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上) 驿站传圣旨(1 / 2)草原上有一个窝阔台首页

一日早朝,可汗皇帝窝阔台见诸位大臣行完晋见叩拜之礼,文武大臣都坐在那里,没有本上奏,联想近日来,上朝违纪迟到者甚多,一怒之下都送往御史衙门关押,假若个个被看守,还有谁能效忠蒙古帝国?

各位亲王、郡王、驸马、文武百官,都觉得事态严重,难道圣旨难违,一一问罪不成,那么中原各省谁来执掌?

陕西兵马大元帅万户侯史天泽没到,如要生变,世态难料,皇帝真是金口玉牙,圣旨限制的时间过紧,路途太远,难免。。。。。。

叔亲王毕勒古岱,想说,怕侄儿皇帝登基不久,讲了是不是给他下马威呀?

还是别人讲适合,心想大胡子礼部尚书耶律楚材,怎么他还不讲话,他讲最合适。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只是等待。

礼部尚书耶律楚材身高八尺,四方大脸,胡须散飘,声若宏钟。

出班上奏:“可汗皇帝为统一大业,委实心切。传旨时限较短,中原到和林城,山路难走,又经沙漠,恐怕驿站传旨误时,等到中原世侯手中,再来和林见驾,时期己过。我想他们正在诚惶诚恐,请可汗皇帝差一位秘使,前往陕西兵马大元帅史天泽处说明原因,赦其无罪,尽忠报国。”

可汗皇帝窝阔台说:“准奏,望诸位贤臣不可重蹈覆辙。”

中原汉将刘黑马、肖扎拉、张柔、张荣、严实等四十四位万户侯上殿感谢皇恩浩荡,叩拜高呼:“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可汗皇帝窝阔台说:“诸位爱卿平身”。

“朕近听汉史君爱臣,臣方尽力报国,国家才能振兴。朕想上朝只是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怎么那么多的人不守时,迟到者或不来者甚多,那还怎能上阵克敌制胜,一盘散沙无组织的队伍能战胜敌人吗?不会,所以我一时心切了,发一道圣旨将大家召来,其实没有什么大事,这样做太小题大做了。事后朕感到很后悔,这是朕的错误。朕还有一想,可不是突发其想,朕为民将竭尽全力发放救济基金,为战乱后无家可归的难民救急。那么资金来源在那里?靠耶律楚材的敛财、征收税课,中原各位万户侯要给予帮助征收。不要当摊派,做收税课的官吏,还有中、小万户,千户、百户者达几十万家,大家齐心协力执行蒙古帝国的‘大札撒’律例,何愁国家不兴旺发达。好了,就讲到这,你们先回到驿馆休息几日,换洗一下衣服,你们这些人是受别人服侍惯了的人,一下子受委屈,那怎能受得了?先休息好,回去赴任吧!”

诸位万户侯叩禀:“谢主龙恩!”

都回到驿馆,安排自己的起程日期。

可汗皇帝窝阔台看诸臣走出金銮殿,自己由金刀侍卫护驾回宫,到御书房便榻上坐下,从御案上拿起一本汉书,让司读高诵汉高祖刘邦传,他听后思考:

刘邦是个高阳酒徒、市景无赖,他文不如后代:唐太宗李世民,武不如宋太祖赵匡胤,却能安邦定国。

我乃在太祖皇帝成吉思汗马上治天下的基础上,如何能把一个国家治理得好?

我们国家一切都在初建,牧民们过的是游牧生活,是随水草茂盛而安的日子。

就哈拉和林城京都而言,没有城廓,没有高大的宫殿建筑,怎能显示蒙古帝国的强大。等待建设、治理,人材的缺乏,只有耶律楚材为朕之心腹,胜似汉朝开国元勋张良。

但还没有韩信一样的元帅,当然武将差不多都是叔侄、兄弟为将。胜似汉朝众将,文才上就差的太大,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一定办好学校,不能马虎,中年人从实际生活中学习,少年和青年一定要在学校中学习好,让他们接受教育,要按先祖成吉思汗的办法,军营中也要展开学习的风气,从十户、百户、千户、万户都要学习文字,以御史大夫布和朝鲁为榜样,他能在一个月内熟读蒙古文字,三个月后能书写。

如果再以三个月的时间,普遍开展学习,自然成风,国家文化就能提高。

将蒙古文字,定为国家根本文字,人们有了文化知识,方能效访别的国家的先进,如不如此何能安天下。

又联想自己最近为征讨金国心急,颁诏圣旨约世侯来朝时日限短,使汉臣心惧,盲目行事,国会自乱。

人人惊恐,不用别国征讨我们,我们自然成败矣。

为一国之君委实做事言讲,必须慎之。先皇成吉思汗将希望寄予我一身,我这样盲动,真是误国振兴啊!

感受自己为帝,保江山社稷更难。

凡事想好了或者说冷静思考再处理,免得恒生枝节,要想把事情办好,还得走出宫殿,到大臣中、官吏中、百姓中体察治国之本,不能做宫殿皇帝;

应以先皇帝为榜样到处巡视,御驾亲征,才能强盛蒙古帝国。

自己想的问题越多,越感到事业难料,不过还得有主次之分,一件一件的去抓,免生乱而无章,想到当务之急,应派人前往南方说服兵马元帅史天泽,想来想去还是派太祖皇帝的使者刘仲禄前去为宜,想到传旨:

“诏刘仲禄晋见!”

传旨官说:“传刘仲禄到御书房晋见!”

随着传旨官的话声在一个时辰内,刘仲禄急忙走来说:“下官刘仲禄给皇帝叩安!”

可汗皇帝窝阔台说:“你是先帝的老臣,在书房免礼,请坐,朕想让你前往南方史天泽处,用好言予以安慰。不可粗心大意,朕前番敕诏,南方各省万户来京听旨,他因军务在身没来领旨,恐他不安,故派你带朕的手喻,前去慰问,不可有误。”

窝阔台皇帝让刘仲禄当使者去往南方。

思索怎能办好学堂,他想还是找达达统嘎商量。

太祖皇帝时期曾办过一期学堂,效果甚佳,办此事非他莫属,只有他能把文化办成继往开来,再下一道圣旨让他统一监理全国学堂、书院,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可汗皇帝窝阔台和侄儿蒙哥由金刀护卫保驾,到驿馆听取各方面意见,这里的人材聚集,人材广泛,多于满天的星斗

。当他们把马拴好。

屋里的人出来说:“可汗皇帝己经到我们这里,”

大家一涌而出,都来迎驾,看皇帝出宫没摆銮驾,没戴皇冠,没穿龙袍,像微服私访。

不过这里的使者,无不认识皇帝窝阔台的。

特别是南方汉族万户侯多半在驿馆,还没有起程。看皇帝亲来,恐怕自己凶多吉少,都在低头偷看,谨慎地说:“向皇帝问安了!”

窝阔台皇帝看到大家这样紧张,他先开口:“各位勿虑,朕来此是为大家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