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徜徉老街(1 / 2)回眸一笑今犹在首页

“是还有黄松是市树‘黄山松’也是探海松,这冬雪应该忘不了吧!她们三个是市树、市花、市鸟…哈哈!”

“你小姨夫是五绝‘奇松’之团结松代表、小姨是芙蓉峰代表”

“我是五绝‘怪石’……”

“我是五绝‘云海’……”

“我是五绝‘温泉’……”

“你是五绝‘冬雪’,这样‘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我们就俱全了!’

“哈哈,那我要参选,与你们共同进步,除了刚才的基本功,这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吗?”冬雪问道。

“核心要求为大黄山建设,建言献策,未来规划设想,经评审过关后可以入围!共同宣传大黄山文化,传播徽州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冬雪,我们正好需要一个关于新城市建设的大模型,就是在高铁上和你聊过的!”黄松说。

“你说那个城市功能地下各网络、地上优化、低空空中驿站三位一体吗?大模型吗?这个正好是我擅长的,那我再给黄山设计个城市IA人工智能大脑,在大模型上展示!这样可以吗?”

“那太好了!需要什么资料?我们协助提供!”

“好的,那先帮忙整理,这边的地质资料可以吗?我们从地下地质条件研究开始,确定合适的架构!”

“一会在老街上逛一圈,然后就从玉屏景区开始,咱游遍大黄山!在地下、地上、低空三位一体各个景区踩踩点,特别是低空飞行驿站的位置,顺带调研一下,哪个位置更合适。”

“那这样的话,也把燕徽山庄十字路项目与三位一体再整合一下,那边先作为起点,试验点。”

“这是恋爱火花,又擦出新创意来了!来了新灵感了!”

“但是,这会不会与现有规划冲突吗?”

“当然不会,我们不过只是规划设想,具体实施还要看是不是符合时代需要,是不是符合当下的需求,还要专家论证的,这应该不会,还曾经有人设想过,把东南亚印度洋的水气引导到大西北呢,改善那里的气候条件,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开发大西北沙漠戈壁滩呢!”

“小峰和Alexia呢?怎么还没有过来吗?来了我们顺便逛一逛清晨的老街,吃早餐去…,”

“来了,来了!”小峰和Alexia在门口答道。

“终于来了,我们都一起去吃早餐去吧!你们顺便再给我讲讲老街的历史。”

“好的,可以,吃完早餐,这个点出发,如果路上顺利,坐上缆车,估计还能赶上日出呢!如果时机合适,还能在青狮石处,观迎客松接金光日出印染云彩,看光芒漫天四射呢!黄松还在做过此画!”

“黄松你还会画画吗?”

“黄山水墨画,屋里挂着的那些都是的…”

“那你可以和我一起做大模型美工设计了吗?”

“可以,这肯定可以,香狸也可以,她画画也不错,走先吃早餐去,边走边聊边吃边聊…这屯溪老街,原名屯溪街,看那边是横江、还有那边是率水和新安江,屯溪老街就因坐落在三江汇流之处,由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

“所以这又被称为流动的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是国内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9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屯溪老街,依山顺水,就地势自然形成,街道走向略显弯曲。这现场学习更容易记得住。”

“街道街宽5至8米不等,这街上的路面为褐红色麻石板,据说与古时使用的磨刀石同质同材,街道两旁这些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上有砖雕木刻,都是传统精湛技艺;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你看看那就是,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

“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这是中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

“明弘治《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清康熙《休宁县志》记载:‘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可见当时屯溪老街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一会我们出发的时候,正好可以路过!”

“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是外出的徽商返乡后,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整体建筑具有宋代徽派民居的风格与特征,因而屯溪老街又被称为宋街或者宋城。

“到了,咱就在这边吃边聊…”

“黄松,早餐可以吃昨天晚上吃的那些吗?我好像没有吃够呢?哈哈。”

“你是说:臭鳜鱼、秀嫂挞馃、黄山烧饼、一品锅、毛豆腐吗?还有黄山香菇、黄山竹笋、黄山石耳吗?可以,我们人多,每样多来几份!”

“这黄山‘臭鳜鱼’又名“腌鲜鳜鱼”,所谓“腌鲜”,在徽州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

“黄山‘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既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肉质又醇厚入味,同时骨刺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有的地方也叫这为蒜瓣肉。”

“此菜历经200多年的历史,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性,在烹制之前腌制后的鳜鱼闻起来“臭”,烹制后的鳜鱼吃起来香,这一“臭”一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其成为徽菜的经典之一。此菜烹制后以其香鲜透骨,鱼肉酥烂并带有特殊的芳香。”

“秀嫂挞餜是徽州(黄山市)著名传统小吃,源自古徽州绩溪县、歙县一带。早在唐代,徽州人远行就会带上挞餜作为干粮,至明清时期,挞餜更是成为徽州人必备的食品。”

“秀嫂挞餜由香椿、萝卜丝、竹笋、梅干菜等仅有的几种传统馅料,发展到肉酱、槐花、黑芝麻、豆沙、花生,时令蔬菜等咸甜兼顾,荤素搭配。”

“2010年,秀嫂挞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安徽省电视台,黄山电视台及台湾东森电视台拍摄报道。2011年,成功申报为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嫂挞餜店为指定传承人。2012年,秀嫂挞餜店被安徽省烹饪协会授予“安徽省特色小吃名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