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黄河上设渡口,基本是按沿岸大队设置。在张庄设有一个,向南邻大队九堡有,向北邻大队十三堡也有。设在张庄的渡口并非张庄经营,而由李庄经营,在李庄也不是由其它生产队经营,而是由三队经营。大概是因为三队在河东有地的原因,李庄大队的渡船一直是由三队的双木经营着。
渡船开始用的是木船,到双木摆渡时换成了水泥的。水泥船大了许多,平整结实稳重。船头和船尾有两个舱室,舱面平着船面,主要供船工站立腾挪。舱室中央有一个直径不足一米的圆口,供人爬进爬出,平时用铁皮盖子盖着、上了所。船头的舱室铺了一些麦草,秋冬春季没人过河不需摆渡的时候双木就躺在里面休息;夏天不行,太热太闷。船尾的舱室存放了双木的一些私人杂物。
本大队的人坐船过河不要钱;邻近张庄的人家可以过一次交一次钱,也可以按年一次性交清。一次性交的,会优惠一些;可以用交粮食代替,例如一年二十斤小麦,也可以给现金;其他地方人乘船过河,则是一过一结帐。
渡船是大队的,摆渡人是大队安排的,不算公差,但参照公差管理。双木不需要参加生产队劳动,这一点象公差;但双木又不拿工分,这就不是公差了;但收的过河钱归双木,而收钱的标准又是大队规定的,也算是自负盈亏。其实,双木挣头大,比下地劳动强,一般人谋不到这职位,这在大队算是肥差了。双木爷,老革命,在公社银行工作,在乡里有人脉,有能量,双木的弟弟双习就是通过父亲的操作到乡窑厂上了班。双木这事不用说,傻子都看出来是他爷运作的结果。
双木慢性子,不爱讲话,天塌下来也是一付不急不躁的样子,做事慢慢吞吞,撑起船来悠哉悠哉,从来不知着急为何等情势,这倒契合了撑船必须具备的性格优点。行船不比走马,急不得,慢慢来才安全。坐双木的船,踏实。
有一阵子,在河两岸附近地区刮起了喝仙水治病狂风。
先在河东张码的一个水塘,说是被神仙投了药,喝了塘里的水包治百病。张码不远,过了河,再走八里路就到,于是庄上好多人带着大瓢小桶前往。据说水塘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都是汲水治病的人。庄子上喝了仙水的人,大部分病情没有变化。但也有例外,思堂妈喝了之后,多年的头疼病就减轻了许多。哪怕只有一个人因喝水病情减轻,就足以说明这水有疗效,管用;至于有人喝了没起作用,那可能是没对症,不能说明这水没药效,去了取水的都这么认为。
没过几天,又有传说这神仙又在张港的一个水塘投了药,于是人们又拥向张港的水塘。这一次喝了仙水的人大部分见效,差不多都拉了肚子。拉肚就是排毒,拉的越多排毒越多,毒排完,病就好了。于是喝水的人们私底下相互悄悄地打听着、比较着谁拉的多。
福音,神仙终于来到河西投药了,就在李丁沟,李庄的病人们特别是那些不便行走的老年病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李丁沟是在三队北边不到一里地的一个自然庄子,这回取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