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虽然还很早,太阳都还没露出头来,可是码头上却是人声鼎沸。
河内县和外界流通的财物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九鼎渡的码头来吞吐的。
毕竟,现时的陆路,费时费力,还不能大规模的运输,只有水运省时省力,大规模的运输只有走水运,才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
码头上,有运输粮食的,有外运瓷器的,还有些运输食盐的商家,也有走亲串友的行人,以及搬运货物的苦力,真是车水马龙,热闹异常。
据崔植来信说,他托运五万银两的货船是一条“万石船”。
所谓“万石船”,就是可以载重一万石货物的大船,一万石相当于近五百吨了,这在此时已是相当大的船只了。
周少飞炭场的石炭平时走的就是这种万石船,不过外运的石炭每个月只有一次而已,有时候还不一定能装满。
因为周少飞每月挖的石炭,平时基本上在河内县就销售一空了。
只有每月运往京城的岁课额,才会使用这种万石船。
入冬前后,周少飞的炭场才会大量使用这种船,据周少飞的估算,到时候每日出产一百万斤的石炭,刚好够每日一条万石船来运输。
周少飞带着人马在码头等了约半个时辰,一条大船出现在众人的眼里。
与运输石炭的货运万石船不同,这是一条客货两运的万石船,那万石船船形圆短,船身长约七八丈,整条船看上去就像三间大屋装在这船上一样,上面是客房,下面才是货舱。
上下三层的客房内装饰华丽,登降用的是木梯,随着大船的靠近,船身上成排的钉帽清晰可见,可以推测此船的牢固。
大船靠近码头,缓慢的停了下来,待船上的船夫抛下四爪铁锚,一个穿着青色布衣的年轻人从船上跃了下来。
周少飞仔细一看,这个年轻人好像在哪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
“周都头,小的给你请安了!”那年轻人来到周少飞跟前,毕恭毕敬道:“小的崔峰,代族叔崔植向周都头问安!”
“原来是崔峰兄,崔员外身体可还安康?”原来这崔峰正是前些日子随那崔植一起来过周少飞炭场的一个随员,怪不得周少飞看着是如此眼熟,却偏偏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只是没想到,这崔峰竟是崔植的侄儿。
“托周都头的洪福,族叔一切安好!族叔一到江南路,就立刻筹集银两。
半个月前,族叔将筹集齐的五万两银子托付于小的,让小的带了十来个护院教头,一路不敢耽搁,护送银两安全来到此地,总算没有出什么差池。”那崔峰长出了一口气答道。
“辛苦崔兄了!”周少飞道。
“周都头客气,请周都头随小的来,清点一下银两的数目,小的好向都头交差。”那崔峰说道。
周少飞带着林浪,随着那崔峰来到大船的货舱。
货舱里的光线有点暗,有六个护院教头在那里盯着,见那崔峰带人下来,忙闪到一边侯着。
五十个贴着封条的黑色箱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货舱的一角,崔峰命令道:“把箱子全打开!”
那几个护院马上动手,一个一个的把五十个箱子的封条全揭下,打开箱子,白亮亮的银子显露了出来,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周少飞把银两全清点了一遍,整整五万两,每个箱子里装有一千两白银。
眼前这么多的银两,普通人一辈子也未必见过,周少飞只是淡淡道:“银两确是五万两,多谢崔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