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山河日月新,今朝得幸览玉京。纵使路横百丈冰,不改南山书院行。”
吟毕,众皆鼓掌。此诗以赞扬汉家山河之美,道自己此来是为书院求学。
文漠然坐于席间,随即吟诗道:
“故园有名亦大兴,村人往来多白丁。今岁天都南山行,志在能显功与名。”
意为道自己身世,表明自己的志向。众皆勉励。
明月升离了座,走至窗前,望月吟诗道:
“曾忆幼时别帝京,今来重闻此间音,离愁愁满女儿心,父母多年在边军。”
明月升虽然天真烂漫,个性洒脱,但她自幼时便离了京城,如今回到京城已是十多年后,父母常年在边军,多年未见,今夜饮了些酒,不知是酒意生愁绪,还是触景生情心生愁。
众人听了,皆叹息。
那殿下听得兴起,说道:“没想到姑娘父母还是边将,佩服!佩服!还望莫要愁心!”
随即唤了酒保取来纸笔,呵了呵,蘸了墨,提笔作诗复吟道:
“日落黄昏美,明月生光辉。相逢又相识,同饮一场醉。”
其字浑厚饱满,笔锋如刀。
文漠然亦不甘示弱,接过笔也作诗一首诗:
“斜月过楼顶,淡泼满天清。虫声鸣不停,万家灯火明。”
其字若行云流水,气韵生动。
明月升也作诗一首:
“月在青天上,人间万年望。愁思与哀伤,可曾到远方?”
真是妙笔,那些字清新雅致,像是藏满了无限温柔,却又生出万般哀愁。
三人各自作了一诗,引得那酒保,侍者,琴师,舞女,伙计等人,都来围观,连连赞叹。
这也引来了醉仙楼掌柜,一位徐娘半老的妇人的赞叹。
“三位客官好雅兴,这书院开学在即,我观几位样貌,想必又是来书院求学的吧?我这醉仙楼每年都有些雅士学子在此饮酒赋诗,说来难堪,醉仙楼闻名京城,可这门楼上至今还未得一副佳联;也有些冒充高雅的人士曾题过联,却始终不合我意。”
“奴家看你们几位,在此吟诗作对,心想尔等也应是饱学之士,不妨谁来给我这小楼提个对子,如若中意,愿以百银奉上,如何?”
这文漠然正斟酒小饮,感觉有些微醉,酒意初生,听得那徐娘半老的妇人如此说,正是兴致浓时,就道:“小生不才,倒愿一试。”
“好,如中我意,这顿酒,也不要钱。”
早有几个侍女端着笔墨伺候在旁,铺开纸张来,文漠然脚步有些轻飘飘的,趁着酒兴走上前去,在两张纸张上挥毫写下:
“仙人捧玉杯,与月同相醉。”
笔法惊人,气势磅礴。
那妇人看了两副对联,轻声地念了几遍,连道:“好!好!好!”
又反复来回踱步念了几遍,赞道:“甚好!”
文漠然写完字,回到座位继续喝酒吃肉,整个人有了一种洒脱轻率的感觉,有些醉酒。
那半老徐娘的妇人赞叹完,又转口说道:“不过,不瞒公子,我这醉仙楼开支巨大,近年来生意并不是太好,连续亏损,这一百银还需暂缓些时日,不知公子觉得如何?”
“额,这个……当然没问题,徐娘放心,君子不乘人之危,我也就是趁着酒劲随意写的。”
“我叶五娘所说之事,绝不食言,既然公子放心,那我也立个字据为证。”
妇人说完,叫人取来文书,立了个字据,以为凭证。
立好字据,妇人又拿了五两银子,以表歉意。
文漠然陶然接过字据,看也未看,便揣入怀中,又继续饮酒。
众人又吃喝玩乐一阵,就辞别了醉仙楼,双方各自乘车归去。
醉仙楼楼主得一副佳对,当夜寻了匠人,临摹镌刻于红漆柱子上,灯火一夜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