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 大宛内的三国鼎立(1 / 2)穿越大汉,我成了匈奴国师?首页

很快王也便击溃了偷袭粮草的那帮人,在抓住几个人侯,也不多废话,直接大刑伺候,很快就招了。原来他们是赵王刘昌手下的人。

刘昌也是个有野心的,自从来了大宛,就开始积极扩张领土,大量招募兵士,厉兵秣马。

而如今大宛内部较为强大的诸侯就有他一个。

说起这赵国,发展历程还是比较曲折的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封张耳为赵王,西汉立国后得以保留,张耳死后其子张敖即位。

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张敖被降封宣平侯。同年,刘邦徙封代王刘如意为赵王,后刘如意被吕后杀死,又改封刘邦第六子淮阳王刘友为赵王,刘友被吕后幽禁而死,又改封刘邦第五子梁王刘恢为赵王,刘恢殉情杀,同年十二月吕后封吕禄为赵王,后吕禄于“诸吕之乱”中被杀。

汉文帝继位之后,立刘友之子刘遂为赵王,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刘遂因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自杀,国除。

汉景帝前元五年(前152年)改封其子广川王刘彭祖为赵王。汉武帝时期,则是刘彭祖之子刘昌在位。

此前私藏罗马人的就有他一个,也不知他是从罗马人那里得了什么好处或是承诺,竟敢直接起兵造反了。

不过这个暂时也不重要了,等擒住他自会知晓。

现在王也更关心的是那批神秘人,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罗马军队了,也不知道他们来了多少人,装备如何。

不过王也也不虚,好歹也制造火枪这么久了,他带出来这五万人不说人手一杆,但凑个两千杆还是没问题的。不过这个东西更适合出其不意,若是早早泄露出去,他们必然有防备。

不过对于兵法布局这些王也并不擅长,所以他只是将此消息单独告知了卫青,交由他去排兵布阵。

由于王也这边开始掺和进大宛内部的战争,其他诸王也加快了进攻步伐,几乎可以说是不计生死的开始攻城陷地,当然了,这些死掉的大部分都是他们在大宛内抓的壮丁或俘虏,毕竟他们也清楚,大宛本地人太多对他们有益无害,死了更好。否则以后带兵出去征战还要防止后背起火。

而王也和卫青这边反而减慢了进攻步伐,任由他们扩张。在诸王兼并的时候,王也他们开始挑选出两千人组成神机营,开始操练火枪。事发突然,王也也找不到那么多练过火枪的人,只能靠战场来锻炼人了。

神机营的训练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王也亲自监督,一丝不敢懈怠。然而,他们的行动还是引起了诸王的注意。

主要还是他们注意到每次想去抢夺卫青他们占领的城市,总是人还离好远就莫名其妙死了。而那个距离很明显还不在弓箭的射程范围内。

虽然每次王也只允许他们杀一小部分敌军,但却耐不住次数太多,各处加起来都死了快两千人了。

虽然诸王感觉奇怪,但现在正是兼并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分心,于是都是把这个疑问压了下来,这也使得王也他们有了喘息的空间。

又是半月过去,大宛内部开始趋于平稳了。据探子回报,现在大宛内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势,其中一方就是他和卫青占领的那一部分,还有一方是之前派人打他们粮草主意的赵王刘昌,另一方则是楚王刘延寿。

说起这楚国,那也是一波三折的。西汉初韩信曾被封为楚王,但很快被降封淮阴侯,后刘邦改封异母弟刘交为楚王。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楚王刘戊因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自刎,汉景帝改立楚元王刘交第三子、刘戊的三叔平陆侯刘礼为楚王。现在担任楚王的是刘延寿。

现在三方势力三分天下,兵马最多,兵锋最盛的自然是赵王刘昌。但粮草最丰,地域最好的却是楚王刘延寿,至于王也这边,可以说是两不靠了,要不是他们背后有玉门关作为支撑,估计连粮草都弄不到。

不过王也这边有火器,不管是对上哪边都能打上一打,而且王也这边还有个优势,那就是其他两方的兵马都是刚刚经历过各种战事,正是疲惫之时,但王也这边已经养精蓄锐很久。

不过王也不打算出击,他打算放养着楚王和赵王。一是因为这两人都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他们的命运该由武帝来决定。二嘛,则是王也的小心思了,他打算养寇自重。只要这里的战事不结束,那他就可以一直在外面,武帝也拿他没办法,毕竟霍去病的事还历历在目。

此次若真是把整个大宛打下来,那他与卫青的战功将封无可封,说不定也会走上霍去病的老路,就是可惜了卫子琳她们还在长安,心中仍有牵挂,不然王也早跑了。

另外,等这边战局稳定下来,就把卫子琳她们接过来。至于卫青这边,如果大宛这边战事一直焦灼的话,相信武帝会愿意做出一点妥协的。毕竟若是少了卫青镇压这边,说不定什么时候那两位就打回中原了。

王也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表面上却依旧按兵不动,每日只是操练士兵,巩固防线。

楚王和赵王见王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心中也犯起了嘀咕。

在楚国的一座城池内,一处暂为行宫的府邸中,楚王皱着眉头,在殿内来回踱步,对身旁的谋士说道:“这王也按兵不动,究竟打的什么主意?本王实在是猜不透。”

身旁的一个谋士微微躬身,拱手说道:“大王,依臣之见,难道他真的畏惧我们两国的实力?或许他知晓我方兵强马壮,不敢贸然行动。”

楚王停下脚步,目光中透着疑惑:“若真是如此,倒也还好。但本王总觉得这其中另有蹊跷。”

而在赵国的王宫中,赵王正与自己的谋士分析着局势。赵王神色凝重,说道:“这卫青定是在等待时机,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谋士点头应道:“陛下圣明,这王也向来心思缜密,此番沉寂,或许是在谋划什么阴谋诡计,我们需多加防备。”

赵王深吸一口气:“那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应对?”

谋士沉思片刻,回答道:“陛下,臣以为我们当加强边境的防守,同时派出探子密切监视王也的一举一动,以便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赵王点了点头:“嗯,就依你所言,速去安排。”

楚王和赵王各自心怀忧虑,对王也的意图揣测不已,同时也在积极准备着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