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章 淮南王的自取灭亡(1 / 2)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首页

没想到外部的民族还没有被驯服归顺,国内却已经发生了叛乱。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他们联手策划反叛,竟然妄图颠覆国家的政权。幸运的是,他们的阴谋被及时发现,所以没有用兵打仗,叛乱就被迅速平定了。刘安和刘赐都是原来淮南王的长子。文帝因为同情长子因犯错而失去封地并自杀的遭遇,于是将淮南原来的领地一分为三,分别封给了长子刘安、刘勃和刘赐为王。其中,刘勃最初被封为衡山王,后来改封为济北王,但不久后就去世了。刘赐则是从庐江王改封为衡山王的。虽然刘安和刘赐是亲兄弟,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非常紧张,互不相容。刘安非常喜欢读书,还特别擅长弹琴,他也很想赢得民心,吸引文人学士来投靠他。因此,他的门下食客数量众多,达到了数千人。在这些食客中,有八个人特别有名,他们分别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被和晋昌,因为这八个人特别有才华,所以被人们称为“淮南八公”。刘安让这些食客撰写了书籍,其中包括内书二十一篇和外书三十三篇,这些书籍后来被整合成一部著作,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淮南子》。除此之外,还有中篇八卷,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神仙和黄白术。黄白术是一种能够用特殊方法将黄金白银炼制成的术法,因此得名。在汉武帝刚即位的时候,刘安从淮南国来到京城朝见,并向汉武帝献上了他撰写的内书。汉武帝阅读后大加赞赏,认为这本书非常珍贵。接着,汉武帝又让刘安撰写《离骚传》,刘安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同时还呈上了歌颂汉武帝功德的文章以及《长安都国颂》。汉武帝本来就喜欢文学和艺术,他看到刘安学识渊博,擅长写作,自然对他非常器重。而且,刘安还是汉武帝的叔父辈,因此汉武帝对他更是特别关照。那时候,武安侯田蚡与刘安秘密约定,将来要推举刘安为皇帝。刘安被田蚡的甜言蜜语所迷惑,于是产生了反叛朝廷的邪恶念头。在建元六年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彗星。有人悄悄告诉刘安,说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也出现过彗星,但那时的光芒不过几尺长,而现在彗星的光芒却几乎横跨整个天空,这明显预示着将有更大规模的战乱即将爆发,情况可能比上次还要严重。刘安听了这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开始着手准备,他修缮兵器,积累金钱,为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乱做足了准备。后来,庄助被朝廷派去安抚南越,刘安又故意将他挽留了几天,希望能够与他建立深厚的交情,以便将来作为自己的内援。尽管刘安已经做了这么多准备,但他还是觉得不够,于是他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他秘密地嘱咐自己的女儿刘陵前往都城长安,让她去暗中侦察朝廷的动向和内部情报。刘陵年轻漂亮,口才也很好。她到了长安后,以进入皇宫内省为借口,自由出入皇宫,没有任何限制。她随身带着很多钱,靠着财富和美貌,结识了很多朝廷大臣,谁不喜欢和她交往呢?其中,有个叫鄂但的人,他是已故安平侯鄂千秋的孙子,年纪和相貌都与刘陵很般配,两人便私通起来。还有一个人是岸头侯张次公,他在壮年时就被封为侯爵,气度不凡,也和刘陵秘密交往,成了她的密友。刘陵通过这些关系,成功地将朝廷内外的情况都打通了,她经常秘密写信给淮南的刘安,向他报告朝廷的动向。

淮南王的王后名叫蓼荼,她是刘安深爱的人。蓼荼为刘安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刘迁。除此之外,刘安还有一个庶出的长子,名叫刘不害,但他一直不受父亲刘安的宠爱,所以没有被立为储君。因此,刘安就立了刘迁为太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迁逐渐长大成人,他娶了王太后的外孙女作为妃子,这位妃子就是修成君的女儿金蛾。刘安原本打算通过这门亲事来攀附王太后,希望王太后能成为他的保护伞。但不幸的是,王太后去世了,刘安就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势力。刘安还担心太子妃金蛾可能会察觉到他的某些阴谋,并暗中向朝廷举报。为了防范这个风险,他又秘密地嘱咐太子刘迁,让他与妃子金蛾反目成仇,故意装作关系不和,甚至长达三个月都不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意思是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互不理睬)。刘安又假装出来劝和,硬是让刘迁在夜里进了太子妃的房间,但刘迁就是不肯和太子妃同床共枕。太子妃一气之下,要求回都城去。刘安就派人护送她回去,并向汉武帝上奏说明了情况,表面上还把责任都推到了自己儿子刘迁身上。汉武帝还真信了刘安的话,准许他们离婚。刘迁从小就喜欢练剑,总觉得自己剑术无人能敌。他听说郎中雷被也很擅长剑术,就想和雷被比试一番,看看谁的剑术更高。雷被多次拒绝,但刘迁就是不听。两人终于开始比试,结果刘迁的剑术还是不如雷被,还被雷被不小心划伤了皮肤。刘迁因此就对雷被怀恨在心。雷被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子,恐怕会遭到报复,正好那时候汉朝朝廷在招募士兵从军,雷被就向刘安请求,愿意去都城投军效力,以此躲避灾祸。刘安事先从刘迁那里得知雷被有意逃避责任,可能会因此被免官。于是,雷被干脆偷偷跑到长安,上书揭发刘安的罪行。汉武帝得知此事后,派遣中尉段宏前往淮南国进行调查处理。刘安父子得知段宏要来,心里盘算着要刺杀他以绝后患。但幸运的是,段宏的命不该绝。他一到淮南国,只是简单地询问了雷被被免官的情况,并没有涉及到其他敏感的事情,而且态度非常和蔼谦逊。刘安见状,觉得段宏此行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大的麻烦,于是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决定与段宏周旋,只是拜托他帮忙缓和一下局势。段宏答应了刘安的要求后,就离开了淮南国,回到都城向汉武帝复命。汉武帝召集公卿大臣们询问对刘安一事的看法,大家都认为刘安阻挠朝廷的明确诏令,不允许雷被前往都城为国效力,这样的罪行应当被处以弃市的极刑。但汉武帝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只是决定削去刘安的两个县的封地作为惩罚,同时赦免他的其他罪行,不再追究。然而,刘安对此仍然感到羞愧和愤怒,他抱怨道:

“我一直努力践行仁义,怎么还会被削地呢?”

(这种所谓的“仁义”行为,其实并不符合仁义之道。)于是,刘安开始与左吴等人日夜不停地研究地图,准备行军的路线,打算在不久的将来起兵反叛。

当时,刘安的庶长子刘不害有个儿子,名叫刘建,年纪已经不小了。刘建看到自己父亲一直不受刘安的宠爱,心里常常觉得愤愤不平。于是,他暗中结交了一些身强力壮的人,打算找机会杀掉太子刘迁。然而,这个计划却被太子刘迁多多少少知道了一些。刘迁非常生气,竟然把刘建绑了起来,多次对他进行鞭打责罚。刘建心中的怨恨无法排解,于是他派自己的亲信严正前往都城,呈上一封密信。信中写道:

“我听说良药虽然苦口,但能够治病;忠言虽然逆耳,但有利于行动。现在淮南王的孙子刘建,才能出众,但王后蓼荼和太子刘迁却屡次想要加害于他。刘建的父亲刘不害无辜受害,还曾被囚禁,他们日夜召集宾客,暗中商议叛逆的阴谋。现在刘建还在,陛下完全可以召见他进行询问,以证实这些事情的真相,免得养虎为患,给国家带来祸患。”

汉武帝接到这封密信后,又将此事交给了廷尉处理,并命令河南的官吏就近对刘建进行审讯。正好这时,辟阳侯的孙子审卿,因为祖父曾被淮南厉王刘长杀害(这件事我们在前文已经讲述过),心中一直怀有复仇的念头。于是,他暗中调查淮南王刘安的谋反行为,并将所了解的情况告知了丞相公孙弘。公孙弘得知后,立即写信给河南的官吏,要求他们彻底追查此事。河南的官吏接连收到皇帝和丞相的命令,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立刻将刘建传来,进行了详细的审问。在审问过程中,刘建为了私利,竟然将淮南王的所有罪状都推到了太子刘迁的身上。审讯官员将这些供词记录下来,并上报给了朝廷。刘安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坚定了谋反的决心。

早先,衡山王刘赐在前往都城朝见汉武帝的途中,经过了淮南国。刘安热情地接待了他,两人消除了过去的嫌隙,重修旧好,并秘密商议了一些事情。其实,刘赐原本就有反叛朝廷的念头,得到刘安的联络后,更是欣然同意。之后,刘赐回到衡山国,便以生病为由,不再前往都城朝见汉武帝。刘安的部下中有很多性格浮躁、喜欢闹事的人,他们多次劝说刘安起兵反叛朝廷。然而,只有中郎伍被极力反对这个计划,他多次向刘安进谏,希望他能放弃这个危险的想法。但刘安不仅不听伍被的劝告,反而还将伍被的父母拘禁起来,逼迫伍被与自己一同参与谋反计划。面对这种情况,伍被仍然坚持哭泣着劝阻刘安,希望他能回心转意。等到刘建被朝廷传讯的消息传来,淮南王刘安的处境变得更加紧迫。尽管如此,他还是向伍被征求对策。伍被于是分析道:

“现在的情况是,各个诸侯都没有反叛朝廷的心思,百姓们对朝廷也没有怨气。大王您如果突然想要起兵反叛,那么成功的难度会比当年的吴楚七国之乱还要大。如果真的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我们只好采取一些策略。比如,我们可以伪造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公文,假称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杰迁徙到朔方去。同时,我们还可以伪造朝廷的逮捕文书,逮捕各诸侯的太子和宠臣,以此来让民间听到风声后产生对朝廷的不满,也让诸侯们对朝廷产生疑虑和背叛之心。然后,我们再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四处游说,引诱和联合他们一起反叛,或许还有一线成功的可能。但我还是要提醒大王,一定要审慎考虑,不要轻易做出决定!”

伍被没有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极力劝阻刘安,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自我误导。刘安已经下定了反叛的决心,于是他私自铸造了皇帝的御玺,以及丞相、御史大夫、将军等官员的印信,为他的反叛计划做准备。他还打算派人假称自己犯了罪,前去投靠大将军卫青,寻找机会行刺卫青。同时,刘安私下里对身边的僚属说:

“汉朝朝廷的大臣中,只有汲黯一个人正直无私,能够坚守节操,为道义而死,不容易被人迷惑。像公孙弘等人,都是随波逐流、逢迎拍马的人。如果我起兵反叛,他们就像是被揭开的蒙布、被摇落的枯叶一样,毫无抵抗之力,根本不值得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