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中一片眩晕,眼前的景象一切开始慢慢变得明晰起来,不时能听到纷杂的穿梭声。
李亨躺在明黄绣床上,望着房间里几个侍立的丫鬟和太监,眼神一阵迷怔,我这是到了这是什么地方。
正沉思间,旁边眼疾手快的小太监欣喜扑上前来,喜喊到:
“太子殿下,您醒了,可吓死奴婢了。”
什么?太子?
李亨道:“哦,这......刚才你是在叫我吗,这是哪里啊?”
小太监慌忙说道:
“太子殿下,您不记得了吗,这是太子府上啊,我是您的贴身太监辅国啊,方才殿下突然昏迷,刚才宫里高公公派人来宣旨了,让您立刻进攻面见圣人呢”
说到此,小太监赶忙压低了声音道:“哥舒翰将军正在潼关和叛军激战,此番圣人突然召见,恐怕是前方战事不妙啊”。
等等,脑子有点乱,
高公公,叛军,守潼关。
唐朝历史上姓高的有名太监印象中只有一个高力士,高力士是跟随唐玄宗李隆基的贴身太监,备受恩宠,再加上现在的潼关叛军。
李亨一下子就清醒了,这下玩大了,难道我这是回到了唐朝?这不正好遇到了安史之乱吗,我竟然变成了历史上的唐肃宗李亨。
我去,要不要这么坑,莫名穿越唐朝也就算了,怎么会偏偏跑到这个倒霉的节骨眼上,这是公元756年,八年的安史之乱已经拉开了序幕了。
他叫李来亨,本是一名科技公司的工程师,在和同事团建在漂流过程中出现了意外侧翻,被卷入到了洪流之中,意识全无,再睁开眼的时候,就成了现在。
思索了几秒钟后,李亨接受了现实。穿越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族,过的996的牛马生活,人生一片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现在这个身份可就强太多了,太子李亨,帝国的储君,名义上大唐王朝的第二话事人。
不过历史上李亨的一生相当苦命,他最开始是无缘太子位置的,只是李隆基众多儿子中的一个闲散皇子,一直在长安的十万宅中生活了13年。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因李隆基宠妃武惠妃的诬告,构陷王皇后和太子李瑛兄弟三人,李隆基一怒之下不加详查,下令处死太子李瑛和两个兄弟,史称“一日杀三子”。
此后太子之位空缺,宰相李林甫极力推荐武惠妃之子李琩,而玄宗则中意于年成仁孝的忠王李亨,因此太子之位悬而不决。后高力士提醒玄宗“推长而立,谁敢复争”,玄宗乃拿定主意,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立李亨为太子。
因此李亨自上位起,担心李亨称帝后对其打击报复的李林甫,就想尽一切办法对其进行敌对和构陷。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玄宗年迈王朝即将倾覆的关头,李亨又无奈的承担起平叛的重任,在位六年,苦苦经营,倾力恢复山河,直至驾崩,也未能彻底平定安史之乱。
联想到此,李亨脑海中涌现出唏嘘遗憾之一感。既然天命使我至此,我便绝不会任由大唐从此走向衰落。
“辅国是吧,你不是说宫里传旨让我进宫吗,伺候我更衣吧”,李亨冲着身边的小太监说到。
李辅国在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权宦,因拥立李亨继位有功,掌管禁军,在肃宗、代宗两朝横行朝堂,骄横跋扈,不过此刻还未尝过权力滋味的小太监,尚是一个心思纯洁、恭敬顺从之人。
“是,太子殿下”,李辅国向几个侍女一摆手,喝到:“没想到殿下吩咐吗,快过来伺候殿下更衣入宫”。
“另外,快通知太子妃和世子,殿下醒了”。
李亨道:“等我回来再说,宫里传旨必有急事,传旨太监此刻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