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抱著我的脖子,唱了几分钟的神秘歌谣之后,她那嘹亮的歌声终于渐收渐止,最后把她那红扑扑的可爱小脸蛋,斜靠在我的肩膀上,再次沉睡入梦,一切恢复了正常。
我把双管猎枪放到肩背上的枪袋中,抱起点点,对众人说:“事不宜迟,抓紧时间进骷嶻米尔神宫,虚掩石门背后应该是最后一道玄关。”
路上安洁问我,这条山谷沿线的地理形势,跟风水格局并无对应之处,你是从何得知,那道天然巨石门之后,便是骷嶻米尔的最后一道玄关。
我告诉她但凡地脉,不管有多复杂,都有个穷尽耗竭的极限,正所谓“形势盛极格局必衰。”这是由于自然造化之功所致,帷幄观脉不难做出准确的判断。骷嶻米尔的经络延伸到此地,已经逐渐露出许多人为的痕迹,说明形势凝聚,格局成形。
这种地底下的山裂走向,同气脉形象学有很大的关联,但是并不属于伏羲八卦以及周易所涵盖的风水寻龙范畴,自然就跟寻常的风水格局没有对应的点位。
逆地经象轮却反其道而行,因为能保存数千年而不易布局易者换也,而且不遭破坏的地理形势,往往要通过“逆向”的方法才能寻得到走向痕迹,继而定出“格局”点位。丞龙诀即是破解此道的另一门“分脉定宇”之术,与人们熟知的风水分属背道而驰,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可惜逆地经象轮出自神秘的幽兰女国,她们为避世艰险销声匿迹,藏匿极深,连同这门高深的地脉之学也几乎失传,就更别提得到同道中人的认可,广泛运用了。
安洁和安娜贝拉听我说的头头是道,不禁频频点头默认我所言非虚。只不过她二人对华夏的风水文化,只知其名而不晓其意,只能我说什么便是什么,况且风水晦涩难懂,能精通全卦的人,世上只怕也屈指可数。
葫芦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有口无说”,便趁机附和道:“两位安老板,这回知道地官惊世骇俗的手段了吧。要说到逆地经象轮,天下之间恐怕无人能出默默左右了,往后要寻找什么古墓遗址,不妨就找我们三兄弟,绝对让你们觉得物超所值,不虚百行。”
我谦虚道:“逆地经象轮,我到现在也只能推演到九百九十九道,更深层次的就要对自然万物的运行法则有所了解,融会贯通,方可行之有效。我资质浅薄,实在难以领会到其中的奥妙了,不过眼下对付骷嶻米尔绰绰有余。”
不语思考片刻,启口说道:“地藏移位,移的恐怕并非地脉,而是星月……”
说著话,迈步来到了巨岩夹门的关口所在,我对不语说:“蚊子所言甚是,地脉岂能轻易撼动。地藏移位,说的是由于地底形势的走向发生变化,与之对应的日月星辰便相对错位的情况,此地虽然受地质作用形成罕见的地下山谷,其实格局与天星的布置顺序十分相像。”
众人听我一说,便都举目观望四周环境,跟那明楼废墟的位置和山谷的走向一对照,他们不禁异口同声的脱口而出:“七星移珠……”
为何说是“七星移珠”,而不是人们普遍认识的“北斗七星”,其原因是此地少了一颗星位,理论上根本就同北斗七星没有任何的联系。丞龙诀按照点塟点位顺序,虚化出另一个星云布置图,就叫“通古地星”。
这类虚化的点位用“星点”来表示,而非天上所指的璀璨星宇,一共分为“移七星畧”和“撼九星恈”两大类,七和九换算推演,可得出无穷的布置顺寻,我们目前所遇的即是少了一颗星位的“移七”之局。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很多人都视发光物体为神祗,尤其星辰日月更传为神话,是吉兆的象征。那些宏伟的楼宇建筑和古墓陵寝,大都和星宇有关,甚至建造时也参考了星位的顺序和走向,依此来定位和测算、规划布置。
天星绝大多数可视为固定不变,而那些由于参照物变化发生移位的,在地官口中则称为“地星”。古人经常把流星当做不详的征兆,这些星宇坠地之后,究竟去了哪里,古人普遍认为是化入了地底,以撑起人类赖以生存、依以立足的地脉,生人万不可进入这样的“埋星之地”。
始于秦汉的“薨宇地官”,早就对这些落到地面的星宇展开了研究,史籍中也不乏有过这类的记载。直到唐末的神女木萨出现,她才为这类“飞移流星”正式命名为“地星”,一并纳入逆地经象轮其中的“星脉分术”一支,以此问卜天下苍生造化,实为大智大慧雄才伟略,无人可及。
地星聚落之地,意指地脉紊乱之所在,同时也是一种储存于地脉深处中的“无量宝藏”,在后续的传说中,巫官出身的黑巫大祖,便由此把木萨称为“地藏”,由于她的逆地经象轮包罗万象,涵盖寰宇,天下间绝无仅有,故而得名“世尊地藏”。
抬头观望著巍峨高耸的两道垂直巨岩,安娜贝拉问我:“默默,照如此说来,石门背后的景象你大概也略有所知了。”
我默默点头说道:“地星经脉实为藏头露尾之局,形显而势灭,势灭处即是正宫所在。明楼废墟为终业风水中的点塟位,牌坊为门户,气脉流转偏向极地风水中的点塟位,倘若我算无失错,石门背后应该是一座进行某种祭祀仪式的宫殿……”
葫芦极为诧异:“祭祀宫殿?不会吧,若是宫殿不就到了骷嶻米尔的底端了,再怎么看,石门背后都不像是那副移动神棺的埋塟之所啊。”
不语目观石门夹缝的黑暗处,冷冷的说道:“是不是真如默默所说,进去一看便知。”说罢,率众走到了巨岩的底下。
这两道巨岩黑漆漆的,表面相当平整,一左一右错开一米来宽,露出一线绝高的幽深夹缝。到了近前,轻易就能感觉一股冷风不断从石门缝隙中扑出,看来里面空间还不小。
大伙在石门前的凹陷地带稍微检查了一遍,周围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的窟窿暗洞,石壁上也并未刻有我们以为会出现的字迹和浮雕壁画。想来这两块壮阔的巨岩就是自然之功造就,经过沧海桑田的磨蚀,原始相貌仍保留到了现在。
那老先生扶著胸口说道:“老朽虽然难以用受业之身判断里面有无邪祟藏身,但总感觉当中不简单呐,诸位千万要慎之又慎。”受业之身:有过世外邪气侵身的经历,在旄旌校尉口中就谦称为“受业之身“,而不敢说是“法身”与高辈贤能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