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齐王司马冏率先扯起了反旗,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纷纷群起响应,坐在皇位上的司马伦顿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大事不好!
虽说从纸面上实力对比双方半斤八两,但赵王心里太清楚了:由于自己登基之后实在不得人心,司马冏、司马颖这么一反,京城里的一大票人都开始蠢蠢欲动了。这叛乱要平,但将领还真没几个信的着的,眼看自己的这帮手下还一个个都是臭鱼烂虾的货色,这该咋办呢?
无奈之下,司马冏只得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把军队分成了好几份,一起去对付叛军。即便是打不垮叛军,起码自己内部也不能闹起来吧?
由于司马冏驻守许昌,讨伐司马伦必然是从东往西打,司马颖驻守邺城,讨伐司马伦自然是从北向南打,至于那个司马颙,除了打打嘴炮似乎也没干啥,先不管他!于是司马伦决定把军队一分为三,一路抵御司马冏,一路抵御司马颖,一路留守洛阳,坐镇中央(不留的话估计内部就闹起来了)。
让我们先看看“东征”的一路吧。司马伦派孙辅、李严率兵七千,张泓率兵九千,司马雅率兵八千抵御司马冏,同时派司马虔率兵八千作为机动部队(这糟糕又无奈的人事安排)。按说本来兵力就处于劣势的司马伦又由于“无人可用”的窘境被迫分兵,简直是给了司马冏天大的馅饼。可惜司马冏嘴炮打的响,但动起手来却挫的很,面对司马雅、张泓的万把人连战连败,战线是一退再退,连粮草都被人家烧了(也可能是中军的战斗力确实比外军强)!不过很快,司马冏又抓住了赵王军指挥混乱,兵力不足的弱点大加反击,稳住了局势,于是双方就在颖水附近陷入了无尽了拉锯与扯皮之中。
眼见东边战线暂时未能突破,让我们掉过视线,看一看北边战况。相较于司马冏,司马颖的河北军兵力更加庞大,已经达到二十万以上的规模(当然战斗力可能较弱)。但是抛开战斗力不谈,就算这二十万人都是二傻子,一动不动站在那让他砍估计都得砍上个十天半个月,因此,他不得不派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来自于宿卫军的三万精锐。
至于为什么只派三万人,这倒不是司马伦轻敌。由于他的总兵力只有十万出头,已经派出了三万多对付司马冏,还有在京城留守三万人以防万一(别忘了旁边还有个司马颙),派出三万人对付司马颖已经是他的极限了,更别说这三万人还是他手下最精锐的部队。
军队是有了,谁来指挥呢?司马伦又陷入了纠结之中。无奈之下,司马伦只能采取与“东路军”相同人事任命的方法:他将三万军队分别交由士猗、伏胤、孙会指挥,并且又命刘琨作为名义上的领导。士猗、伏胤、孙会这三个家伙平时就谁也不服谁,这样这制约的效果不就来了嘛
至于那个刘琨,虽说有个主帅之名,却毫无主帅之实,估计平时的工作尽是和那三个家伙和稀泥了。不过考虑到毕竟是个主帅,刘琨的“主帅直辖军”还是有数千人的规模。再多?那可真没有了。
就这样的人事安排,打打顺风仗还可以,估计一逆风自己就崩盘了。但鉴于他们的军队毕竟是精锐部队,一场仗打下了,司马颖不敌,折军数万,竟有了撤军的念头。关键时刻,司马颖的幕僚卢志提出了反对意见。卢志表示,我军虽败,但敌军大胜之下必生轻敌之心,而我军若就此驻足不前,士气则会慢慢消磨殆尽,如今应继续挑选精兵,出其不意再次发动进攻啊!
司马颖一听有理,随即命赵骧率八万精兵,与王彦一道进发,在温县处又一次与司马伦展开了对峙。
温县,正是河内司马氏的故乡。要是司马懿在天有灵,估计也应该看到他自己的报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