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1 / 2)从打工仔到总裁首页

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一座大山,一座城市,大山和城市的记忆就是生活在那里的人。

有些记忆,如过眼烟云,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不留痕迹;有些记忆,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清晰,挥之不去。

时间像秋天吹过的风,落叶是它留下的痕迹。那些随风飘落的记忆,却始终匍匐在我们生命的瞬间。

坎坎坡——是我生命中最早的,也是最温暖的记忆。

那是一个大巴山脉腹地十分偏远的小山村,绵延的大山阻隔了村民们往外行走的道路。山里的人很少走出去,山外的人也很少走进来。

三十几户人家散落在山洼底部朝阳的缓坡上,一条弯曲的泥泞小路从村子里延伸到山下很远的地方。

村民们住的房子都是从山上砍伐的柏树依山而建,有高的也有矮的,有两三间的也有五六间的,像牛粪球一样散落在山坡上。

十年前,村里赵恒原的独生子考上省城的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的一家出版社工作,这在坎坎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赵春明是第一个走出坎坎坡的年轻人。

六年前,村里李家大小子高中毕业考上了乡上的计生专干,端起了公家的饭碗。四年前,李家二姑娘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的幼儿师范,现在乡上中心小学教书。

两年前,李家三小子高中毕业,分数上了一本线,报考了省城的重点大学。同年,李家四小子初中毕业,考上了市里中医专科学校。

这在坎坎坡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村民们都说,要是在清朝那会儿,李家就是“一门四秀才”了,说不准还要出个“举人”,这当然是指李家三小子。上了大学,在村民们眼里就是高中了“举人”。

村民们都把赵家和李家作为教育子女的榜样,要孩子们好好念书,长大了识文断字,像赵家和李家孩子那样有出息。

其实,村民们除了茶余饭后羡慕李家“一门四秀才”外,他们最美好的愿望还是盼望有一个好年景,不干旱、雨水稠,家里人每天都能吃上饱饭,这才是他们盼望的最真实的幸福。

在那些木房子周围,村民们都种植了一些果树——桃树、杏树、梨树、柿子树、樱桃树、李子树……

春秋季节,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到处都弥漫着花草和泥土的香气。苍翠的绿树、绽放的花瓣、幽静的溪水,应和着一声声清脆的鸟鸣,让人心旷神怡。

五六点钟,男人们便起床下地干活,女人们在家开始做饭。

木房子顶上缭绕着的淡淡炊烟,与村子上空的晨雾融合在一起,如丝带般在空中飘荡,将远方的云彩晕染成一片梦幻般的蓝色。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静得连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都听得见。

站在一里开外的山坡上,能够听到村子前面溪水的流淌声,大槐树下孩子们玩耍的嬉闹声,农家院里的犬吠和鸡鸣声……

七八点钟,下地劳作的男人们回家吃早饭。

这里的村民们大都不在家里吃饭。男人们聚集在村子里的老槐树下,土碗里大都是玉米糊糊或白面疙瘩,里面混杂着自家做的酸腌菜,再用筷子串上几个玉米窝头。

他们有的在地上蹲着,有的在石头上坐着,不时还有少数的女人和孩子前来凑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