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姚 崇(2 / 2)沉唐序歌首页

通过这件事,看似表面上姚崇和宋璟因为密奏被贬官,还被李隆基出卖,可谓得不偿失,但实际上,这一次他的做法直接把自己推向了李隆基一方,同时还间接为日后替皇帝李隆基顶雷干当了替罪羊,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是讲人情的,这也为他今后的平步青云和大展拳脚奠定了基础。姚崇提出的“十事要说”,也就是十条关于治理朝政的意见,都是针对他所经历的武则天、唐中宗李显和让睿宗李旦当政以来的政治弊端而提出来的,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提出后唐玄宗李隆基也以一句“朕能行之”而悉数采纳,并对姚崇委以了大权,由此奠定了“开元盛世”开启的重要基础。

唐玄宗李隆基继任皇位后,对辅助他发动政变的功臣们大多进行了贬斥,这和姚崇也有很大的关系。姚崇在担任同州刺史时,张说曾因为两人之间的旧怨,唆使赵彦昭弹劾过他,结果姚崇拜相后,张说非常惶恐,怕遭到报复,于是便到岐王府中暗通款曲,积极疏通各方面的关系,以求得自保。有一天退朝后,姚崇故意落在后面,行走的极为缓慢,看上去仿佛是哪里不舒服,唐玄宗李隆基看到后赶忙上前询问道:“爱卿是不是脚上有了什么疾病,是不是疼通导致行动不便呢。”姚崇答道:“回陛下,我的痛是心里担忧,我的痛楚不在脚上呀!岐王是陛下您钟爱的弟弟,张说是朝中重要的辅臣,最近以来,他一直秘密出入岐王家中,张说巧言令色,恐怕岐王会被他所误啊,所以我很担忧,以至于在走路的时候心中都想着这些事。”李隆基因此将张说贬到了相州。

魏知古早年曾得到过姚崇的引荐,后来也和姚崇一起担任宰相,魏知古在朝廷上因为意见不同而对姚崇略有所轻慢,姚崇便开始排挤魏知古,让他担任吏部尚书,到洛阳主持选官,魏知古对此非常不满,姚崇的儿子趁机因为私事请托于魏知古,被魏知古报告给了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假意的问姚崇说:“你儿子才能怎么样啊?现在在哪?”精明的姚崇提前揣测得知了李隆基发问的心意,便回答说:“回禀陛下,臣有两个儿子,在洛阳任职,他们平时想做的事很多,但真的做起事来却又很不谨慎,马马虎虎,毛手毛脚的,还需要多加历练。臣早年曾帮助过魏知古,我想我不争气的儿子一定是借此向魏知古请托去了吧,臣的儿子不成器,日后臣定当多加教导,还请陛下放心。”经过姚崇对自己的儿子这么一番折贬,唐玄宗李隆基认为姚崇公正无私,而魏知古却是不明事理,有负于姚崇,便想要罢免魏知古的官职。姚崇说:“陛下,这主要是臣的儿子行为失检,扰乱了法纪,如果陛下因此罢免魏知古的官职,天下人一定会以为陛下您偏私于臣,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唐玄宗觉得有理,虽然表面上就此作罢,但最终还是找机会将魏知古贬为了工部尚书。此外唐隆政变的功臣刘幽求、钟绍京等人,也都因为姚崇的弹劾而遭到贬黜。

姚崇做了宰相后在京城长安没有置办住宅,一直居住在罔极寺中,晚年因为得了疟疾,重病之下一度卧床不起,唐玄宗李隆基得知后,每天派使者前去探望他的病情,关心他的身体情况,另外,每次遇到军国大事,都会专门派黄门监源乾曜去征求他的意见。后来,唐玄宗李隆基干脆采纳了源乾曜的建议,命姚崇搬到四方馆居住,并准许他的家属一同前往,服侍他的生活起居,姚崇认为四方馆存放有官署的文书,不是病人居住养老的地方,便极力推辞。唐玄宗李隆基说道:“设置四方馆的初衷本来就是为朝中的官员们服务的,朕现在安排你住进来,不是为你考虑的,你可不要多想,朕是真正为国家考虑的呀,如果可行的话,朕恨不得让你住进宫里呢,你就不要推辞了!”可见,到了晚年后,唐玄宗李隆基对风烛残年的姚崇还是极度友好的。

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想要封姚崇为太子少保,但此时的姚崇已经年老病重,也因此婉拒了李隆基的好意。开元九年九月初三(721年9月28日),开元年间第一任名相姚崇病逝,终年七十二岁,唐玄宗李隆基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八年后的729年,唐玄宗李隆基还是完成了自己之前被婉拒的一番好意,又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