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韩信立为齐王,项羽兵败垓下(2 / 2)刘邦的选择首页

韩信还是不听。

蒯通数日后又劝:大事成功很难、失败却很容易,时机得到很难、失去却很容易。现在楚军败亡在即,有求于你,助楚是雪中送炭,必受项王依赖信用,机不可失。楚存,齐地亦存,要抓住时机出手。楚灭,汉王不日将加兵于齐,大王就危险了呀!

无论蒯通如何劝说,韩信终不采纳。蒯通一看这样,完了,既无功于楚,又背叛了汉,韩信还不听劝,自己将来何处存身?于是假装自己疯了,浪迹江湖当神棍去了。

项羽和刘邦还在荥阳一线苦撑着、喘息着,盯着对方的伤口,盼着对方倒下。

刘邦有一个极大担忧,自己的父亲刘老太公、妻子吕稚在项羽手中,如果项羽兵败,亲人定然性命不保,不如先谈谈,看能不能议和。

汉王派陆贾前往楚营沟通,项羽不听。

汉王寻访高人,有人推荐了侯公。又派侯公去劝说项羽,这次项羽同意了。侯公如同世外高人,淡泊名利,虽立下此大功一件,却不愿受封赏,告辞汉王,飘然远去隐匿于江湖之中。

楚汉双方暂且休兵,会盟签约。周緤以重信践诺闻名,汉王这边派出周緤出面赴楚营,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

九月,刘太公、吕后回到刘邦身边,一家人悲喜交加。

项羽履约,带楚军撤出荥阳,经陈郡南返。陈郡不通水路,只能陆路前行,每日行进缓慢。

为何楚军不走砀郡睢水通道?现实情况是走不了。

项羽屯驻荥阳,之前安排了两部守侧翼,东西向龙且守济水一线,盯防彭越、郦商、陈豨各部;南北向钟离眜守鸿沟一线,盯防吕泽、颖川各部。龙且大军开进齐地救援,顿时济水沿线成为郦商的攻击目标,靳歙、彭越部则沿睢水南下,对沿线陈留、雍丘、睢阳、下邑等发起攻击;彭城、下邳又被灌婴数次围攻。砀郡、泗水各地要么城破,要么孤城自守,楚汉势力犬牙交互存在。睢水一线虽省时省力,但已很不安全。十余万大军一字长蛇沿水路而下,要途径陈留、雍丘、睢阳、下邑等重要城邑,易被分部切割、逐点击破。即便到了彭城,又要面对灌婴等汉军袭扰。而陈地相对安全,有钟离眜部驻守;陈地再向南,则有周殷部接应。陆行虽远,但安全有保障,平安才是福啊。

项羽研判形势,决定走陆路,目标是南进陈郡,顺手将吕青控制住;再南下与周殷会合,平定淮南。以淮南、陈郡为根据地,再扫平淮北,东山再起、重头再来。

鸿沟之约已签,汉王刘邦想回师关中,休养生息,缓图天下。张良、陈平劝谏道:现在天下大半为汉所有,诸侯亦皆归附于汉。楚军士气低下,粮草不足,正是灭楚的最佳时机。此时不取,必有养虎之患。这意见非常中肯,汉军休养生息,楚军一样在恢复元气。天无二主,后面还得打,伤再受一遍,血再流一次,罪再遭一回,与其这样,不如趁形势有利于汉,咬牙坚持一下,一鼓作气将楚军彻底灭掉。

汉王再次振奋精神,下令,全体出动追击楚军。同时发使韩信、彭越、张敖、黥布等,令各部率军立即来陈地阳夏汇合,合力击项羽军。

汉王率大军一路尾随楚军到了阳夏,只紧盯却不打,他在等诸侯各军到来。然而,彭越、韩信未发一卒。彭越离得最近,先发使者来报。彭越使者说:彭将军回复大王,刚刚攻下魏地,魏地楚国残敌尚未消除,暂时不敢离开。

诸侯军不来,汉军仍旧尾随不去,楚、汉两军一前一后到了固陵。

钟离眜主力在固陵,早已备好粮草营帐以待。项羽与钟离眜合军一处,兵力大盛,休整数日,恢复元气。

楚军停汉军亦停,扎营严阵以待。

在楚军眼中,汉军虽长追尾随,但处于鸿沟以西,可认为他执行荥阳之约,要驱逐楚军出鸿沟以西。当然也可认为,汉已单方撕毁条约,随时将攻击楚军。项羽觉得汉大军长时间跟在后面是个隐患,决心打掉这个尾巴。于是率军对汉追兵发起反击。

汉军大败,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汉王愁眉不展,将张良请来商议:子房啊,如无韩信、彭越助战,灭楚难以实现。可韩信、彭越不听使唤,如何是好?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张良说:天下形势已定,楚军败亡在即,大家都想分战后果实,不来在情理之中。如果能与韩信、彭越等共分天下,达到各自的预期目标,韩信、彭越必然会到。

他们的预期是什么呢?张良继续分析:魏地现被彭越控制,数年立功甚多。以前魏豹在,所以汉王拜彭越为魏相国。魏豹死后、魏地无主,彭越也想称王,但陛下一直没有封,彭越心里没底。如果将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立其为王,其必然马上就到。至于韩信,张良说:韩信是楚人,一直想得到家乡的地盘。如果将陈地、泗水、东海各地皆给予韩信,韩信自然满意,必会领兵前来会战。

如果真如张良所言,彭越、韩信这做法与趁火打劫无异。

汉王明知韩、彭两位有要挟之意,但却一口同意。按照张良的建议派人出使韩信、彭越,又封王又许地。韩信、彭越果然马不停蹄引大军赶来陈地。

这些诸侯大佬、地方实力派一旦翅膀硬了,总会干出些让领导不痛快的事来,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要条件、开价码,就知道你不答应也得答应,不同意也得同意。这就是要挟,还不明说,而让人私下给汉王身边人带话。刘邦作决策评估的是客观形势,而不依赖于韩、彭道德水准。大争之世,拼的是硬实力,礼乐道德是软约束,该崩的时侯崩、该坏的时侯坏。汉王也好、诸侯也罢,如何选择、决策,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目标实现。

十二月,诸侯军大批到来,将楚军团团围困于垓下之地。韩信率主军会战项羽,首战不利,再战大败楚军。

楚军大势已去,营寨四面楚歌,项羽连夜突围弃军南逃。平明,汉王发现项羽已突围南窜,令灌婴率五千骑兵多路追击。汉骑兵追至乌江,发现项羽踪迹。

双方交战。项羽势单,力战不敌,自刎乌江边。

楚、汉相争落下帷幕,汉军全面胜出。大汉帝国的宏大叙事由此开启了新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