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父母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1 / 2)病中散记首页

最近都醒的挺早的,七点起来收拾了一下,去移动厅办宽带,等了两小时。在沙发上眯一会儿,中间隔着两个人是一个五六十岁上下的老奶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儿。孩子一直哭闹不止,要找妈妈。老奶已经很不耐烦了,婴儿车就放在我坐的角落沙发位前面,她把孩子提起来像是扔垃圾一样扔进小推车里。好了,哭的更厉害了。整个大厅都是孩子的哭声。她又抱起来,坐回沙发。孩子坐在她腿上,伤心未止。她猛然间抱起孩子往地上一扔,那孩子根本没反应过来,我也没反应过来,就听到孩子头碰在地上的声音。旁边的女士看了眼那个老奶,口里很小声地念了一句天呐,见老人没有要抱孩子起身的意思,女士起身把匍伏在地上仍然哭泣的孩子抱起,交还到她怀里。

小孩子,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依赖母亲,这是人之本性。大脑没发育完全,学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很正常的,连她自己作为一个成人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理性,何况是个小孩儿。我并不是讨厌孩子的哭闹不止吵到我。哪一刻,我忍住了报警的心(我实在没有心力搅和这些烂事),我好想抱一下那个孩子,但是我也忍住了。我不懂孩子不能吃口香糖,递了一块儿过去,还好旁边玩儿手机的大哥提醒我孩子不能吃,可能吞食,感谢大哥的提醒,请原谅我的无知。

我们这个社会似乎对孩子的容忍度越来越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厌童现象的出现,譬如在火车、高铁上吵闹的孩子,网上常能看到为此吵架吵得不可开交的家长朋友。当然,也有很礼貌的年轻夫妇,懂得给同一个车厢或航班的乘客准备一点小礼物,表示对孩子可能会出现哭闹的歉意。

可能是过了三十而立的年纪,现在看到孩子,还是会觉得他们可爱、活泼,真像是课本里讲的那样,他们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和未来,而我已然如此,只能在这里写这些无用的文字。

但是我也要为我在本科见习时的错误而道歉。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课间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儿拉着我打篮球,要我投一个超远距离的三分,我没想到篮球架下面有很多孩子,还好没有打到孩子们,否则罪过也。次日,在办公室,见习所在班的孩子们一大群来围着我、拉着我,要我去操场玩儿,我因为昨天的错误而心生胆怯,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可是孩子们还是跳着、吵着要我去,我情急之下不知如何处理而采用了最粗暴的方式再次拒绝了孩子们的邀请,挣脱衣服,摔门而去。我要再次为自己的无知和鲁莽抱歉,这也是我本科毕业,一直不敢去小学的原因之一。时隔十年之久,我终于有勇气谈起此事。孩子们,叔叔再次为当年的行为表示我的歉意。现在,我已懂得了理解和包容你们的活泼、调皮,可是我已然没有任何办法弥补我的过失。

说起来,好巧不巧,回家路上又遇到一个小孩儿戴着太阳帽、穿着凉鞋、短裤、黄色的无袖 T和奶奶一起捡水瓶,和奶奶并排走在前面,耀眼的阳光下显得尤为亲切。好 S不 S,回到家,遇到楼上老奶又打孩子。我实在很困,可是我睡不者了,我必须做点儿什么,都则别想睡了。

我想起小时候,在老房子,两进的院子,在左边后面多出来一间卧室,是房子最左角落里,再后面的天井是一些机器。夏天,大人都在前面院子里乘凉、看银河星空,摇着蒲扇,看北斗星。白天在田野里野了一天的小孩儿,晚上很早就困到睁不开眼,常常比大人早睡,而噩梦又特别多,哭到声嘶力竭、浑身瘫软、鬼压床到动弹不得半点儿,喉咙吼破了也没有人能听见。这种无助、无力感,至今犹如刚发生的事情,堪比记忆犹新。

作为一个小学教育本科的毕业生,没有成家立业,没有养育过孩子,现在医生说更不能生娃了。以我身边眼见或互联网世界的丰富见识和一点点理解,我以为,养育孩子,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点应该做到。用冯唐的结构化理论、金线原理,冯三点说三点,至多不超过五点,把事情想清楚、讲明白。抓落实就不是我的责任了。嘻嘻。

一、父母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而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你还可以做第二次、第三次父母,可是孩子只有一个回不去的童年。人生的每个阶段应该是逐渐成熟的,而这个过程是自我觉识和外界修炼的结果。

人,从出生在家庭,三岁上幼儿园,他开始接触家庭成员以外的人,他开始要交朋友、独自睡觉、自觉吃饭、上厕所、学会融入集体,也可能会享受自己独处、玩积木的时光。及至中小学,他开始熟悉学校周边的环境,哪里有小卖部、书店、超市、菜场、公园,甚至网吧、台球厅、洗浴中心。

小孩子,从只会哭、笑、嘴唇蠕动,牙牙学语到坐、卧、爬、站、走,都是过程。及至二三岁的孩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时间吃饭、玩耍,这都是父母应该教会的事情。可是这需要父母极大的宽容度和容忍度,你们是平等的存在,尽管此时他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双双依赖于父母。忍耐,不是没有规矩。我只是想,我们从单身到结婚生子,经历了人生身份的转换,开始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我们应该用新的生命身份——父亲、母亲的身份——来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也不应该是粗暴的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