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割草(1 / 2)小民的日子首页

割草交给生产队里,可以挣工分,这是有孩子农村家庭减轻生活负担的途径,是孩子为家庭做贡献的开始,是孩子走向自食其力的开端,是孩子们释放精力的一个出口,是美好期望的起点。

割草,实际上是割牛草,喂牛用的青草。每个生产队都养牛,耕地、耙地、打场等等全靠牛,没有机械,全靠人力畜力。三队比较大,人口多、土地多,在全大队数一数二的,养的牛自然也多,有七八头水牛。闲暇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可以在暑假或夏天的早晨、傍晚割草交给生产队,按照上交草量兑取工分。

如果孩子们上交的青草较多,牛当天吃不完,生产队收草的人就会估摸着限量收取,把配额分配到交草的各家。多余的部分各自背回家,晒成干草也就是浆草。秋天的时候,队里会统一收缴浆草,留着冬天没有青草的时候喂牛,按数量质量给交草的各家记工分。

二子是家中割草的主打力量。

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工,割草也一样,首先要把镰刀磨好。二子刀磨的好,无论是把镰刀放在刀砖上磨,还是刀砖放在镰刀磨,他都能运用自如,拿捏得准确到位,一点儿不亚于《红灯记》中走街串巷专业磨刀人的水平。刀是否磨好了、是否达到了他要求的锋利标准,二子有几种检验方法。一是剃腿上的汗毛,就像理发师傅用刮刀为顾客刮胡须那样,用镰刀贴着腿上皮肤轻轻一拉,如果汗毛倒了一片,就说明磨好了,够快;二是用大拇指肚浮在刀口上来回拉拭,当然拇指必须与刀口保持绝对垂直状态,宁神静气,有时甚至闭上双眼,全神贯注集中体会拇指肚上的感觉,涩涩的而不油滑,也能说明刀磨好了;三是看,刀锋对着眼睛,如果看不到刀口,就说明磨好了;如果看到的刀口呈一条白线,那就需要继续磨。

二子割草,会选地。张庄、十堡、三斗北,南荒、北外、丁唐沟,附近的这些田地,什么时候去哪块,别人看上去随随便便,其实不然。在二子心里有本账,有一张地图。哪天去哪、哪些地方能连续去几次、哪些地方隔几天去一次,都有着明确的标注,明镜似的,从不走空,每次都是满载而归。二子割草一般不走远,两公里外的很少去,朝东北的河堆上、豆地里、稻田埂上去的比较多。附近各个地方牛草生长的规律被二子摸透了,一清二楚,如何让它们修生养息,二子心里有精确安排。二子割草不扎堆,几乎不与庄子其他人交流,只带上三子一起,独来独往。

二子割草的用刀技术堪称一流,无可挑剔,庄上同龄人望尘莫及。一小片刚刚长出地表,还是毛绒绒不高的嫩草,一般人抓不上手,下刀又入泥,二子就能毫不犹豫地抡起镰刀,紧贴地面,左右挥舞,三下五去二,眨眼功夫,几捧老牛特别爱吃的嫩草已经收入篓中。二子管这叫“剃胡子”,割草割出了刮胡须的感觉和水准,试问天下谁能敌?秧田畦梗上的草,则是另一种割法。就见二子蹲下身子挺直腰杆,左手抓草,右手持刀,左右手同时来回拉扯,刀口与刀背呈鱼鳞状左右翻飞,镰刀像是被一双无形且有力的大手推着向前走,仿佛梁祝化身的蝴蝶翩翩起舞,很快一垄秧畦的草便被割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