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寻求组建一支政治性、纪律性强的新式军队,希望苏联派得力干将来助成此事。几经挑选,莫斯科让熟谙远东军务的布柳赫尔出马,由于苏联不愿与敌视自己的英美日帝国主义正面冲突,便让布柳赫尔等人以“流亡白俄罗斯”身份赴广州这让刘原这个穿越者想到了抗美援越时期中国派出陈赓、韦国清等人和中国支援部队去越南。这是当年10月的事,在这个时空并没有改变。
有所不同的是,在布柳赫尔启程赴华之前,他被先派到工农红军军事学院东方系中国部,到刘原那里“进修”。
虽然后来布柳赫尔以“加伦”为化名,此威名伴随这位传奇将军传遍了中国大江南北,但是刘原从他本人处得知,此前他并没有去过中国。
知道布柳赫尔是为不久后的中国之行做准备后,刘原对他进行了“摸底考试”。确定了他汉语日常会话没问题当然发音不可能像刘原那样“不看人光听他说话根本听不出他不是中国人”,但是会写的字还是少了点,威妥玛拼音也没怎么学可能和此时的中国文盲太多有关,和他自己从前教过的中国学生水平倒是大致差不多以后,就用当初教中国学生差不多的方法教他,只不过不教他之前自创的“汉字拼音”而代之以威妥玛拼音而已。这样几个月的短期进修,时间应该是够了。
此时的刘原,手里已经有了汉字的字典,认识的繁体字比他刚穿越来时又多了许多。不过他还是不太习惯写繁体字。在教布柳赫尔的时候,也是让他尽量看到能认识,能直接读懂中国的报纸,但是不一定非要会写。哪怕写成简体字,当时的读过书的中国人基本上也认识。
有一样东西却是连刘原也没有办法教的,那就是粤语。刘原自己都不会说,自然教不了。幸好广东革命政府的以孙中山为首的那些高层基本上都会说和后世的普通话非常接近的“国语”,以后布柳赫尔和他们日常交流应该没问题,实在遇上口音很重说不好的,写出来看总能看懂了。再说,在当地时间长了总能慢慢学会的,刘原只能提醒了他一下,让他对此起码有个思想准备不是中国人,知道中国各地方言差距如此之大的还是很少的。
刘原还想到了听过的一则故事:“据说,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首届国会中有人提议奉广州话为国语当时来自广东的国会议员刚好过半数,通过这一法案似乎不成问题。不过,身为广东人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了顾全革命大局,劝说粤籍议员放弃以粤语为国语。结果,北京话以一票之差压倒广州话成为国语。”不过,这是“广东版”的故事,“四川版”则是四川话,“陕西版”则是陕西话,此外还有洛阳话版,江浙话版等,不一而足。综合起来,那就是这些故事全是假的。
刘原给布柳赫尔上了一节中国历史课。不过他并没有要求太高,大致了解一下基本脉络就足够了,主要还是为了让他知道,中国没有皇帝的日子也不过才十几年,现在军阀混战就是大家都想当“土皇帝”。另外就是让他对中国基层社会的构成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