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问政(2 / 2)苟在乱世当地主首页

天气寒冷,会导致粮食歉收,粮食短缺会引起粮价不断增长,嘉靖三十年时候粮价每石只需三四百文,可到了万历后期,粮食已然暴涨一倍有余。

到了天启七年,粮食价格更是飙升到了一两三钱银子每石,粮价高涨,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只能节衣缩食,粮食减产乃至绝收,则意味着大量的农户因为交不起租子和赋税,进而只能举债维持生计。

而举债则意味着土地被兼并的开始,北方粮食大量减产,而朝廷却在北方,于是只能由南方输送海量粮食前往北方,这一路上产生的消耗也极其可观,再次导致粮价攀升。

总而言之,天灾是大明困顿之始,无数失地甚至无以活命的百姓只能揭竿而起,形成延续至今难灭的造反之潮。”

邓平呵呵笑道:“天灾导致人祸,说的不无道理,你继续。”

“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华夏王朝之大敌,大明自立国以来便试图通过分化、打压、拉拢的方式针对草原上诞生统一的游牧政权,然而成效一般。

建州女真崛起于白山黑水之中,民风彪悍善斗,他们与天争命,无惧生死,故有女真满万不可敌之说。

建州女真自老奴时起,对草原通过战争、联姻等方式迅速壮大,终成大明腹心之患,万历年间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崇祯年间,又有松锦之败,大明边军精锐为之一空。

再追根溯源,崇祯皇帝之所以会让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其始在于先征辽饷,后征三饷,征来征去,征的无数百姓彻底没了活路,是以逆贼能以一户百姓,轻易啸聚数万乃至数十万人马。

所以在学生看来,大明若亡,女真崛起是重要之因,而崇祯横征暴敛导致万民皆反则是果。

至于崇祯帝,崇祯疑心病重,因疑心杀袁崇焕,因疑心掌国十六年,换首辅如走马灯,因疑心将唐王削爵锁拿于凤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还有太祖以天下奉养宗室的制度,恐怕太祖皇帝自己也没想到,大明还没享国三百年,宗室的数量已然到了倾国之力也难以奉宗室的地步吧。

朱家子孙不得经商、做工、为官等等,他们活着一天就能从官府领取钱粮度日,如此匪夷所思之制,学生实难理解。

也许太祖皇帝算术不好,他根本想象不到两三百年后朱家子孙会庞大到何等地步,也没想过奉养朱家子孙会让大明的财政承受何等重负。”

邓平淡笑,这冒襄不愧是复社骨干成员,这一番见解不说鞭辟入里,至少也将明王朝的痼疾,分析的八九不离十,至于某些没说的,邓平觉得以冒襄的身份不便说罢了。

比如士族免税制度……

“你觉得袁崇焕该死否?”

冒襄一怔,蹙眉道:“该死,但不该那时候那样死。”

“为何?”

“袁崇焕督师蓟辽,整备军务,成效不俗,在其督师蓟辽前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也颇奈其功,也因其战功赫赫,所以袁崇焕在军中威望甚高,足以镇的住边疆的那些骄兵悍将,有其镇守宁锦防线,也足以让金贼忌惮,不敢轻撩其锋,以至于金贼因粮食短缺不得不叩关抢掠之时,都不敢走袁崇焕防守之地,而是绕过蓟州防线,翻山越岭,死伤无数,才直逼北都城下,是有己巳之变。”

邓平笑道:“故而你觉得袁崇焕不该死,然而袁督师被凌迟之时,北都城百姓弹冠相庆,恨不得分其肉食之,夺其血饮之,这是不是说百姓也觉得袁督师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