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后宫新象(2 / 2)翠篁听雨观白鹭首页

灵珠起身,微笑着开场:“今日诗会,姐妹们不必拘束,只管尽情吟诗,以诗会友。”

言罢,和嫔率先起身,轻启朱唇吟道:“秋意阑珊映玉钩,金风拂槛韵难休。广寒宫冷仙姿怨,桂影幽然寂寞留。”此诗一出,众人皆赞。这诗中意境清幽,既描绘出秋夜之美,又隐隐透着一丝惆怅,引得在场妃嫔轻声喝彩。

随后,丽嫔不甘示弱,也起身吟道:“玉露初凝菊蕊黄,东篱把酒韵悠扬。秋风不解离人苦,犹送寒香入绣房。”丽嫔的诗对仗工整,用词精准,将秋日菊花的高洁与离人的愁绪巧妙融合,亦赢得一片掌声。

这时,一直默默不语的静妃缓缓起身,目光沉静,声若流莺:“秋霜悄落百花残,独倚高楼望故园。塞雁南飞声渐远,相思无尽泪难干。”静妃的诗情感真挚,思念故园之情溢于言表,众人听了,皆有动容之色。

灵珠见诗会气氛热烈,心中稍感欣慰。然就在此时,却有一位妃嫔故意在诗中暗讽他人。被讽的妃嫔顿时变了脸色,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灵珠见状,赶忙起身打圆场:“诗词本为雅兴,姐妹们莫要因一时意气伤了和气。”

可那挑起事端的妃嫔却不依不饶:“灵珠娘娘,您这是偏袒她人。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谦妃忍不住呵斥道:“你休要胡搅蛮缠,今日诗会是为了让大家和睦,你这般作为,是何居心?”

灵珠向谦妃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莫要冲动。然后灵珠缓缓说道:“你若有不满,可私下与本宫说,莫要在这诗会上坏了大家的兴致。”

那妃嫔这才哼了一声,不再言语。诗会继续进行,但气氛却已不如先前那般融洽。

灵珠心中暗叹,这后宫之人的矛盾,岂是一场诗会就能化解。看来还得另寻他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诗会过后,灵珠独自在宫中思索。她意识到,仅仅依靠这些活动还不够,还得从思想上引导众妃嫔,让她们明白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于是,灵珠决定找个机会,向众人讲述一些历史上后宫和睦则国家兴盛,后宫纷争则国家衰败的故事。希望能以此打动她们,让她们放下心中的嫉妒与怨恨。

不久之后,灵珠召集众妃嫔于宫中大殿。她站在众人面前,身姿挺拔,神色严肃地开始讲述:“姐妹们,古往今来,后宫之事皆与国家息息相关。如唐太宗之长孙皇后,贤德大度,辅佐太宗,使得贞观之治得以成就。而那汉武帝时,后宫争宠不断,引发诸多祸端,致使朝政亦受影响。”

灵珠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长孙皇后以其温婉贤良,为后宫表率,使太宗无后顾之忧,方能于朝堂之上大展宏图。反观汉武帝后宫,钩心斗角,争风吃醋,不仅令天子烦忧,更有甚者,为争宠而蛊惑君心,干预朝政,致国家动荡不安。”

众妃嫔听着,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却不以为然。但灵珠并不气馁,她莲步轻移,语调沉稳有力:“咱们身处后宫,虽不能像前朝大臣那般治国理政,但咱们的一言一行,却能影响皇上的心境,进而影响整个国家。若咱们整日争风吃醋,让皇上心烦意乱,这天下又如何能太平?”

这时,一位平日较为明理的妃嫔开口道:“灵珠娘娘,您说得虽在理,可这宫中争斗,由来已久,岂是说停就能停的?”

灵珠看着她,目光坚定:“我知道这并非易事,但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从自身做起,总有一日能改变这局面。”

为了让众妃嫔有更多的交流机会,灵珠又提议让她们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比如擅长女红的可以教众人刺绣,精通音律的可以传授琴艺。

起初,众人还有些抵触,但在灵珠与谦妃的耐心劝导下,渐渐开始尝试。

在这过程中,也不乏一些小插曲。有两位妃嫔在互相学习时,因言语不和起了争执。灵珠得知后,赶忙前去调解。

她对两人说道:“你们本是为了增进情谊,为何又要为了些许小事争吵?若是如此,这活动还有何意义?”

两人听了,都低下头,向灵珠认错。灵珠见她们知错,便笑着说:“好了,莫要再气了。咱们继续好好相处才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宫中虽仍有一些小摩擦,但整体氛围已较之前好了许多。

乾隆得知灵珠的努力后,对她越发赞赏。他在一次与灵珠的单独相处中说道:“灵珠,你为后宫之事费尽心思,朕都看在眼里。这后宫能有如今的变化,你功不可没。”

灵珠微微福身:“皇上,这是臣妾分内之事。臣妾只愿皇上能安心朝政,无后顾之忧。”

然而,就在后宫渐渐走向和睦之时,前朝却传来一些消息,让后宫再次面临危机。

原来,朝中大臣因一些政策产生分歧,分成两派,争斗不休。而这两派的争斗,竟渐渐蔓延到了后宫。一些妃嫔因家族与朝中大臣的关联,也被卷入其中。

灵珠得知后,深知此事若不及时制止,后宫又将陷入混乱。她与谦妃商议后,决定先从那些被卷入较浅的妃嫔入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她们劝说家族退出争斗。

灵珠找到一位妃嫔,对她说:“你可知这朝中争斗一旦牵扯到后宫,会是怎样的后果?你难道想看到后宫再次充满纷争,人人自危吗?”

那妃嫔面露犹豫之色:“娘娘,我也不想如此,可家族之事,我又怎能左右?”

灵珠握住她的手:“你虽不能完全左右家族,但你可以劝说。你告诉他们,这后宫的安宁,亦是关乎国家的稳定。若他们继续争斗,一旦皇上怪罪下来,整个家族都将遭受大祸。”

在灵珠与谦妃的努力下,一些妃嫔开始尝试劝说家族。但仍有一些家族深陷争斗,不肯罢手。

面对这些顽固的家族,灵珠决定冒险向乾隆进言。她深知这可能会触怒一些大臣,但为了后宫与国家的安宁,她不得不如此。

乾隆听了灵珠的进言后,陷入沉思。良久,他说道:“灵珠,你所言之事,朕亦有所察觉。朕会妥善处理,不让这争斗再波及后宫。”

有了乾隆的支持,灵珠与谦妃更加坚定了维护后宫和睦的决心。她们继续在后宫中奔走,安抚众人,调解矛盾。

乾隆步入太后寝宫,行礼过后,太后赐座。闲聊几句家常,话题便转到了后宫诸事上。

乾隆入了太后寝宫,行礼毕,太后赐座。闲话几句,便入了后宫之事的正题。

乾隆坐姿端正,面容沉静,缓声道:“母后,后宫前些时日不宁,女红比试有人捣鬼,诗会亦起风波,朕原忧其大乱,幸得灵珠善加调处,挽于将倾。”

太后颔了颔首:“哦?这灵珠聪慧如此?皇上且道来。”

乾隆神色赞赏有加:“母后,此回宫闱与朝堂纠葛,灵珠智勇非凡。众妃嫔心思难测,她却洞若观火,善解纷争。诗会险成乱局,她片言即平,护得和气。”

太后轻拂袖角:“后宫有此能者,确属难得。然朝堂争斗怎生波及后宫?”

乾隆微叹:“朝中大臣因政争结党,互不相让,诸妃嫔受家族牵累。灵珠知其利害,劝和于内,进言于朕,终使后宫免陷大祸,渐趋安宁。”

太后目露思忖之意:“如此,灵珠颇具大局之念。现今后宫怎样?”

乾隆面上现欣慰之色:“经此劫波,妃嫔们晓得了和睦之贵,相处和睦许多。朕见灵珠于御园,虽有疲色,然笑意盈怀,满是对来日之望。其不辞辛楚,唯守宫闱安宁,朕心甚怜,亦甚敬之。”

太后微笑道:“有此等女子在后宫,亦是皇上之福。日后这后宫之事,想必仍需她多费心力,皇上当好好安抚才是。”

乾隆点头称是:“儿臣明白,定不会亏待于她。只望这后宫能长久安宁,不再生出事端。”

然灵珠亦深知,这后宫之水,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永难有彻底息止之日。

是夜,灵珠于寝宫中召集心腹宫女太监密议。烛火摇曳,映照着她凝重的面容。

竹儿性子最急,忙不迭问道:“娘娘,如今局势,咱们该如何应对?”灵珠轻瞥一眼竹儿,缓声道:“我欲兴女学,让众妃嫔浸于诗书礼仪,或能少些纷争。”

菊儿在旁思索片刻,接话道:“可有些娘娘恐难配合。”灵珠微微昂首:“先从好学者入手,做出样子,不怕旁人不动心。”

婉儿又道:“娘娘,边疆之事亦不可小觑。”灵珠移步窗前,望着夜色:“边疆局势微妙,我想与番邦女眷通有无,保边境太平。先探其喜好,再遣可靠之人联络,只是此事急不得。”

灵珠转身,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此路艰难,众人心齐,凭智慧坚毅,定能护后宫安宁。”众人皆受鼓舞,诺声低沉却有力,只待日后步步为营,且观后宫风云变幻,传奇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