牵连,便临阵反节,纷纷反戈一击,揭发江伯尧的罪行。
至此,已然是“树倒猢狲散”了。
宋仁宗指令王公大臣联合审讯江伯尧,促其交代罪恶。他还亲自审讯,责问道:“你家中盖楠木房屋,木材是否自宫中窃出?”“江府有几处房屋均照皇宫大内的式样,是何居心?”
江伯尧不得不据实回答:“楠木是下臣自己买的,曾派遣宫中太监画下图样仿造,所以与宫中一样,其中府内几处摆件系由宫中太监相赠,臣下真不知是否窃出。”
慕怡衣突然想起父亲曾提到过,他和慕君衣曾应江伯尧之邀,前往江府赴宴,而用餐的“水云阁”内金碧辉煌,甚是奢侈。
父亲回到家里后连连叹气,“江起云刚出生时,我曾携厚礼,登门祝贺。当时见婴孩眉目清秀,甚喜不已。恰逢战乱频发,政局风谲云诡,望他将来能平安从容,开朗大气。"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故提笔写下"江起云"三字。当时,对于慕维成为自己儿子所起的名字,江伯尧甚为得心。还在"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中,取"水"、"云"二字,将所住的小阁楼命名"水云阁",以此纪念慕维成的赐名,也希冀彼此的友谊能够天长地久。那时的江伯尧是一名地方小官,为官尚且清廉。可是这些年,他从官至御史中丞,到了如今掌管军机的枢密使,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江伯尧的官,是越做越大了。可是,彼此间的友谊,倒是越来越淡了。平时酒杯往来,如兄若弟。一遇虱大之事,才有些利害相关,便而我不相顾。真真是,人情似纸张张薄。如今再看水云阁的造型装饰,已然不再是当初的水云阁了。房子变了,格局变了,人心也变了。”
......
慕怡衣回过神,听昭锦继续往下说。
......
宋仁宗又问:“你身为枢密史,在军需军备上有没有以次充好,贪污受贿?从你江府的水云阁里搜出来的珍珠手串比皇宫的还多几倍,你拥有的宝石比内务府的多,这些岂不是你贪盗不洁的证据吗?”
宋仁宗还问到江伯尧将公使钱私入囊中,指使手下官员苛征税赋,擅坐椅轿出入皇宫,与辽国前勇毅王耶律寒光私下联络通敌叛国等罪恶,江伯尧皆一一招认。
“与辽国前勇毅王耶律寒光私下联络,通敌叛国?”慕怡衣诧异,“皇上是怎么知道的?”
“我问过我爹,我爹听闻宫中传言是有人密告。至于是何人,就不得而知了。”
宋仁宗还提到,自己为皇子时,尚且捉摸不透先皇宋真宗的立储意愿和太子人选,那时江伯尧已知晓了内情,并将先皇立储的太子人选透露给了他。此举原是江伯尧刻意巴结讨好之行为,如今皇上却将此举列为了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