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极国西部战区上方5000公里的太空中,“豫州舰”和“上京舰”早已到达战位。为了避免自身位置暴露,两艘战舰的雷达一直处于处于被动探测模式,并没有高功率运行,不过通过“国家战略防御系统”,它们依然可以通过遍布地空天的各种雷达和监测卫星感知地球及其附近宇宙空间的各种情况。
在两艘空天战舰获取昂撒国发射弹道导弹对东极国空天军基地进行袭击这一情报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上级针对这一次导弹袭击的拦截部署便下达到所有相关作战单位。弹道导弹的中段拦截主要由“豫州舰”和“上京舰”两艘空天战舰负责;末段拦截由空天军基地周围的反导部队和“川蜀舰”负责;同时各战区的反导部队也需要进入战斗状态,防止敌方导弹攻击其他战略目标。
在收到上级的作战部署后,“豫州舰”和“上京舰”立即开始了行动,两艘战舰对来袭的200枚导弹迅速地进行了目标分配,而后两艘战舰通过舰载的超级计算机结合东极国在地面和太空中部署的各种雷达和卫星收集到的导弹弹道数据,对各自分配到的导弹目标进行导弹分析和预测。两艘空天战舰并没有现在就开启自身舰载雷达来探测敌方导弹的打算,虽然空天战舰自身的雷达功率远超其他任何雷达,用它进行探测的话效果更好,但是过早的开启舰载雷达必然会被对方部署在地面上航天测控站感知到,只会过早的爆露自身的存在,让对方有更多的应变机会,对方可能通过让导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变轨来规避东极国两艘空天战舰的拦截。
当舰载计算机对导弹轨迹进行计算的同时,两艘空天战舰上方和下方的一处装甲开始慢慢分开,而后两座巨大的炮塔从装甲下方升起,这正是战舰的电磁主炮。虽然空天战舰本身携带有大量的导弹,但是在这次的拦截任务却并不打算使用。空天战舰的舰载导弹主要用于太空交战,本身的设计更适合于在没有大气的太空中飞行,没有考虑任何空气动力设计,一旦进入大气层中作战效能将大大降低。而电磁炮弹本身就是从传统炮弹发展而来,反而更适合此次的拦截任务,而且空天战舰搭载的电磁炮弹本身就是带有辅助发动机的制导炮弹,可以进行一定的轨道修正,再凭借其从高轨道发射时经过地球引力加速所带来的速度优势,用来对付同样具有变轨能力的来袭导弹也是有一定的操作冗余度,更何况用电磁炮炮弹成本低发、射速度也快,完全可以发射大量的电磁炮弹对来袭弹道进行饱和拦截,以此来弥补拦截概率上的劣势。
昂撒军这次发射的弹道导弹根据弹道特征进行判断,东极国军方得出是能够在大气层边缘进行“水漂运动”的某种专注于突防的中程弹道导弹。它自身的乘波体设计可以使其在距离地面100公里的大气边缘进行多次随机可控的变轨,这意味着拦截方无法准确预测出导弹的运动轨迹,这使得拦截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获知这重要信息后,两艘空天战舰并没有选择去计算每一枚导弹的精准轨迹,而是假设每一枚导弹在任意一个阶段进行变轨,计算出导弹的全部可能弹道,并基于此计算出所有导弹的弹道概率分布。面对这种饱和突防攻击,作为拦截方其实并没有太多选择,两艘东极国的空天战舰采用了更为直接的办法,实施“饱和拦截”。
两艘空天战舰将在三个弹道概率最为集中的三个拦截窗口内进行三次饱和拦截。在选定拦截窗口后,“豫州舰”和“上京舰”在辅助发动机的作用下轻轻调整战舰姿态,而后两艘空天战舰的四门电磁主炮便开始向第一个拦截窗口内连续发射电磁拦截弹。在每个拦截窗口内,两艘空天战舰将发射600枚左右的拦截弹,三个拦截窗口一共将发射1800枚电磁拦截弹,只有这样的数量的才有可能对来袭的200枚弹道导弹实现饱和拦截。
所有的拦截弹在电磁炮精准的角度和速度控制下,将完全凭借初始其动能和地球引力进入相应的拦截弹道,并迅速降低高度朝导弹的拦截窗口飞去。这一过程持续了3分钟左右,第一波次600枚拦截弹从5000公里的高度下降到1500公里,并且拦截弹的飞行速度也增加至每秒25公里以上。此时昂撒国发射的弹道导弹正在进行第一阶段的随机变轨,弹头后方的火箭发动机再次点火,“乘波体”构型的弹头在稀薄大气的作用下,轨道再次抬高,这一过程类似打“水漂”。原本所有弹道导弹的轨迹都很接近,在上升阶段和自由阶段,弹道导弹的轨道都相对固定,类似于“抛物线”。当弹道导弹开始第一阶段的变轨之后,所有弹道导弹的轨道完全脱离原有的“抛物线”轨道,并且原本所有导弹类似的轨道此时也因发动机点火时间的不同变得各不相同,毫无规律可言。
为了支援这一次的行动,昂撒国在印度方向部署的数座航天测控站早已做好准备,一直监控着太空中所有航天器的动向,为导弹的变轨提供提前预警信息。然而直到导弹已经开始进行第一阶段的变轨,地面的航天测控中心依然没有发现东极国的任何动向。“豫州舰”和“上京舰”这两艘空天战舰外表的特殊的隐身设计,使得地面的测控站也很难在广阔的太空中发现它们。而空天战舰发射的拦截弹尺寸远小于其他航天器和导弹,也被地面航天测控站的测控雷达当成宇宙杂波给过滤掉了。当昂撒国的几座地面航天测控站内的工作人员紧张地盯着雷达屏幕时,突然所有的雷达屏幕全部被噪点铺满,东极国的两艘空天战舰开始行动了......
“豫州舰”和“上京舰”的雷达在同一时间,从原本的被动探测模式,进入全功率作战模式。两艘空天战舰强大的舰载雷达做的第一件不是搜索昂撒国发射的200枚弹道导弹,而是分出一部分雷达阵列功率从5000公里外对几座一直对空监测的昂撒国航天测控雷达进行雷达压制,失去完全失去对战场的探测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第一时间消除对方对战场的感知能力,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没有战场感知意味着已经丧失战场主动权。
在失去地面测控站的测控信息后,昂撒国的导弹弹道将失去地面的观测校准,这会导致导弹弹道误差增大从而导致导弹的命中精度下降,然而相比起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反而微不足道。昂撒国无法获知东极国发射的拦截弹的踪迹,这将使昂撒国的导弹无法根据拦截弹的弹道做出有针对性的变轨动作。东极国的两艘空天战舰则是完全夺取了战场的电磁权,在聚变反应堆驱动下的巨型相控阵雷达在5000公里外便将所有的导弹和拦截弹的牢牢锁定,舰载的超级计算机实时计算着所有导弹和拦截弹的轨迹,并且不断解算着每一枚拦截弹的最优拦截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