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营业(1 / 2)1980我的年代首页

24日,王维代表沪江日报社,和黄埔区南京东路街道达成了便民报刊亭的试点合作协议,在洽谈中,有着5000多名待业青年的南京东路街道也对这个便民报刊亭抱有极大的兴趣,街道高官和主任甚至亲自出面,和钱任力一起在街道内选择便民报刊亭的具体试点位置,并在当日晚上连夜砌砖施工基础部分,并拉来了电线和自来水等便民报刊亭的必须配套。

当日下午36个便民报刊亭全部加工完成,便民报刊亭五个红色大字也粉刷完成。

同时间,在沪江日报社大会议室内,100多名待业青年在自愿组合的前提下完成抽签,确定自己所属便民报刊亭班组将要工作的试点位置。

其中,李达和高大全以及另外两位待业女青年组成的班组很幸运的抽签抽到了福州路、西藏南路路口的绝佳位置。

当天晚上,邮政局宣传部门来到沪江日报社大会议室对这100多名待业青年进行培训。

25日一大早,36个便民报刊亭陆续被街道派出的卡车从沪江日报社大院内拉出,在闻讯赶来的沪江日报这100多名待业青年的围观下,拉到昨日确定的具体试点位置,吊装到昨夜施工好的基础之上并用早已备好的钢筋生好了根,确保在台风季节时报刊亭不会被吹跑。

中午,根据沪江日报社的统一安排,后勤处把连同煤球炉、10个煤球和报刊亭钥匙在内的配置东西一起被送到了每个报刊亭,交给了等候的班组。

下午,已经提前备好货的邮政局开始派送报刊杂志和交通地图到每一个报刊亭,报刊亭所属班组开始连夜布置报刊亭。

26日,今天气象局报道最高温度将达到38度。

一大早,还没到6点,李达就被闹钟叫醒,然后在李建的嘱托和李妈的准备下,李达在吃过早饭后就穿着自家最好的装备,白色短袖的确良衬衫,深灰色短西裤和黑色凉皮鞋,拎着一个装了茶叶的大茶杯和暖壶,走了800多米来到了西藏南路、福州路这里的便民报刊亭。

“吆,你们三人怎么都来的这么早?昨晚难道没睡觉吗?”

看到在家从来不干家务的高大庆正在和李颖、曹莹两人一起拼命擦拭昨晚下雨后报刊亭上沾到的泥灰,李达惊讶的用手连擦了好几次眼睛,完全不敢相信。

李达四人所属的这个便民报刊亭距离这时候沪江市委市政府所在的外滩有3公里之多,距离国内最热闹的南京东路一公里不到,边上就是历史上的跑马场,现在的人民公园,是外地游客来沪江游玩的必来之处,有着大量的招待所和酒店、饭店,同时还是沪江市大量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驻扎地,属于这时候沪江的最核心范围之内。

虽然这时候6点半还不到,但西藏南路和福州路上的人流已经明显多了起来。

“李达,赶紧过来生煤球炉!”高大全抬头看到李达,高兴的喊道,

“我们三人都不会生炉子,只有你会!”

看了眼身上的的确良短袖白衬衫,李达二话没说,从报刊亭里的一个格子内掏出两张昨天收拾邮政局送来报刊杂志时的外包装纸、一包火柴和一把芭蕉扇,先是用火柴点燃塞在煤球炉里的包装纸后,再用火钳把边上叠起来的煤球塞进了炉子里,然后就蹲在煤球炉风口,不停地用芭蕉扇往炉子里面灌风进去。

没多少时间,在火力风力的作用下,煤球很快就开始变红后燃了起来。

“水壶呢?洗了没?赶紧洗洗,灌满自来水后放炉子上烧起来!”

“杯子,昨天准备的那二十个陶瓷杯子也赶紧找出来洗洗干净。”

“还有,泡沫箱和冰块都拿来了没?赶紧把盐汽水、红宝桔子水还有幸福可乐放进去冰起来!天马上就要热了,这冰过的饮料好卖!”

“暖壶大家都带来了没?等会用水壶泡完茶后直接灌进去,然后再多加点冰块进去冰着,这么热的天,又便宜又解渴的冰凉茶最好卖!”

“交通地图呢?赶紧挂一张地图在墙上,让游客能在远处就能看到这里有地图。”

“最关键的喇叭哪里去了?赶紧找出来充下电,不然等会咱们四人的喉咙都顶不住!”

李达看着忙碌,其实除了一开始的生炉子外,都是高大全三人在被他指挥的提溜转。

“哎嘛,累死我了。”看着三人差不多忙完报刊亭营业前的准备,李达装模作样的从兜里掏出一块手绢,在脑门上抹来抹去,好像真的出了很多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