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悲壮惨烈上甘岭(2) 坑道保卫战(2 / 2)不能忘却的197653首页

25日这一天,南朝鲜军不得不始终派出1-2个连的兵力牵制碉堡里的火力来保障主力部队对537.7高地的进攻,但这样无疑使得正面进攻的力量大为削弱。

就这样敌人折腾了整整一天,毫无进展,而志愿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听了597.9高地观察哨的汇报后崔建功高兴地说:“不管是谁打的,都应该授予特等功!”

他立即决定晚上派出通信员试图和碉堡里的志愿军联系,但敌人封锁的火力很猛,通信员牺牲了好几个也没把消息送过去。

这个位于敌人后方,被几千个敌军团团包围的碉堡就成了孤军奋战。

接到南朝鲜军的报告之后,美国人才终于认识到:在南朝鲜军进入战线时,自己的人竟然没打招呼就撤了,这才让中国军队钻空子白占了一个碉堡。

这个碉堡必须彻底毁掉,不然只要南朝鲜军一集结,就等着给人当靶子。

26日,美军集中炮火和几架轰炸机,开始重点攻击这个碉堡,碉堡不断中弹起火,碎石飞溅,熊熊燃烧,但南朝鲜军却依然不能接近碉堡。而在炮火的缝隙中,可以看到一共有五个志愿军战士的身影在闪动,同百倍于他们的敌军在作战。

前方阵地的我军也在豁出全力支援这个碉堡,因为碉堡的位置是固定的,45师的炮兵只要把炮弹往碉堡四周砸就可以了。

在45师的内部通信中,这个碉堡被称为“无名阵地”。

就这样,以“无名阵地”为圆心就形成了一个“火圈”,南朝鲜军除了和碉堡里的志愿军死磕的同时,还要随时提防抽冷子打过来的迫击炮弹,进攻的效率低得可怜。

这天,这里的战斗,几乎比正面战线更加激烈。南朝鲜军穿着墨绿色军装的尸体从碉堡周围铺开,从空中看去犹如一朵巨大的、墨绿色的死亡之花。

10月27日、28日,围绕着碉堡的激烈枪炮声依然连续不断,美军把重磅炸弹换成了燃烧弹,想要用高温把碉堡里的人活活烤死。

这一招十分狠毒但也见效,因为碉堡的混凝土钢筋并不隔热,里面的幸存者不得不离开碉堡,和围上来的南朝鲜军打起了白刃战。

就这样,区区几名志愿军勇士据守碉堡和成千倍于己的敌人打了四天四夜,这是十分关键的四天,因为南朝鲜军对我军正面的攻击严重受阻,让45师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喘息的机会。

坑道作战是上甘岭的关键,而美韩军进行反坑道作战,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是最重要的。

武器,普通的步兵武器就够了,炸不掉坑道,炸毁或封住坑道口也可以。志愿军也有打韩国人的阵地,站不住脚被人从坑道反击打下去的记录。解决方案就是把预备队全撒到阵地上,将韩军整个堵在了老鼠洞里,才拿下来。

所以,五位烈士阻挡住了韩国人的第二梯队,使其不能顺利投入到坑道阵地,这个功劳很大。只有留住了坑道,才有上甘岭的第二阶段作战顺利进行。

10月28日,志愿军某团四连排长田丙辛带两个班的部队冲到了无名阵地。

就见碉堡的墙上用刺刀刻着五个大字:中国人在此!

然后出现在田丙辛面前的,首先是堡垒外面的三位烈士遗体。

一位烈士的遗体保存较好,躺在鸭绒睡袋里面,应该是牺牲较早,被其他烈士安置在睡袋里面。第二位烈士躺在一堆焦土边上,身上的新棉衣已经被炮火撕得粉碎,子弹早已打穿了他的双手,而手里还有一颗手雷。第三位烈士的遗体在稍远的地方,周围敌尸重重叠叠,手指上是手榴弹线圈。

走到堡垒的门口,第四位烈士的遗体在堡垒门口,身上伤痕累累但没有致命伤,怀里抱着一根爆破筒。满怀希望的田排长看到了第五人跪在射击孔边上,怒目圆睁,手指还扣在机枪的扳机上。走近才发现,这位烈士也牺牲了。

环顾后发现,这是一个美军营级指挥所,没有敌人进来的迹象。也就是说,五位烈士牺牲后,联合国军并没有敢打进这个堡垒来看一下。堡垒周围,敌人还有二十多具尸体没运下去。堡垒里面的两位烈士都没有致命伤,堡垒里没有水,在美军燃烧弹的炙烤下,他们很可能是被渴死的。

有一位烈士留下的笔记上有这么一段:“吃的是美国饼干,用的是美国枪,打的是美国子弹,消灭的是美国狼。”

无名阵地的五名烈士基本上是用美国人的装备打的这几天战斗。我们经常说要是志愿军有了美国人的装备,朝鲜战争会打成一个什么样子,那现在大家看到了,死伤在五名志愿军烈士面前的联合国军,何止于百倍。

根据情况分析,应该是五位烈士随增援部队到了阵地上,但是在猛烈炮火下,夜间地形地貌和白天差距太大,他们没能找到坑道,却一路深入了敌军阵地。正好赶上了美七师和韩二师换防,这个指挥所被放弃了,于是五位志愿军就潜入了这个堡垒。而且他们很沉得住气,一直到敌人第二梯队集结完毕,才一通猛揍,在联合国军的嗓子眼深深地扎了一根刺。

由于战场上不能接回自己的战士,确认烈士的身份就成了大问题。从发现的遗物看,五位烈士不止一位识文断字,可是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和部队的番号。

仅在一位烈士身上的布片上,发现了“山西省”三个字,推测是来自十五军前身——当年九纵的老战士。由于上甘岭上的部队编制多、变动大、伤亡重,这五位烈士的身份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我们说完五位无名英雄,在把目光转移到正面战场。

韩军队的换防,竟意外打破了上甘岭坑道战场的僵持局面。本认为韩军比美军战斗力弱,但是韩军东方式的思维,却把韩国人阴损毒辣坏的一面全部表现了出来。

韩伪2师在接防当天,成功将志愿军深达60多米的2号坑道炸断了半截,两人被压死、六人受伤。与此同时,1号坑道的两个出口也被他们炸塌,碎石淤塞得只剩下一个碗口大的小孔能够透气。

对于向下倾斜的坑道,他们使用迫击炮进行吊射,但发射的不是普通炮弹,而是毒气弹和硫磺弹。面对无法炮击的洞口,他们先用巨石作为基底,再堆上碎石和泥土,将洞口严密封堵。对于周围没有巨石的洞口,他们用铁丝网缠绕成网进行封堵。为了彻底切断敌人的生路,他们在地面搜寻坑道的通气管,沿着通气管凿孔并装药爆破。

仅仅一天时间,志愿军的坑道便被炸毁了近30米,四个入口彻底被堵塞和摧毁,造成坑道内4连和8连50余人伤亡。

无奈之下,第45师炮兵指挥所将四门野炮推上菊亭和菊亭砚阵地,直接瞄准597.9高地的几个主要坑道口,专门轰击破坏坑道的韩军,以掩护坑道口安全。

韩军依旧无时无刻的对坑道进行破坏,用曲射炮轰炸坑道口,用毒气罐、硫黄弹往洞里熏,从坑道顶部凿眼装药爆破,滚来巨石堵住洞口。将铁丝网缠绕成团堵塞坑道等等。更严重的是,坑道部分塌陷,破坏了通讯系统,部分战士被堵在截断的坑道内,无法与后方联系,后方也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无粮无水,可谓绝地。

时间一长两处高地坑道部队的处境开始一天天恶化。越打越短的坑道里堆放着粪便、烈士遗体,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味、毒气,尸臭,温度也超过了40度,置身其中的志愿军战士就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侈。

更重要的是缺乏补给,饥与渴如同两把钝刀子来回的锯着战士们的咽喉,后勤部队拼着命送进坑道一袋饼干,却没有一个战士主动去吃,几乎停止分泌唾液的口腔在那一刻拒绝任何食物的吞咽。

不得已,主坑道的8连长李宝成带头喝起了“光荣茶”,也就是尿液。一个人的尿大伙轮着喝,到最后连光荣茶都成了稀缺资源,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根本尿不出来,即使尿出一点还得优先给伤员。

朝鲜本来就不是干旱地区,在表面阵地时,下雨、溪流都是水源,实在不行渴了抓把树叶子吃也有点水分。但是在坑道里,这些通通没有。而在运输途中,不管是用水壶还是用水桶,只要是一炸就毁。

从22日到28日,整整7个昼夜,坑道里没接到后方补给的任何物资,当然也包括水。

而坑道里最痛苦的就是那些转运不下高地而滞留在坑道里的伤病员们。赵连壁教授在《上甘岭战役战救治疗工作评价》中提到:“一个坑道有时囤积30至50名伤员,最多的挤到90名,坐卧在岩石上衣被不全,拥挤呻吟,空气污浊。

甚至蜡烛因缺氧而不能燃烧,再加之潮湿泥泞,血污汗臭,大小便狼藉,伤口流脓生蛆,伤重牺牲后尸体腐臭,垃圾败絮,混为一团,敌常向坑道口袭击,生活的紧张困难已达极点。”

有的伤员疼得实在受不了便忍不住哼几声,可刚出声,旁边就马上有伤员制止他,忍住点儿同志,我们躺这儿什么也不能干,可他们还要打仗,别影响他们的情绪。于是大家都死死地用床单堵住嘴有的伤员活活疼死,至死,嘴里咬住的床单还拽不下来。

537.7高地地形相对简单,反击成功率高,因此第45师每反击上去一次,便趁机抓紧轮换一批坚守坑道的部队,补充一次弹药、食品和药品清理一下坑道环境,所以坑道状况相对好一些,但是整体局势依旧严峻。

秦基伟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上甘岭坑道的艰苦卓绝,但他不能撤下部队,守住坑道是夺取胜利的关键一环,这是志愿军从总部首长到第15军士兵的共识。

只有将坑道部队钉子般钉牢在上甘岭上死死拖住敌人,才能为胜利赢得时间。

为此秦基伟向军后勤部和第45师下达一道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把物资送进坑道,火线运输员一批批地出发又一批批地倒在了路上,整个战役期间第15军仅前沿运输人员伤亡就达1716人,占伤亡总人数的14.8%。

坑道中的战士,缺水少粮无药,最艰苦的时候喝尿为生,在忍饥挨饿一周后,运输连指导员宋德兴带领2名运输员,终于冲破敌人封锁线,犹如地狱中走一遭般将3袋萝卜和一些慰问品带进了1号坑道。

再后来,情急之下第45师党委向火线运输人员悬赏,凡送上去一篓苹果者,记二等功,战役中为坑道部队运送的物资中仅苹果就达4万公斤。

运往15军时炸没了一批,15军往前线运输时炸没了一批,运输车辆全部被炸毁后,15军不得不以单兵背着布袋往坑道里运输,最后分到每个坑道,通常只有一个。这就是教科书中《一个苹果》所讲述的故事。

原定于10月22日结束的秋季战术反击战被延长至11月底。

命令要求第15军的左右邻部队——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65军和第68军,在朝鲜中部宽约180公里的防线上,发起猛烈攻势,实施战役配合,全力支援上甘岭作战。,

为了全力保障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后勤部为第15军准备了11万发炮弹,按每门火炮发射300至500发的标准进行分配。后勤部立即组织马车和人力车,日夜不停地进行抢运,并将仅剩的两个汽车连全部投入到上甘岭的弹药和补给运输中,确保物资消耗随时得到补充总之,第15军需要什么,就尽全力供应什么!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从10月21日至29日,坑道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其中仅9次失利,其余均获成功,累计歼敌2000余人,大量消耗了敌军,并极大破坏了敌军阵地的稳固。

韩军也没闲着,在597.9高地表面阵地日夜不停抢修工事,共修筑了70多个永备火力点,部署了14门无后坐力炮和65挺重机枪,构成了完整的火力配系。在一般情况下最多容纳两个连的高地上部署了整整四个连,还在高地南侧的反斜面部署了两个连,作为浅纵深的反击力量。

24日凌晨4点,秦基伟向第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及志愿军总部汇报了45师的伤亡情况。只打了十天,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竟然就拼残了,放眼整个朝鲜战场也从未出现如此集中、惨重的伤亡。

25日,第15军在道德洞召开了作战会议,这次会议彻底改变了上甘岭战役的进程。

除军领导外,3个师的师长、政委都到会。会上,有人提出,敌人大打出手,势头正旺,是不是可以暂避其锋芒,作战略退却。

秦基伟坚定地表示:

目前整个朝鲜的仗都集中在上甘岭打,这是第15军的光荣。只要我们咬牙再挺一挺,敌人就比不了这个硬劲。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敌人也可能更困难,这个时候就要较量胆魄和意志。

3个师长都赞同军长的意见:

在上甘岭坚决打下去,跟美国人比这个狠劲凶劲,这是朝鲜战争全局的需要。

会议对前段作战中有关战术问题作了检讨:

反击部队出发地距离目标过远,在敌方猛烈炮火下,从500~1000米之外接敌冲锋,运动中被大量杀伤,占领阵地后又无二梯队源源投入和充分的弹药供给,实在难以熬过敌方昼夜不停的连续反扑,这是造成反击恢复阵地容易、击退敌军守住阵地困难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我们战术动作的规律也被敌掌握,反击时间总是十七时至二十二时,总是先经一次火力急袭,接着就是冲锋。如此,敌当我火力准备时便准备好拦阻火力,开始对我运动道路及坑道口实施拦阻,杀伤我二梯队,我火炮延伸,敌人也做好了反冲锋准备;敌兵力大时,我被迫转入坑道或反击失利”。

会议最后确定:

“我之作战方针是坚决打下去,直至收复阵地”;战术上采取“打了一个再打一个,小打结合大打”,以不断的小型反击消耗敌人,先集中力量对597.9高地实施决定性反击;反击兵力,除第45师第133团、第135团外,作为预备队的第29师第86团、第87团各1个营也要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军领导同时指示:

“45、29师86、87团作一次切实研究,订出执行的具体步骤,一定把敌反击下去。”

26日,第45、第29师师长、政委——崔建功、聂济峰、张显扬、王新,聚集在德山岘第45师指挥所内,共同研究反击作战问题;配属第15军作战的第12军第31师政委刘瑄、副师长李长林也参加了会议。这几个师的指挥员在一起开动脑筋,制订出反击方案,然后联名上报。

27日,王近山和兵团副政委杜义德、参谋长王蕴瑞向第15军下达作战指示。

指示指明了当前作战对朝鲜战局的重大影响:

经13天战斗,给予敌人8000人以上的杀伤,敌人当前虽然还有力量继续打下去,但其二线仅有第40师可机动使用;如果能把美军第7师打残,迫使第40师接替防务,其二线机动部队就只剩下3个遭受过严重打击正在整补的师;如果同时也给韩军第2师以惨重打击,那就再也没有部队来接替它了。这样,就会使敌人逐步转入被动。因此,这一战斗对朝鲜战局意义很大。

指示对当前战场形势和战役发展最后结果作了分析:

经13天激战,第45师伤亡已达4800人,其中阵亡近三分之二,有17个连所剩兵员在25人以下,有的连已经无兵,本身无力继续下去;第44师用于防御,第29师除防御外只有2个营准备用于反击,军、师两级都没有预备队。

因此,兵团将刚从一线换下准备休整的第12军第31师2个团留下,以第92团作为第44师预备队,第91团准备继第45师之后,用于五圣山前沿阵地之反击争夺。

此战越打越艰苦困难,给敌人的杀伤也越大,最后结果,估计有两个可能:

“一、经过再给敌人以大量杀伤,将敌击退,阵地全部恢复,但还需要经过一段艰苦困难的斗争;二、敌将我一、九两连阵地占去,尔后,并可能攻我四五四点四及四四八两点,使我五圣山主阵地暴露,这样对我极为不利,尔后则困难更多。”

指示明确:“我们的决心坚决打下去,力争第一个前途。”

为此,提出了6点要求:

一是树立长期打下去的思想,绝不能操之过急,准备与敌反复争夺。“有机会则大反击,无机会则小反击,以小反击创造大反击的条件”,部队轮番使用,边补边打,第91团用上后,第45师加速整补准备继续作战。

二是“反击中的突击部队兵力不宜过大,地面不宜放人过多,冲锋距离缩短,动作迅速,求得以小的伤亡达到大量杀伤敌人”。

三是发扬“小兵群战术动作”,夜晚多组织班排小反击,扰乱和疲劳敌人,不让其做工事。在组织营连的大反击时,“反击时间及出击道路、兵力大小等不要形成规律为敌掌握”。

四是组织调整好参战火炮。

五是研究坑道作战的战术,尽可能加强坑道内有生力量,利用坑道本身力量适时向敌反击。“在敌炮击时,我在坑道内做好准备,炮火停止敌步兵冲锋时,我以少数步兵小组至班兵力即跳出,以冲锋枪、手榴弹杀伤,敌被我击退后,我再退回坑道,准备打击敌之再攻,如此反复的歼灭敌人,打退敌人直到敌人不攻了,我再到地面上构筑工事,这样逐步达到我阵地全部恢复”。

六是其他方向主动以班排小部队积极活动,牵制敌人,以分散敌之炮火。

指示电最后强调:

“我艰苦,敌亦艰苦;我困难,敌更困难。所以,我们必须以各种办法去克服困难,克服了困难就可以争取战争的胜利。”

根据已定下的作战决心、方案和兵团、军的指示,上甘岭地区退守坑道部队坚持坑道作战,反击部队抓紧进行部署调整,准备实施决定性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