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言,前引(2 / 2)鬼魅人生之听来的故事首页

小蛇觉得这声音很耳熟,探头一辨认,便收身对老榆树说:“这位是王奶奶,快有八十岁了。她可谓是一位有智慧的老人家了。”

王奶奶身边的年轻妇人点头说:“本来就生得少,年轻又爱往外走,还这么的死人,真可怕。”

小蛇看了看年轻的妇人,对老榆树说:“她是王奶奶的邻居,那位姚家媳妇,是位勤快人。”

老榆树点头表示认识。

就听王奶奶叹气道:“往后能聚在一堆儿,说说话讲讲故事的老乡老邻居,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老了。”

姚家媳妇说:“可不。附近工厂多,聚拢到这里的人口不少,生脸儿生面儿的外来人也很多。这也不错,想必在闲聊时,会有新朋友和新故事可听听呢。一回生,二回熟嘛。这个新建的小镇,天天在变样,我都越来越不认得了。”

王奶奶说:“幸亏有这棵老榆树在,幸亏这地方的人,都还明智和恋物,懂得保护这经年存在的大榆树。留下了这棵不知有多少年岁的大榆树,也是留下了根本。因为也就只有它在,才能看出这地方有点儿原来的样子啊!”

这一精一灵,生怕满肚子是故事的几位奶奶们身体有恙,是极力张开耳朵,铆劲瞪大眼睛,想从二人口中得知几位奶奶级的消息。还好,它们从二人口中,老榆树和小蛇没有听到有关几位爱讲故事奶奶们的凶事,就放心了。知道,这几位奶奶只要没事儿地还健在,就不愁在新的一年里,听不到新奇的故事和一些传奇轶事了。

这一精一灵苏醒后的一周上,它们就看到李奶奶坐着孙子开的轿车,高高兴兴地回来了。一下车,就对前来接迎接的邻居说:“在城里的孙子家,猫了一冬,好是好,就是看着满大街的人,也不觉得多有趣。哪儿赶上在这儿跟老邻居说个儿话有意思呀?我是天天闷得慌。这天可下暖和了,就赶紧回来,四处走走,透透气儿。见了老姊老妹儿的,心里就更舒坦。”

邻居们都笑着说:“天气好了,也能在外面站站唠唠嗑了。再暖和暖和,我们还要听您讲故事呢。今年的正二月,就死了好几个老头儿老太太,对这事儿,这几年也见惯不怕了。等空闲了,就请您老给我们讲讲鬼故事,您说咋样?”

李奶奶笑道:“行啊。死的人多,鬼故事也就多,不讲鬼故事,讲啥?那么,别忘了请甘老师来。没她在,不够味儿。我讲的鬼故事,保证甘老师也爱听。我保证,等你们听了我讲的鬼故事后,谁都不会觉得害怕,还会觉得挺有趣。就是啊,晚上不敢四处瞎走了。”

大家笑道:“噫,鬼故事不吓人,还叫鬼故事嘛。”

李奶奶说:“这你们就不懂了。鬼故事,大多是教人向善守规矩的,不是一味地吓唬人,不是叫人特别害怕的。等着吧。一旦外面能坐住人了,就都到大榆树下聚齐。我这憋了一冬的话痨嘴,还不得嘚啵嘚啵地过过瘾。”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许了愿,就得还。所谓许愿不还,不好见面。

在初春的一个大好午间,吃两顿饭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洒满阳光的长椅上,觉得憋了一冬话,可算能在一起敞亮地说说了。

还没等李奶奶准备好从哪里开讲,她的大孙子,一个三十六岁的小经理李博,竟来个喧宾夺主。他是陪奶奶来到大榆树前,代替还没准备好的奶奶,给暂时没啥紧手农活干,又喜欢聚堆儿的熟头熟脸儿的村民们,是热心地一口气讲了三个悬疑故事。直到大家感觉有点动手动脚了,才恋恋不舍地各回各的家。

听得的村民都说:“人家奶奶有口才,又热心联人儿。想不到,人家孙子更是有货有料,讲得真真亮亮,活脱活现,听着就像眼见了一般。可惜呀,都没听够,他就忙着上班走了。有机会,一定让他给咱们再讲一回。”

大家附和着,表示没有听够。

不仅是有血有肉的人,就连老榆树和小蛇听后,也有同感,听得是意犹未尽。

好在,小蛇在老榆树的栽培下,早已养成了良好的记录习惯。老榆树就对小蛇说:“我看了你记录下的这三个悬疑故事,还算完整流畅。就让我给李博讲的第一个故事,定名为《父母心》,你看好不好?”

小蛇忙说:“好啊!我也有这个意思。那么第二个故事,就允许我给起个名好不好?”

老榆树点点头:“好啊,你说来,我听听。”

“就叫《耍钱鬼》咋样?”

老榆树笑道:“不错。俗是俗了点儿。可也最贴切。这第三个故事就有点儿麻烦,得有小标题吧?小蛇,你就自己命题吧。毕竟是你记录的东西啊。”

小蛇没有谦虚,高兴道:“好。我再仔细看一遍,再起名。”

老榆树赞成说:“好!整理后,还是照旧,要念给我听啊。闲着也是闲着,不妨多听一遍。”

小蛇爽快地答应说:“榆树爷爷,您放心好啦!”