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 击鼓其镗(1 / 2)唐梦长安首页

可是我等到下午,都没看到假谢艾来。

不是说等下就走吗?

等下的话应该不会超过下午吧――最多吃完午饭。

也许是因为下雨了,走不了。

我把帘子撩起来,蹲在门口看着外面;雨很小,基本上只能溅起豌豆粒儿大的水花。

相对于暴雨,这场雨基本上算是毛毛雨了。

门口的排水沟里已经蓄了大半的水,坠落的雨跌进去,意外的很好看。

这才应该是春天的样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情不自禁念出了杜老师的诗。

“这是在读诗?”

我吓了一跳、直接一屁股拍地上了;我抬头正好看见撑着油纸伞、一脸错愕的刘翊。

“我吓到你了?”

“没。”我站起来,往后挪了一下,“逸风兄。”

他把油纸伞收起来,放在柱子旁。

他撑着一把浅黄色的油纸伞,上面还绘有图画;他刚刚收起来的时候,我看到是前面一幅山水画。

天朝制伞的历史很悠久,据说,最早的伞由公输般(鲁班)的妹妹发明。

春秋末年,古代着名木工师傅公输般同学常在野外作业,遇上下雨天,总是会被淋个透心凉。

他妹妹心疼自己哥哥,于是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

她从蘑菇身上得到了灵感,于是照着的蘑菇的样子,造了一种可以用来遮挡雨的东西。

但这个“大锅盖儿”,显然不方便拿;公输班同学每次出门都要带各种工具,肯定是没法儿扛着一个大锅盖儿的。

必须得想办法变小点儿。

她想把这个大锅盖儿折起来,但是,该怎么折起来呢?

这时候她看到了蘑菇底下的那些条条――菌褶。

“可以把整个面做成条状的,然后再撑开啊?”她想,忍不住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说干就干,经过反复实验,她发现,用木条撑起一个骨架、再往上面蒙上兽皮就可以了,收起来之后只是个“棍子”,很方便拿――“收拢如棍,张开如盖。”

但是木条韧性太差,老是断,她又把目光投向韧性很好的竹子。

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终于发明出了最早的雨伞。

后来,东汉的蔡伦大叔发明纸以后,出现了纸伞。

但是纸伞特别容易被水打透,机智的天朝人民又发明了布伞;但是布伞、水多了会“漏”。

不过好在,没多久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

文人雅士们喜欢“与众不同”,他们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刘翊的显然就是这一种。

由于最早的油纸伞是由唐朝人发明的,所以又被称为“唐伞”。

“刚刚读什么呢?”

“没……”我吐吐舌头,“胡乱说了两句。”

他轻笑,也不再追问。

他走到我刚才蹲的位置东西蹲下,开口,我本来以为他要叫我,结果他却自顾自的唱了起来。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