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镇上那些事---洼地风(二)(1 / 2)热干面加智者无敌首页

这是一篇乡土气息非常浓的文章,叙述了一个小镇上吴蒋两个家族矛盾的产生与化解,穿插了很多基层工作上遇到的难题和破解方法,都是干货,约有30万字,不过每一节都会让读者有收获,故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切勿对号入座。

神秘的旅游产品公司终于揭开面纱,而且生产的还是系列产品,是各种形状的小蜡烛。

因为是沿着公路边,这个村部建的还是比较排场的,大门冲西的一个大院子,四面各盖了一排平房,每排五、六间,村部是用正对门东面的一排,院子中间有百十多平方的一个天井,杂乱地栽了一些花草,主要是月季花和溜边种了两排麦冬,正中间是一颗紫荆花(香港的市花),可是村书记偏偏把它叫做“举火烧天”,不过确实在春天的时候它的光杆树杈上就会开满一簇簇紫红的花,象火炬,可是“举火烧天”这个很霸气的名字是他们能承受得起的?

村里把北面的一排六间房子让出来给三秃子,他们稍作修缮一下,用一间做办公室,两间做仓库,把剩下的三间打通用作生产车间,三秃子带人干的是热火朝天。

但是这个企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场景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却真的是很接地气,每个车间里摆放了四个就是老百姓家里用的小碳炉子,上面分别坐着的也是老百姓家常用的蒸馒头的敞口大锅,里面“咕嘟咕嘟”烧开水。开水里面又炖了一个也是老百姓家常用的普通铝制的开水壶,铝壶里放的原料都是废品站里收来的碎肥皂,用烧开了的开水把壶焐热了,就把那碎肥皂作为原料完全融化,这时候就来个女工,提着铝水壶到车间里排好的一排排模子里浇灌,等冷却了就出产品了,简单的一包装就是成品,用来供应各个宾馆、酒店,所以号称旅游用品。所谓车间里就两个工人伺候四个铝壶;一个有点文化的负责发原料、收产品、记账,三秃子主要负责上下班点人数、发工资。

转天,他们又开发了新项目:工艺蜡烛,只是把碎肥皂换成废品站里收来的碎蜡,再换一下模子,浇之前要放一根捻子,工艺蜡烛就出品了。

村里这五十万美元折合三百万人民币的项目大功告成了,并且带动了20人就业,完成了当年的招商引资任务。

“黑蜜嘴”从此成了镇里的招商引资功臣,他把获得的荣誉汇报给远在菲律宾的老太爹,老太爹也很高兴,觉得有脸面回来了,其实他真的不得不立马回来,住院的儿子已经等不及了,病危通知一份接一份,终于还是见到了父亲最后一眼就走了。

丧事自然是近房侄子“黑蜜嘴”一手操办的,老太爹现在已经十分信任他了,亲闺女和女婿来了也插不上手,农村的俗话“侄儿侄儿,没有儿子的人,侄子就是儿子。”这时候“黑蜜嘴”俨然嫡传了。

“黑蜜嘴”本身在农村就是执事的一把好手,这次有了老太爹的大力支持,更得以让他大显身手,他向老太爹报告了自己的想法:“俺大爹,二爷这一辈子活的窝囊,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如今过世了,我们要把丧事办得风光一点,让他到阴间去好好享福。”

老太爹说:“这事如果在菲律宾就要请和尚过来做道场,为他好好的超度一番。我知道老家没这个习俗,就难为你了,捡好的、讲究的都给请来要多少钱?你先说个数。”

“黑蜜嘴”说:“俺大爹你放心,我一定能把这件大事儿办好,至于这钱嘛,丧事的一套礼仪按现在正常的场景,也就两千块钱就够了,讲究的三、五千也能花费出去,各家远近的亲戚来烧纸吊唁,基本上是要吃酒席的,但是这笔费用可以用他们烧纸吊唁的礼金,客来客缴基本持平,不用贴钱,再就是近亲的祭祀和孝服花费可有讲究了。”

老太爹说:“小四啊!我精力跟不上了,给你1万块钱,你来帮我操持这些子事吧?”

“黑蜜嘴”倒也诚实,就像老太爹说:“俺大爹,我保证把事情办好,不给你丢面子,至于钱的事儿,我先用着,事后跟你报账,你放心。”

于是在丁家的老宅上搭起了宽大的孝棚,“黑蜜嘴”身着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装,戴着金丝边东海茶色水晶石的眼镜,梳着中分的短发,背着两手指挥着一切,而且一般都是用下巴和眼神指挥的。他请来了一帮吹鼓手,连吹三天,大姑家的儿子、儿媳都过来了,送了猪头祭和全套的纸人、纸马、纸轿车、纸楼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