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便是初入融合境界的修士,也能轻松跨越两百年的悠长岁月,这其中的差距,正是武道与仙道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最为关键的是,修武一途前路已尽,凡俗先天便是武道顶点,即便是武道宗师也只能枯坐等死,哀叹一声大道难寻,反观修仙一道却是一片坦途。
人们对于长生的向往自古有之,在那遥远的远古时代,便有无数前人先贤仰观天地,于三千大道之间孜孜不倦地探求着生命的奥秘,并以此立下了真仙之道,挣脱了时光的枷锁长生久视。
远古时期,天地间灵气如织、生机盎然,以致于万灵向道仙路大开,先贤们只粗略地将修仙之道分为了四步。
分别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以及最后的炼虚合道,随后便能成就真仙之位。
而随着天地灵机逐渐平稳,诸天之中仙灵之气维持至九九极数不再上升,致使诸天灵气缓降、大道隐匿,成仙开始愈发艰难了起来。
为了不使多年苦修化为一摊尘土,无数修士前赴后继,将修仙之路一步步细分完善,每一步都力求走到极致,以求凭借着厚积薄发的力量冲破仙道大关。
无数年过去,直到近古以来,修仙界中才形成了一套备为完善的修行体系,其中,将炼精化气一境细分为开脉、采气、融合、紫府、金丹以及元婴六境。
将炼气化神一境细分为化神(阴神、阳神)以及元神三境;将炼神返虚一境分为窥虚、炼虚两境。
而最后一境炼虚合道已然具备了成仙之资,只需渡过三灾五劫便可超脱生死成就仙业,因此也被称为渡劫一境。
而这所有一切的起点,便是开脉,也就是吴尘如今的境界,与其说这是一重境界,倒不如说它是一道门槛,将仙凡两隔。
这一境并无前期与圆满之分,只要身体之中觉醒了仙脉便是成功踏足了这一境界,同时也有了攀登仙路的资格。
人身孱弱,无法像妖族与魔族一般用强悍的身躯直接吸纳天地灵气,但天道至公,虽无法给予人类强悍的身躯,但也赐给了人类无穷的灵性以及一个无限的可能。
而那个无限的可能便是隐藏在人体深处的仙脉,人人都有仙脉,但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激发身体中的仙脉,而有的人也许仅仅是吃个饭、走个路的功夫都能觉醒仙脉。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一句道缘浅厚的缘故,就像有的人即便觉醒了仙脉也不过区区十数条普通仙脉罢了,即便踏足仙途也难有所成就。
而如吴尘这般明明觉醒有三百六五条合一周天之数的纯阳异种仙脉,可自身修为却无法寸进的可悲奇才,怕是古往今来都未曾有过。
至于吴尘为何迟迟不能踏入修行之路,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开脉之后的第二重境界——采气。
道经有言:采气者,静虚极、守静笃,复引天地灵性归于己身,融仙脉、炼法力,天元聚合与道暝一。
简单的说,就是需要修士于极静之中引动天地灵气走遍全身仙脉,最后将其炼化成法力贮存于仙脉之中,以供修士后续使用。
但天地灵气本就狂暴不羁,在引入仙脉之后只会更加的狂躁难驯,因此需要修士小心的牵制着在仙脉之中运转,不能有丝毫的分心。
若是练气过程中杂念纷飞,使得未炼化的灵气在仙脉之中暴走,轻则仙脉破碎根基受损,重则血肉崩裂当场陨命。
对于寻常修士而言,即便再是思绪灵动、心猿难降之辈在经过长时间的刻意训练之后,也能收敛心神,做到心神合一,不为外物所动。
可对吴尘来说,维持一颗静心不动却难如登天,只因为自打他记事起,脑海中的杂乱心念便从未停止过。
每当他沉下心去,脑海之中便会响起无数杂乱的声音,并时不时的窜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朦胧光影,让他不胜其烦,即便是在睡觉之时,脑海之中也从未消停过片刻。
而自从跟随着师父陈希玄来到奉仙宗之后,他便用清修打坐来代替了平日的必要睡眠。
虽说情况好转了不少,但每当他尝试静坐凝神,汲取天地灵气进行修炼时,脑海中那些纷扰的思绪便如潮水般汹涌而至,让他根本无暇顾及仙脉中奔腾的灵力,每次练气都不可避免地以重伤收场。
那段时日,他师父将能想得到的办法都用了一遍,无论是灵丹妙药也好,还是凝神秘法也罢,却没有一样东西能遏制吴尘脑海中的纷扰杂绪,到最后就连他师父都不得不放弃,略显落寞地说了一句“天意如此!”
“真是天意如此吗?”回忆起昔日师父那满脸挫败的神色,吴尘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惆怅与迷茫。
却在此时,落神峰外风起云涌,一道彩光荡开层层云雾,将吴尘的思绪再次拉了回来。
看着落神峰外的巨大动静,吴尘的眉头轻轻蹙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个时候···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