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石匠的,当瓦工的,学木匠的,做豆腐的,都纷纷来学堂里积极教大家。
虽然不会把这最精髓的部分教给娃娃们和村里人,但是大概讲些皮毛还是可以的。
不仅仅讲做事,也讲做这个事儿遇到的人和事儿,有好的,也有坏的。
赚银子不说,还一家子脸上都有光啊!
最后,就连以前出去做过店小二的,去镇上做过些工的男人们,甚至连会些茶饭的,针线活儿好的婶子大娘们也来凑热闹。
这工钱最终也调整成只要有人来分享些有用的工作经验,就给发一文钱的工钱,而周夫子则是固定每个月额外奖励三十文钱。
当然,在学堂里胡说八道可是不行的。因为分享完了以后,会让大家举手表决,认为值得发工钱的,才能得到这光荣的一文钱。
而且,周夫子还会帮着孩子们总结,从里面学经验教训。
这样周夫子每个月除了每个孩子的束修三十文外,又额外增加了三十五文的收入!
小河村里的人没有人嫌弃这工钱少的,也没有人对给周夫子多发一份工钱不愿意的,他们自己的娃娃们有啥变化,自己家最清楚!
毕竟听了这些,自己家的娃娃们也可以受益,起码多些见识。这现在又读了书,见识又比自己年轻时候多了那么多,以后总得过得比自己好吧?
更何况他们村里可还有个县主呢!只要跟着张家的步子走,别懒,吃饱穿暖可是不用愁吧!
没看着跟着张家种的玉米都有小腿那么高了?今年可是能多收一茬粮食哩!不用挨饿了!
他们可不能拖孩子们的后腿,也得跟着好好学!里正可说了,明年张家还要把制糖作坊交给村里,到时候他们可又能多赚一份钱了!
周夫子看着学习热情高涨的小河村村民,心里也很受触动。
自己这个亲家可真是了不得的人家!福宝都成了县主了,也没说不顾乡亲们,还在想方设法的让村里人也跟着过好日子。
他也不能落后啊!现在家里也松快些了,他也收拾心情,买几本书,准备准备去科考吧!总也得对得起村里人对自己的信任,而且,自家茹儿,总也得能配得上张家吧!
大山和小山就此在小河村学堂开始了求学之路。
每天一大早起来,先是被张东几兄弟操练,然后吃早餐,上学,下午做功课,跟着大柱几兄弟一起干活儿,学习记账算账,晚上又去学堂听交流会,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
刘耕田和邱氏也总算见识到了张家的忙碌,刘耕田没事儿就跟着张三顺去干活儿,有时候也跟着去地里干活儿。邱氏则是帮着刘氏做些家务,缝缝补补,喂鸡喂猪等等,忙得不可开交。
这天,乔掌柜又来了,他是来订契约的。
他拿到调料后把蚝油和味精快马加鞭送回了京都,东家一尝用这两样调料做出来的菜,就被征服了。
让他多订些货,给京都的店里和其他分店都送些。
不仅送了五十两的赏银过来,每个月的月钱还给他加了一两银子。
这可把乔掌柜美坏了!这不是,接到信儿的第一时间,又跑到小河村来了吗?
他今天没有来找福宝,而是来磨张三贵的。
县主都说了可以给他供货了,具体多少跟张三贵商量嘛,乔掌柜当然要来找张三贵了!
“张三爷,您给个话儿吧?最多能给我多少?”
“我不是说了吗,最多各一百斤。每个月我们还得给上头各供一百斤,你这要是要的太多了,我们肯定供不过来啊!你不知道,做这两样东西可麻烦了,好多好多原材料才能做出一斤来。”
张三贵一脸为难,福宝还想开辟新的市场。而且,张大哥上次来信说,皇上也已经帮着推广了,产量要是都给了悦来酒楼,等京都的单子过来了,那他们就没有多余的货供应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