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归途(2 / 2)问道于途首页

何知文对女儿很是偏爱,隔三岔五的就回去看看,但从不在家过夜,总是清晨而出,入夜即回。女儿年纪与小诺相仿,虽然并非是亲生所出,何知文依旧视若掌上明珠,爱护有加。

小诺自此就开始了自己在“清风观”的生活,他家里少了个吃饭,又添了一份收入,家里日子也宽裕了不少,不再紧巴巴的。待过了两载寒暑之后,他年岁渐长,身材日渐高大,每月工钱也逐渐从二钱涨到了三钱银子,做工也逐渐从烧火、打扫转为了分菜、切菜,后来何知文又倾心教他,煮菜的手艺也日渐长,虽然上不得大场面,但偶尔也能顶替一下夏师傅,让他们能够休假回家省亲几天。到后来,何知文索性就把自己的一日三餐都交给了小诺打理。他就醉心于自己院子里种的各色植物,也教小诺识字读书,有时候高兴的时候,还把小诺带去街市上转一转。

小诺打工的第一年夏至,新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开国太祖于夏季端午之日龙御归天了,传位于四子荣亲王,是为太宗。是日,京都天上有红云久久不散,四方八野均有野兽嚎叫不已,各地道观门人尽出,各施手段,各派名宿掌门尽汇于帝都,共为新主登基祈福。此时,天上一声轰雷,神洲大地上竟落下了雨来,这场雨足足下了三天,范围绵延新朝各地,好好解了这数年来的干旱之苦。一时间,天下百姓尽皆恸哭,言道:“太祖厚恩,老天开眼”。

原本干旱之年过后,小诺父亲就已准备接小诺回去,只是连年来收成不好,待两三年后,方才积攒了一些陈粮。今年丰收了,把把家里的新谷卖了一半,只留下了喝稀粥的份额,去镇阳城里买了一匹新布,又买了一封贺仪,抓了家里生蛋的母鸡,趁着何知文过生日的一天,向何知文袒露了接小诺回家的念头。

何知文心中不舍,但见小诺父亲已是倾其所有,且父母伦常、爱子之情,他又不好拒绝。他心中一计较,收下了贺礼,又把齐师傅招了过来,叫他告诉小诺,月银由二钱提为三钱,并提前把这个月的月钱给了小诺。小诺出来以后,见了父亲,高兴不已,又将刚收的月钱和自己积攒的一并给了父亲,听闻父亲说要回去,他心中高兴,向师父告了个假,吃罢寿宴后就和父亲一并回去了。

回去之后,父亲才告诉他说自今日起就回自己家过日子,家里今年收成不错,加上两位哥哥的外出工钱,已足够置办一个新房和开荒几亩薄田。父亲感慨他年纪最小,却孤身在观做事辛劳,准备把他放在家里好生带养,待明日村里的私塾开课,就送他去读书。小诺心中高兴,回去后拜见了母亲,见到了两位哥哥,大哥、二哥多日不见,人变得愈加壮实,脸上也都晒黑了不少,咧着嘴笑着看着小弟,大哥、二哥又分别拿出镇上买的泥人和小人书,放在小诺的背包里。

小诺下午的时候,和父亲商量了,说自己在清风观里有师傅教自己读书识字,父亲小时候的教导是没有忘记的,得空了依然是读了书,也练了手艺,清风观里待久了,也觉得蛮好。小诺回家的时候,去拿瓢喝水的时候,去偏房看了下谷子,他在清风观里分菜做惯了,一眼就知道自己回家的话,家里剩不了余粮,俩个哥哥恐怕都只能在家种地过活了。

他自小心思简单,一点心思想法都放在家里了,他和师父出外买菜的时候,见到过镇上富人的生活,刚开始是咂舌不已,后来心里就是羡慕,再后来就是一个想法,想让父母过得轻松,像是镇上的“松风阁”的刘掌柜,一天到晚端着个鼻烟壶,手里放着茶水,每次经过的时候,都是悠哉游哉的看着书。这一幕给小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这个印象历久弥新的是师父的谈资:“刘掌柜,现如今,一个月怕不得有五两银子。”“五两,过这样的日子一个月还能净落得五两纹银?”“他是县里的贡生,是读书的秀才,落到这个天地,不过是屈就了他。”

小诺向父亲说了自己的打算,又告诉父亲说自己的月钱涨到了三钱,差不多比得过一个杂役了。他母亲看着他,心里又惊又怕,惊的是他小小年纪到底是如何才能数月赚到这三钱的月钱,怕得是这三钱的月钱,怕不是会把幺儿牵住。父亲却是五味杂陈,说不出话来。他当年送小诺去观里,其实是拼着老脸去给他找口饭吃,这个幺儿出生的时候,寒冬腊月里受了损,他自幼心疼,幺儿自小朴实,实在的过分,长大后才见几分灵气,偏又心思单纯,是个和自己一样的执拗脾气。家里连年大旱,他当初把小诺送出去的时候,实是拼着这个孩子不在自己身边,也要让他健康的长大,即便是幺儿日后想起,怨恨自己,只要幺儿身子骨康健,也就是值得了。待到小诺去了观里以后,心里却又后悔了起来,第二天看何知文带幺儿回来时,心里又高兴得很,当年麦子丰收以后,他以后把幺儿接回来的想法更是如同田里的麦穗一样疯涨,一个月二钱银子,哪里有那么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