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试点(2 / 2)1980我的年代首页

“估计是你心理抗拒,就完全没听吧。”

“嘿嘿,这倒是有可能。”高大全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可是,便民报刊亭就是卖卖报纸杂志,能有什么好的收入?”

“这里面文章多了!”李达看了眼竖起耳朵的父亲,轻声说,“便民报刊亭除了卖报刊杂志外,还能卖交通地图,另外还标配煤球炉的,明白吗?”

“你想啊,首先一点,沪江这里冬天上班多冷啊,但咱们在报刊亭里有凳子,煤球炉可以取暖,喝热茶,还是很舒服的,并不比坐办公室的差。”

“另外,沪江这么大,来这里出差和旅游的人总是要买地图的,到时我们再和他们聊上几句,说不定就能得到什么好的消息;沪江有着十几个外国领事馆,这两年老外也开始多了起来,咱们想办法和钱主任多沟通,看看能不能把试点报刊亭放到领事馆附近,到时碰到个老外,给他导下游或者帮着做点事,还能捞点外币。”朝高大全眨了眨眼,李达继续说。

“还有啊,就算捞不到好位置,试点到了小区门口,但有了煤球炉,咱们就可以公开煮点茶叶蛋、玉米,弄点花生、瓜子啥的来卖,因为有了报刊亭这层皮,就没人会来查的,明白不?到时这部分的钱都能落到咱们自己口袋,这多好啊,比商店里的售货员还好。”

“再者说了,每个报刊亭有2~4人排班,谁家有事都可以找到人来换班,就算临时有急事,也可以暂时关掉报刊亭,等事情处理好后再回来开放,中间完全没人来管,多好的事情。”

“好家伙,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李建拿起边上的报纸,就砸向李达。

“爸,你这就不懂了!既然咱们总编这种人精要做这个试点,肯定就已经把所有方面都想透了,我说的这些估计总编肯定也早就仔细盘算过了。”

“爸、大全,我前面都已经想明白了!沪江市区现在至少有着50万待业青年,而且每年还有几万新人长大,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如果这么多人在几年内仍然看不到招工的希望,这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当年领袖做出下乡决定,就是为了避免城市内出现这种情况。”

“我前面仔细盘算了下,如果咱们总编推动的这个便民报刊亭试点成功,市里面必然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到时这个便民报刊亭至少能安置大几万、甚至十多万人就业,这不但能极大的缓解政府的就业压力,还能安抚有着两三个待业青年家庭的情绪,相当于把整个沪江市的待业人数减少一小半,从这点来看,这就是咱们沪江目前最大的政治需求。”

“我刚才说的这些动作其实都只是小打小闹,只要不搞的非常夸张,不去做犯法的事情,在这个大局面前,政府机关都是可以装作看不到的。”

“大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彻底放平心态,老老实实去做这个试点,先不着急多赚钱,把试点做好做成功再说,然后我们再适当的利用报刊亭的便利多赚一点钱。”

高大庆听到这里顿时就激动了起来,“达哥,你懂的可真多,说的也在理,以后一定多和我说说这些,我现在就回去给我爸磕头请罪,说我同意参加这个试点。”

“我太想赚钱了!”转头,高大全就一溜烟的跑出了门。

或许是嘴大的高大全在第二天的大力宣传,等到了22日晚上,钱任力再一次上各家门确认参加试点的时候,所有沪江日报社家属中的待业青年都同意参加这个便民报刊亭的试点,这倒是让出发前还有些压力的钱任力感到非常惊讶。

在疑惑之下,钱任力私下找人仔细一打听,发现原来这100来名待业青年在一天之内都已经知道了李达和高大全说的大部分话,心里判定这便民报刊亭试点应该是个美差,等到做起来后,也就是差了正式工的抬头,其实要比进工厂来的更好。

“真看不出来啊,李建这儿子居然还懂得大局,看来前面这几年虽然一直在家待业,但没忘记学习啊,真不错,是个好苗子!”

当钱任力在23日上午把这事告诉王维总编的时候,王维也是惊叹不已。

“如果后面试点成功,李达表现也不错的话,虽然咱们报社暂时给不了编制,但也要给个奖励,到时这100多名待业青年、30几个便民报刊亭就由他来统一管理吧。”

在不知不觉中,李达就已经被王维预安排成了一个管人管事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