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皮格马利翁与他的雕像(1 / 2)次元破壁机首页

无独有偶,近年热播的两部电视剧《庆余年》与《传闻中的陈芊芊》中,都出现了“作者或编剧穿越到自己的作品中、见到自己创作的角色”的剧情。

它们当然不是这类故事的开创者,往前可以一直追溯到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他是塞浦路斯国王,沉迷雕刻,爱上了自己雕出的一尊少女像……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皮格马利翁打动了爱神,雕像活过来,嫁给了他。

到了现代,国内的各式网文自不必提,许多外国作品中也都有作者与角色打破次元壁相遇的剧情。那么,角色是怎么看待作者的呢?我觉得,今敏漫画《OPUS》里的这段剧情最为典型:

漫画家永井力不小心进入了自己笔下的世界,遇到了女主角理子。他好不容易才让理子明白她是一个虚构角色,而自己是作者。一旦这件事被证实,理子立即问出了极具代表性的问题:

“因为我是主角,就得承受这么多痛苦吗?我和大家的命运,都是你随随便便想出来的吗?让我痛苦,让别人遭受不幸,就这么有趣吗?”

而这时,永井力的反应也很有代表性:“不这样剧情就没有起伏了啊!”

这当然是事实,是所有虚构故事行业的从业者每天纠结、争吵、痛苦、快乐的根源,所以当被人问到时,立即就会脱口而出。但我觉得,它只是表层的事实。

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作者自己经历过不幸,才会让角色们再经历一次?是作者的阅读口味如此,所以在写作中也要贯彻悲剧美学?还是作者天性冷酷,喜欢玩弄角色们的命运?

这些可能也是事实,但依然不是最深层的事实。我认为,如果一个角色所经历的痛苦、磨难足以打动读者,那就说明,作者是怀着爱意去“折磨”角色的。爱与“折磨”为什么能共存?那当然是因为——

故事中的“折磨”是有意义的。

你可能没听说过《OPUS》,但你应该听说过它的作者今敏先生。他是日本著名动画导演,执导过《未麻的房间》《千年女优》《红辣椒》《妄想代理人》等出色作品,每一部我都非常喜欢。然而他的一生却不过短短47年——2010年8月,今敏因胰腺癌去世。他在遗书中写到:

“尽管以前就常常在想‘即便突然死去,也没什么太惊讶的’,但事情发生的也太过突然了。”“我真的感受到‘很遗憾但实在无可奈何’。”

你觉得,今敏先生的死亡有意义吗?是鼓舞我们要在短暂的生命中努力追求梦想?还是警告我们沉迷工作会缩短自己的人生?其实都没有。它就只是这么无情地发生了。当早逝的是天才导演今敏、漫画之神手冢治虫这样的杰出人物,人们可能还会说一句“仿佛献祭了生命去换取才华”,如果是普通大叔,那就只会换来一句“人生苦短”而已。死亡是平等的,没有意义——“意义都是人自己找的”,这是我最爱说的一句话。

就像今敏先生的代表作《千年女优》,讲述了虚构的大明星千代子从出生到去世长达75年的一生,今敏并没有像流水账一样记录她的生平,而是以梦想与热爱为线索串起一切,又通过剧中剧的形式,用她的个人经历串起了日本的百年影史和千载历史,以无比的天才展现出了细腻又辽阔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